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辽宁伤人东北虎惨死专题 > 正文

国内权威初断伤人虎野生可能性不大 来源仍是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5日02:58 辽沈晚报

  伤人虎死了,感伤之余,关于此虎野生还是驯养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如果是野生,其意义非同寻常。昨日,本报独家专访了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野生东北虎保护负责人李冰、国内东北虎研究权威马建章院士和国内野生动物DNA鉴定的权威机构专家白素英博士。众多专家都认为,就目前的状况判断,很难确定伤人虎是否野生。马院士还提出,如果此虎为野生,那么新宾至少还有两个家族的5到9只虎存在。

  权威机构

  DNA目前尚无鉴定野生与否的技术

  国内鉴定野生动物的权威机构——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分子生物学专家白素英博士说:“通过DNA来检测老虎是野生的还是驯养的,国内尚无成熟的技术,也从来没做过这样的试验。”

  白博士介绍:利用DNA来检测野生与否,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但需要的条件现在无法满足。目前,全球尚无野生老虎的DNA图谱,而要做这样的图谱,则必须从大量的野生虎身上采集DNA。

  野生虎的DNA与驯养虎的是否不同目前尚未做过比较。国内野生的虎几乎少之又少,只有吉林有一些,且几乎无法采到血样。做这样的试验须从大批野生虎身上采集DNA样品,再从大批驯养虎身上采集,比较后才能知道二者之间是否不同,如果不同,说明他们是有差异的,再将那只死虎的DNA与两者进行比照,得出结论。

  但事实上,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想,由于没有野生虎的DNA,这样的试验几乎已经没有了可能性。

  目前国内虎的DNA检测工作中,对虎的认定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对于用DNA分析的虎亚种(即做出是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等的判断)都没有成熟的技术,虽然目前已做了不少试验,但这方面尚无鉴定报告的条件。至于鉴定野生与否,更是难上加难。

  权威人士

  是野虎的可能性不大

  国内研究虎的权威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资源学院名誉院长马建章老先生听到老虎已死亡的消息也遗憾万分。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马院士认为死虎野生的可能性不大,随后马院士将野生虎和驯养虎是在生活习性方面做了详细的比较。

  野生、驯养的区别

  皮毛体态

  野生虎与驯养虎是有区别的,从表象上看,野生虎的皮毛颜色艳丽,而驯养的虎这方面是有退化的,颜色远没有野生的明丽,由于驯养的虎整日衣食无忧,身材都略显肥胖,而野生虎体型则相对清瘦。

  捕食特征

  野生虎在捕食时一个共有的特征是,将猎物扑倒后立即咬住猎物的脖子,待猎物“毙命”后再撕咬食用,而驯养虎基本已丧失了这种本能的习惯,将猎物扑倒后,还未等死亡就开始噬咬其皮肉。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野生虎捕食都是单枪匹马,因此先致猎物于死地是十分必要的,而驯养虎都为喂食,大量食用生肉,偶尔喂的活物也都是一群虎分享,因此它们在捕食时都没有了先致其命的必要,也就形成了吃活食特有的习惯。

  鉴定针对活虎

  如果那只老虎没有死,倒是可以利用这种差异进行鉴别,把它在野外放生后,观察其捕食特征,但这种方法也不能成为判断其野生与否的最终证据,只能是一种参考。

  马建章院士指出:“如果这只虎真是当地野生的雌虎,那么这么多年来它能得以生存,山中必然还会有同类。”

  “虎的寿命在30年上下,种群的延续需足够的物种数量来维系,至少要两个家族,一般野生虎家族一对成年虎产仔为一到三只。”也就是说如果此虎为野生,那么,山中还应该有至少5到9只虎。

  马院士还说:“一般老虎死亡都是闭眼睛的,如果那只虎睁眼而死,说明其死前非常痛苦。”

  国际野保

  野虎不可能长途迁徙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野生东北虎保护的项目负责人李冰女士说:“我们会一直关注着这一事件的发展。目前,我们仍认为这只虎野生的可能性不大。”

  “野生的东北虎目前已知的栖息地只在吉林和黑龙江有发现,虎群活动于国境线附近,而新宾距那些地方都太遥远了,而且也几乎找不到可能迁徙的路线。”

  “目前国际上也没有能够鉴定虎野生与否的成熟途径,俄罗斯对虎的研究采用遥感技术,而这种技术无法用于新宾虎的鉴定。”

  由此看来,已死亡的雌虎来自何处仍是个谜。

  首席记者 张威 特派抚顺主任记者 于欣

  相关专题:辽宁伤人东北虎惨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