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民要造“直升机” 飞起2米就算成功(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01:49 新文化报 | |
于德金从机库中拉出飞机飞机 本报松原讯 (记者王小野) 本报昨日刊发了松原农民于德金自造直升飞机的事,一时间,消息传遍了松原的大街小巷。为了解他的心路历程,记者再次走进于德金的家。 儿时梦想一朝成真 小时候,每每有飞机飞过,于德金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平日里扔个东西都会掉在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于德金“造飞机”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直到1983年,于德金用积攒的一部分积蓄,购买了一些材料,制造了一架滑跑飞机,但在中途他放弃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放弃了制造跑道式飞机而改为制造直升飞机。1997年,经过了多年的准备,于德金再次向家里宣布想造飞机的决定。经过不断的努力,于德金终于在2003年秋末造出了第一架自己的直升飞机A4-97。 为了梦想省吃俭用 于德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年种地收入也不多。为了实现飞机梦,于德金省吃俭用。去年过年时,妻子张秀菊偷偷地为他买了一套衣服。没想到,这让于德金对张秀菊发了火:“怎么能这样浪费,这能买多少飞机零件呀!”话完,于德金就后悔了,这毕竟是妻子的一片爱呀! 造飞机时总是因为钱的原因时有停顿,于德金知道只靠种地的那点钱是不够的,于德金想到了出去打工。于是他就到了一个修理部干起了修理。虽然他人在修理部,但他的脑子里都是飞机。有一次,在干活中,不自觉地就把一个零件打造成他心里所想的飞机零件了,这让老板对他很不满。于是于德金放弃了在修理部的工作,回家安安静静地搞他的飞机。家里只靠地里的那点儿收入,是远远不够的,2000年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张秀菊买来了毛衣加工机,做起了毛衣加工,缓解了家里的拮据。 制造零件历尽艰辛 于德金有一个自己的工作间,在那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件,而满屋最大的零件就是他自制的机床了。 对这个机床,于德金充满了感情。据他介绍,购买一台机床需要上万元,而他这台“于氏”机床只是材料花了点儿钱,加起来也不过千元。 在工作间的角落里,放着一个木板床,连于德金自己都不记得在这个木板床上睡了多少个日夜。为了一个难设计的零件,他就日夜呆在工作间里,累了、困了,就在这个木板床上靠一下,打个盹儿。 为了安心设计,于德金减少了出门的次数,多数的时间都呆在家里,潜心于他的飞机研究。 家人对他也是不理解的。由于造飞机缺钱,于德金向亲戚借,亲戚问他做啥用,只要是做飞机,于德金很少能借到钱,亲戚都认为于德金在“烧钱”。 于德金的收入本来就不多,造飞机的费用几乎占据了他家里的全部费用。他大女儿于晶在考上了省重点松原市三中的情况下,为了省钱,而选择了费用不太高的松原市四中,而这也只念了半年,就结束了学业,回到家里做一些零活帮助维贴家用。妻子张秀菊也是不理解丈夫的举动,从结婚时起,他们没少发生争执,但是每一回都是于德金取得了胜利。每一次,于德金都对张秀菊说:“这是我最后一次,你就让我实现我的心愿,如果试飞不成功,我也就死心了。”张秀菊对丈夫也就不再横加干涉了。 2003年,于德金的飞机终于设计成功了。 见发烧友共话飞行 飞机研制出来后,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24日,于德金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长春的飞机发烧友罗凯。 一见到于德金,罗凯就特别激动:“看了报纸,知道有这样的一位能人,我一定要来看看,你真了不起!”看着于德金造成的飞机,罗凯不住地赞叹,但同时也指出了飞机的一些毛病,于德金仔细听着。罗凯谈了很多他对飞机的理解,也对于德金飞机的外形、发动机等设备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转眼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两个人还显得有些意犹未尽。临别时,罗凯一再提醒于德金:“不要着急试飞,有些东西还需要改进,慢慢来!希望早日听到你试飞的消息,祝你成功!” 记者对话于德金—— “我不可能 拿性命开玩笑” 记者:你的飞机如果上天了,你拿来做什么? 于德金:如果成功了,我就先申请专利,并把我的名字注册成商标,吸引资金,我以技术入股,生产小型民用飞机。 记者:你自己也说,你制造飞机的材料大多是自己造的,有的甚至是从垃圾场捡回来的,这能保障飞机的安全吗? 于德金:我不可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而且每一个零件都是按标准制作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记者:你给自己和飞机买保险了吗? 于德金: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发生意外,我自己承担,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记者也试着跟松原市的几家保险公司联系,但都表示不受理此类人身与财产安全保险。) 记者:怎样才算试飞成功? 于德金:能飞起2米就行了。 记者:你为试飞做了哪些准备? 于德金:载重越小,对飞行越有利。为此,我早已“戒肉”了,腰围也由原来的1.06米减到0.9米了。 记者:试飞失败了怎么办? 于德金(坚定地):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 记者:找过专家为飞机做鉴定了吗? 于德金:没有,我也不想请专家。在专家的眼里,我的这架飞机是不合格的,他会打消我的自信的。 记者:全国像你一样的有很多人,他们大多数都跟你有同样的身份,那就是农民,你怎么看? 于德金:农民只是我们的一个身份而已,但它并不代表我们只是种地的。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外,现在造飞机的这些农民,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好飞机,并了解飞机。” 记者:期待你试飞的那一天,祝你成功! 于德金:这一天不会远了。 本报记者王小野 链接一 于德金是个“发明家” 在于德金的家里,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创意不时会引起你的注意。一进院门,于德金就会像有感应似地早早迎出来。原来他的房间内有院门报警提示器。走进屋内,到处可以看见他的创意:床下连接暖气片,妻子毛衣编织机上安装的检毛球设备、计行器等。于德金说,家里用什么,他就琢磨“造”什么,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他就低成本“生产”。本报记者王小野 链接二 专家说法:三证要全 记者就试飞等需哪些手续等相关问题咨询了有关专家。专家称,我国《民航法》规定,只有国家认可的航空制造企业有资格制造飞机,且必须到中国民航总局申请《临时国籍登记证》、《临时特许飞行证》、《电台许可证》,三证俱全才可以试飞。专家建议于德金申请三证后再试飞。本报记者张艳馥 链接三 保险公司:不能承保 于德金没有经过系统的航空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对个人制造的飞机进行试飞怎样保障安全?记者从保险公司得知,由于该飞机不是正规厂家生产,无生产合格证等,该公司不能为其在试飞这一特定时段内的人身安全及飞机进行投保。本报记者张艳馥 驾驶系统都是农机配件制造的 编后话 本报关于松原农民自造飞机的报道所引来的反响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从读者到专家,人们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在称道老于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追求梦想的执着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焦点。 读者马先生说,觉得农民造的飞机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想上天的话必须安全第一,需要一定航空知识、试验等步骤,希望谨慎对待。齐先生观察更加细致,他通过照片感觉轮子不对劲,起飞后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也许现在还不会有太多的人能完全理解老于的这一举动——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称之为“壮举”——好在老于并不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是他能在艰苦的生活劳作之余造出飞机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要实现梦想,第一步就是坚持。至少我们应该向他的坚持致意。 但也许是他太自信了,自信到相信自己的成功几率是100%,这让他的亲人捏一把汗。我们要通过报纸告诉老于的也正是这一点:除了坚持,科学、理性同样不可或缺。我们还想让老于知道,生活不能没有梦想,但是,梦想不能代替生活。 希望老于能实现他的梦想,至少,希望他能快乐、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