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女创作世界最长剪纸画 完成后将长达180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2日10:38 南方都市报 | |||||||||
李秀枝和丈夫一起创作180米长的剪纸画《荔湾风情》。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剪纸画《泰山之路》,长138米。今年48岁的广州残疾女士李秀枝创作的剪纸作品《荔湾风情》已做了100米,完成后将达180米。剪纸画描绘了广州荔湾清末民国初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可谓一幅广州的“清明上河图”。对仅靠每月400元救济金维持全家生活的残疾女来说,是什么支持她走过一年多的创作历程?她的回答是“人生是一面鼓,越擂就越响……”
2月27日,记者来到李秀枝的家。她递来的名片上简单地写着“广州民间手工艺人”。 一幅抬出来的剪纸作品 李秀枝极其吃力地挪动双脚,与丈夫练先生从另一间房内抬出他们的剪纸作品《荔湾风情》。剪纸画被展开后占据了整个客厅。 一个池塘中,数朵荷花怒放,蔚为壮观,数只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为全画展开了序幕。剪纸画中巨大的漕船,或停泊于码头,或往来于河心,一片繁忙景象。而画面细节的刻画十分逼真,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业人员的不同活动等等,描写具体入微,生动丰富。作品中的市区街道同样令人惊叹。街市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土农工商,男女老幼,各个阶层人物无所不有,展示了旧日西关绣阁绮丽、重彩浓华的民居生活部分。 李秀枝如数家珍地讲解道,这幅剪纸画作品以清末民初荔湾的繁华景象为主题,记录了其中的25个景点,采用了传统的手卷形式表现,全图以不断移动视点的方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目前已经创作了长约100米,完成后长度将达到180米,希望该作品能成为一份文字难以替代的形象文献史料。她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剪纸画是《泰山之路》,长138米,而完成后的《荔湾风情》要比《泰山之路》长42米。 一次改变人生的串珠展 说起剪纸,李秀枝表示,那原本是她的“副业”。 今年48岁的李秀枝出生在广州市荔湾区的一个普通家庭,1岁那年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因为身体缺陷,李秀枝高中毕业后不能考大学。1991年,无师自通的她,竟在“残疾人国际职业技能赛”的中国选拔赛上,获得手工编结奖的广东第一名、全国第三名。 找到了爱她的人后,李秀枝便与丈夫在荔湾泮塘麻石大街开了一间小型电器维修店。因为残疾不能做重活,李秀枝就在店里做起手工艺作品——西关串珠工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荔湾区文化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看到了做工精美奇特的串珠,大为赞叹,建议李秀枝举办个人展览。该展览于2002年的中秋节在荔湾区博物馆展出。李秀枝觉得有一个那么大的展厅,只放串珠显得表现形式单一,于是她做了些剪纸作品穿插在其中。没想到剪纸作品反而更受观众欢迎。 李秀枝的作品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荔湾区政府有关部门希望她做一幅剪纸作品,能体现荔湾的历史、民俗风情等。如何去做?荔湾地区俗称西关,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一番思考后,去年1月起李秀枝决定以清末民初荔湾的繁华景象为主题,选取其中25个景点,来创作一幅大型剪纸画作品。 一个景点一连想了7天 整幅作品应该选择哪些历史景点?以哪个景点为序幕呢?在创作中既无人指点,亦无先例可循。李秀枝拄着拐杖不停地往返于图书馆与家之间,一连寻找了7天无果。 “这才是我工作计划的第一步呀!”李秀枝没有放弃。“汉代开基陆贾城,悠悠岁月史峥嵘。”在资料中看到马万祺先生的那首“为荔湾区地方志题”的诗的第一句,李秀枝在图书馆放声大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 这句诗表明荔湾的陆贾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陆贾城遗址成为作品中的第一个景点。荷花是荔湾的五秀之一,以它来做作品的引子。其他景点安排根据荔湾历代名胜古迹交通旅游图的空间顺序安排。整幅作品有了思路。 作品的第二部分“清代环翠园”是荔湾的名园,可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翻遍了整个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只查找到一张“清代环翠园”的示意图,示意图里标有船厅,但船厅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李秀枝拄着拐杖颠簸在街头巷尾走访了许多老前辈,但都对此一无所知。 找不到船厅的资料,李秀枝夜不能寐。她说,一个夜晚的半醒半梦中,她突然想起有资料记载该船厅是仿北京颐和园船厅所造,便翻身起床,查看到北京颐和园船厅的图,问题迎刃而解。 作品中的每一个景点,李秀枝都找到对应的诗作序,其中荔枝湾景点做出来后,一直没有找到相对应的诗来作序。一次她在地摊上找到本《荔湾风情》书,找到了那首她需要的诗“羊城竹枝词”。把这首诗贴剪在了剪纸画上后,李秀枝却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历代名人咏荔湾》,发现书上的诗句与那首“羊城竹枝词”不同。李秀枝才知道在地摊上买的那本盗版书印刷有误。李秀枝为此再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重新进行修改。拖着虚弱的身体过度辛劳,李秀枝随后病倒在床几天。 买了一本画册没钱买米 去年9月,因房屋拆迁,李秀枝一家搬到了芳村区芬芳街居住,居住在小区内。她的丈夫练先生也全身心投入到李秀枝的创作中。丢弃家电维修技术去剪纸,练先生并不完全支持,但他又不愿让自己的老婆太受苦,最后还是静下心来学习,技艺日趋成熟。 家电维修的经济来源断了,每月只有400元的社会救济金是经济支柱。而房租每月需要50元,还要50元的水电费,女儿在学校每月也需要100元钱,创作作品买材料也需要钱,一家人陷入困境。 一次,李秀枝拿着一百元钱带着女儿出去买大米,在路上看到本画册里有自己需要的图片,就毫不犹豫地买了回来,回到家后没有米下锅才让她想到问题的严重。她爱人翻遍柜台,找到些零钱,跑到外面买了几个面包当了顿晚餐,找邻居借了点钱才保证第二天有米下锅。 “干下去?可是作品完成后会是什么命运呢?放到博物馆展览几天后就拿回家?放到家里往哪儿藏呢?完成作品还需要一笔经费从哪儿来?” “不干了?对得起朋友的支持与政府部门的鼓励吗?创作形象文献史料毕竟是在做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就要完成了。” 当着记者的面,李秀枝一连三次喃喃地自问自答。记者辞别时,李秀枝又极其吃力地挪动双脚,拿起剪刀开始工作。 -家人声音 我不想去申报基尼斯纪录 李秀枝的丈夫练汉锋:我把家电维修技术给丢了,来当她(李秀枝)的助手,经济来源只有靠她的救济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时不时就想去做家电维修来弄点收入。但当初我娶她也就是冲着她多才多艺,现在她要创作幅破基尼斯纪录的剪纸作品《荔湾风情》,就是再苦再累,我也要支持到底。 我问过了,申报基尼斯纪录要花很多钱,作品完成后,我也不想去申报基尼斯纪录,就是给西关的文化留个见证吧。 -各方评说 她让我们很感动 荔湾区博物馆馆长肖绮玲:剪纸属于民间艺术的一种,《荔湾风情》篇幅浩大,题材集中,在广州是史无前例的,作品完成后对推广西关文化有很大的意义。李秀枝创作中遇到困难,我们有义务支持。 市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杨主任:一个普通的残疾人去冲刺基尼斯纪录,体现出她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种精神也让我们很感动。我们去探望过她几次,为她助威加油。 荔湾区文化局文管所阮桂城所长:李秀枝创作《荔湾风情》剪纸画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推广了西关文化,振兴了民间手工艺剪纸的发展。作品完成后,文化部门会免费为她提供展览场地,将作品展出。 但我们作为文化管理部门,因经费不足,拿不出资金来购买作品,惟有等到《荔湾风情》完成后,根据作品质量向相关部门、企业推荐。 -记者手记 人生是鼓,越擂越响 拿着一百元钱带着女儿出去买大米,买了画册却没钱买米。懂事的女儿从此每天都坚持不吃早餐,省钱来支持妈妈搞创作。李秀枝说到这里时,眼泪滚滚而下。 她自己也说不明白节衣缩食搞创作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名?作品完成他们并不打算去申报基尼斯纪录。为了利?可李秀枝至今还不知道作品的将来会是什么命运。一年多里,她想得最多的只是如何把作品出色地完成。 面对困难的时候,李秀枝说她也常问自己“我真的是很不幸吗?”,但她认为,人的不幸程度,是由他对不幸的理解所决定的。在全心全意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时候,“我的不幸程度也就逐渐减弱了。人生就是一面鼓,越擂才越响……”或许,“擂响自己”,就是她的目的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