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记录:重庆农妇为何状告留美博士儿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31日18:21 CCTV《社会记录》


袁和梅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袁和梅的儿子




袁和梅在看儿子的结婚照


  重庆忠县农妇状告留美博士儿子案昨开庭。此案原告袁和梅,今年61岁,家住重庆市忠县野鹤乡。被告罗丹会,41岁,袁和梅的儿子,1991年受邀到美国攻读博士,1995年取得博士学位,现定居于美国迈阿密。一个是乡村农妇,一个是留美博士,有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在外人看来,当母亲的袁和梅应该骄傲才是,为什么她要把儿子罗丹会告上法庭呢?请看节目实录:

金手指颁奖大典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美丽新生代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3月30日23:40首播

  主持人阿丘:今天,我要给您说一对母子的故事。这对母子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这几天来,不仅被众多媒体所报道,更是成为了很多人谈论和争议的话题。忠县农妇状告留美博士儿子案昨开庭。此案原告袁和梅,今年61岁,家住重庆市忠县野鹤乡。被告罗丹会,41岁,袁和梅的儿子,1991年受邀到美国攻读博士,1995年取得博士学位,现定居于美国迈阿密。一个是乡村农妇,一个是留美博士,有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在外人看来,当母亲的袁和梅应该骄傲才是,为什么她要把儿子罗丹会告上法庭呢?

  袁和梅:“他如果没有感情,那是他的事情,反正在我心目中没有丢弃他。如果他对我没有感情,是他不长良心”

  主持人阿丘:不长良心?袁和梅为什么说在美国的博士儿子不长良心?您刚才也听到了,她说她觉得自己并没有丢弃儿子罗丹会,这又是怎么回事?这就要从一封信说起了。

  乡村外景

  画外音:据袁和梅回忆,1962年,自己和第一任丈夫罗继流结婚,第二年6月生下了儿子罗丹会。孩子才10个月大的时候,在忠县煤矿工作的丈夫因公死亡。袁和梅说,她本来想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可当时远在长春教书的丈夫的大哥,也就是罗丹会的伯夫罗继汪多次劝她改嫁。

  袁和梅:要我嫁,说你现在还年轻,改嫁,孩子他要,不能带走,后头说要替孩子着想考虑他今后的前途,跟着我没有好处,他的前途大一些

  主持人阿丘:袁和梅说,尽管当时自己舍不得,可孤儿寡母的,考虑到孩子的前途,她最终还是听从了丈夫的大哥罗继汪的话,改嫁到了村里的另一户人家,而刚刚三岁半的儿子罗丹会由大伯父罗继汪代为抚养。

  袁和梅:大伯当时说我是他的妈,他长大了总归要来看你,来认你。

  乡村外景罗丹会的来信

  画外音:袁和梅没有想到,自从儿子罗丹会3岁半离开自己后,38年过去了,母子两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2001年4月25日,一封从美国寄来的信件突然出现在了她的面前,落款人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儿子罗丹会。

  (信件)信是写给袁和梅的女儿罗清洁的,抬头称呼这个原本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为“女士”。在信里,罗丹会告诉罗清洁: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做人的原则是恩怨分明。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理所当然应有回报。生母未有尽到抚养责任,我也自然没有赡养义务。责任与义务总是相辅相成。从我记事到参加工作这一段需要关怀与帮助时期里,我从未感受到来自生母的任何感情关怀和物质帮助。大家已经如同路人一般生活了几十年,就让彼此都继续按各自的生活轨迹平静地走下去吧。

  主持人阿丘:38年,母子间到头来却是这样一封信,这又是怎样的缘由?

  袁和梅:因为他说我和他没有关系,不管有关系没关系,你总是我生的,我是你妈,你喊我一声,就算了,我就讨个公道,找法律讨个公道,究竟我错在什么地方?

  诉状

  画外音:2002年,袁和梅一纸诉状将远在美国的儿子罗丹会告上了法庭。(诉状)

  主持人阿丘:她在诉状上说,“虽然被告,也就是罗丹会曾由其伯夫照管,但没有形成收养关系,现我生活已不能自理,我已抚养了被告几年……为此,被告不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给我精神造成了伤害,我只有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袁和梅要求儿子罗丹会支付每月2000元的赡养费,并从精神上给予慰藉。

  在诉状上,袁和梅还这样说道:“这么多年来,并不是当妈的我对不起你,只是我确实不知你们远在东北的地址,经我多方打听也都无结果,连你们后来转回离乡只有几十里的万县我也不曾知晓……”

  记者:这么些年你就没有来万县找过?

  袁和梅:没有,没有公路。你也不知道罗继汪回到万县?不知道。没有任何消息。

  主持人阿丘:袁和梅说,后来她才从别人那里听说,儿子早就跟着抚养他的大伯夫罗继汪从长春回了万县,后来又去了上海念大学,成了家,再后来去了美国读博士、工作,但自己这个当妈的却一直一无所知,她认为是儿子的大伯父,也就是当初劝她改嫁,提出代为抚养罗丹会的罗继汪在从中作梗,不让他们母子相见,最终才导致儿子不认她这个母亲。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像袁和梅说的那样呢?我的同事找到了罗继汪老人。对于38年来的往事,他另有说法。

  罗继汪:我这个人的情感是相当重的,讲情讲义的,我的兄弟已经工伤死亡了,是吧,他的母亲要改嫁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也是同意改嫁的,因为你不改嫁,她才20来岁,20刚出头,你如何办呢?

  乡村万县空镜

  主持人阿丘:据罗继汪说,弟弟罗继流去世后的第3年,袁和梅便改嫁了,她对小丹会并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孩子几乎由自己的另一个弟弟照顾。

  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1966年罗继汪把小丹会接到在万县的岳父家中寄养。(户籍档案)一年后,又把他带到了自己工作的长春,并且把罗丹会的户口也转了过去,关系就明确为“次子”。1973年,罗继汪一家又回到了老家附近的巫山工作,但袁和梅从来没有来找过他们。

  罗继汪:73年的夏天我们就走了,回到巫山,又回老家看的,她怎么会不知道我的,怎么会不知道?是不是,我也到你家去的。

  袁和梅:坐到我屋里来,我都过问他这些事情的,他那时候怎么说的呢,说等他读书了,等参加工作了,不要去打扰他。再来认你这个妈。

  罗继汪:当然这个上编了一个理由,我跟她说,怕影响丹会的学习,所以不要来看丹会。

  袁和梅:3122一个东西放久了,你还想摸摸看看,看看有没有变形啊?总之心目中还是有这个人,打算看一看,是什么样子,长大成人了,但就是见不到,一推再推,就是见不到。

  长江

  画外音:罗继汪说,1974年,也就是罗丹会11岁的时候,罗丹会父亲身前煤矿的两个干部来看他,他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罗继汪:那一次丹会反应很平淡,因为丹会的生活很好,他从来没有感觉到我们不把他当亲生的看,他根本没有这个感觉,既然丹会知道他的身世了,你来看他怎么会影响丹会呢?这个理由不可能嘛,而且退一步说,我真得跟你讲了这个话,你作为一个母亲,你要来看你得儿子,这是你的权利,罗继汪两口子能阻挠的了?不可能的嘛。

  罗丹会的老家外景

  画外音:据罗继汪说,1999年,罗丹会从美国回到了万县结婚,还和回了一趟老家忠县野鹤乡看望了自己的姑姑,但他并没有见近在咫尺的生母袁和梅。他离开后,袁和梅才知道儿子曾经回来过。

  袁和梅:我们都以为了他读完了书,工作了,也不说专程来看我嘛,就看他的亲戚朋友,也不看我这个当妈的,我这个当妈的再错吗也是你的妈,你也要问个来龙去脉嘛,我并不是养不活你。不要说,就说你就是个外人,也可以看我一眼嘛,我就想不通了。

  罗继汪:我就说你还回不回老家一趟呢?见不见你的生母?他说,不行,那我不见。

  罗丹会的老家外景音乐万县

  主持人阿丘:2000年,袁和梅带着女儿女婿离开了生活了50多年的忠县农村,来到了万洲也就是以前的万县。

  2001年1月,罗丹会同母异父的妹妹罗清洁,按照罗继汪提供的地址给远在美国的罗丹会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到:为什么你父亲死时你8个月不抛弃你,为什么几十年来没看望你,其中定有缘由的,难道妈心里不痛苦吗?希望你能早日消除你对妈的误会,尽快于妈见面,了却她的一件心愿。

  3个月后,罗丹会回了信,也就是我们在前面看到的那封,那封绝情的信。在信里,他还这样写到:我相信我的父母(罗继汪、高韻兰)当初领养我是出于善意,生母也就是袁和梅,当初放弃对我的抚养责任也是出于她的本意。生母有她选择生活的权力,对此我无权表示任何意见。但是因为她的选择而让我经历了我本不应该经历的心路历程,我对此是永远无法释怀的。

  我相信我的行为是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标准的。虽然我很遗憾生母当初作出的选择,但在我心目中,她一直是一位善良与纯朴的妇女。我愿意永远保持这种感觉。同时,我希望她能够健康长寿。

  袁和梅哭泣

  主持人阿丘:2003年,重庆万州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袁和梅提出的赡养诉讼请求,但因为被告罗丹会当时已经搬家,在美国的住址不详,无法向其送达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同年6月法院第一次开庭,由于没有通知到罗丹会,为符合法律程序,法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于8月12日用公告的形式向其送达,2004年3月22日上午8点30分,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这一赡养纠纷案。

  罗继汪:你想想,赡养费每个月要开价2000,你不是在美国嘛,你是在万县这个穷地方,怎么开得出来两千。

  袁和梅诉讼代理人刘邦勇:赡养费,明确表态的话,应该是我建议的,这样进行诉讼的话的有一个明确的诉讼目标,是按照美国的生活标准来算的。

  袁和梅:1519不是说他穷就不是我儿子,不是说他有钱我再找他。我并不是找他要钱,我是要人,我想见人,我不是要他回到身边,供我养我,我是要看一眼,认我这个妈,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主持人阿丘:2004年3月22日,在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袁和梅罗丹会赡养纠纷案时,审判长得知袁和梅有罗丹会在美国的最新地址后宣布休庭,要求按照新地址再次发出传票。这次休庭,对袁和梅来说也许又将是一次漫长的等待。

  袁和梅拿着罗丹会的结婚照发呆音乐

  主持人阿丘:现在每天,袁和梅都要拿着儿子罗丹会的结婚照看上一会儿,这是她现在手头上唯一的一张儿子的照片,也是她唯一的能见到儿子的方式。

  对于38年来,在这对母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我们这些局外人实在是很难看清事实的真相,判断出谁是谁非。相别时难见亦难,38年来的往事,在罗丹会的心中,又留下了怎样的岁月印痕呢?我的同事通过越洋电话联系到了身在美国的罗丹会。

  罗丹会:生活经历立场不一样,本身这个事情是有争议的事情,这个事情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如果不站在我的立场上,没有我的生活经历他可能完全不理解我为什么作这个决定,也许很多记者认为我为了省2000块钱。我觉得是吧,1000、2000块钱都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感情问题,我跟她从小就没有,三岁就离开她了是吧,这之间三十多年都没有联系现在提出,就出现这么一种官司,就是就是说很不符合逻辑的,在没有感情的基础上,谈钱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在信中说生母在自己心中一直是一位善良与纯朴的妇女。我愿意永远保持这种感觉?

  罗丹会:我没有任何记忆。作为我一种以前的主观愿望,从来我也不觉得他是一个坏人,到现在为止,她把我给送给我的伯伯养大我都理解他,我并不责怪这件事情,当时生活所迫是吧,有自己的需求是吧,这并没有什么太不可以应该的。我只能说这件事情我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没什么恶感,想让我咱们从此见面叫我认他妈亲热的一塌糊涂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养孩子是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生孩子是另外一回事,不是靠生孩子建立感情,我这个人从来不会说我是一个高尚的人,我就是一个很一般的人,这个人从我的角度说他是对不起我的。我到现在还是这么认为,我也不去责怪他我也不去追究他,我只是对他没有任何的感情而已,宽容就是说我也不会宽容到那种什么都不讲,在我的生活过程里这个事情我已非常深刻,伤疤结的很深,我的最高愿望是大家不要揭我伤疤没完没了,让它平平淡淡该过去就过去。

  主持人阿丘:平平淡淡该过去就过去。而在地球的这一端,这段母子之间的往事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看了一下,在一个网站上,对此共有2000多条评论。下面,我就给您念其中的几条:

  作为主动创造了生命的父母来说,你必须承担这个行为的后果。如果你不能保证让孩子快乐健康地生活,你为什么要让他降生?唯一能给的,能不改变的,只有爱。如果连这都做不到,是没资格为人父母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做母亲的能够舍下自己的亲生骨肉.我是一个母亲,我想你的母亲当时一定有自己的难处,尤其是在当时的中国的农村,一位单身母亲的生活状况是常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知恩投报当然好,但你是他的孩子,你为他付出点什么都不行?我觉得你太自私了,一定是一个小心眼的人!

  有必要非要分个对错是非吗?

  宽容别人,往往是拯救自己。但是当你们为人父、为人母以后,当你们深爱的人离开你以后,你们就会明白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爱、什么是幸福。

  罗丹会:我觉得事情拿出来让大家讨论是个蛮好的东西,大家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每个人以后选择生活方式都会有所启示,你说是不是,每个人的对错都很难说,包括我在内,我也不觉得我自己做的完全正确,但是我已经选择我的做法了。

  记者:那您会把现在这个事情告诉你的小孩吗

  罗丹会:小孩子可能到了一定年纪就会知道,这个在我们家已经不是秘密了。

  袁和梅拿着罗丹会的结婚照发呆音乐

  主持人阿丘:袁和梅状告亲生儿子罗丹会的事,主持人阿丘我就给您说到这儿了。罗继汪和罗丹会是否构成养子与养父的收养关系,罗丹会对其生母袁和梅是否负有赡养责任,还得由法律来裁定。但我想,官司固然可以讨个说法、可以界定义务,但却无法弥合骨肉裂隙,不能唤回远去的亲情。其实,我们多么希望这是一个寻孤和认母的寻常故事,有一个再熟悉不过的结尾:骨肉相聚!母子团圆!可惜,我们毕竟是外人,无权为这桩故事署上一个光明的尾巴。刚才,我们看了很多网上评论,声讨儿子者有之,谴责母亲者有之,但不管怎样,我相信,那些责怨背后,大多都隐藏着一个善良的心愿,那就是: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真情,多一点爱。愿这些局外人的心愿,能作用于这对母子的命运,愿这场四十年的离散不再继续,在天隔一方的隔阂和阔别之后,能落下一个欢合的句号罢……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3:40首播,次日4:40,15:30重播

  欢迎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