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驿站”创办人流浪广州 妻离子散陷困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5日02:28 信息时报 | |||||||||
![]() ![]() 说起雷锋,周靖宇总是滔滔不绝。 巢晓 摄 本报讯(记者大钺)“我的信念就是积德行善活一生,死后别给后人留骂名。我的目标是在全国至少开50家餐馆,取名为‘雷锋驿站’,所得的收入捐给那些社会上需要的人们,我的心愿就是让那些下岗工人、退伍军人、贫困山区失学的孩子在‘雷锋驿站’里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前天,记者在白云区新市墟一出租屋里,见到“雷锋驿站”的创办人周靖宇时,他的眼中再次燃起希望之火。
今年40多岁的周靖宇是辽宁抚顺人,为了弘扬雷锋精神,他把自己一生中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开餐馆,取名为“雷锋驿站”,餐馆所得收入全都捐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雷锋驿站”曾在湖北遇到了挫折,因资金短缺周靖宇来到广州,却因无钱流落街头,还做过摩托车搭客仔。目前,他期望热心人士和他合作,让“雷锋驿站”重现生机。 下岗工他乡办起“雷锋驿站” 周靖宇1975年参加工作,1998年5月从抚顺市第一毛纺厂下岗,下岗后他投奔在湖北沙市工作的妹妹。2000年下半年,他在报纸上看到湖北沙市一位名叫曲亮的孩子得了一种怪病叫“脆骨症”,即骨头一碰就会粉碎。孩子当时11岁,而他的身高仍像3岁的孩子那样。其狠心的父亲却又弃家不管,母亲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已经家徒四壁负债累累。当时在沙市开餐馆的周靖宇得知消息后,带着1万元给母子俩开了一家餐馆,其所得收入全给小曲亮治病,在餐馆就餐的残疾人、小孩和老人可以半价就餐,这就是有名的“雷锋驿站”服务中心。 “雷锋驿站”被砸家庭破裂 周靖宇的“雷锋驿站”服务中心成立后,许多人慕名而来,餐馆的生意出奇地好。可是好景不长,2001年9月,“雷锋驿站”的房东背弃信义要收回房屋,当初餐馆开张投入了一些资金装修,立即搬走损失惨重。处于无奈,周靖宇只好搬出来重新选地方经营餐馆。2001年底,一个60多岁的老人在“雷锋驿站”餐馆吃完饭后耍起了野,他吃完饭后不但不买单还大骂周靖宇打雷锋招牌骗人,随后把店里的东西砸个精光。由于对方是一个孤寡老人,周靖宇无法找对方赔偿。这次的打击让“雷锋驿站”彻底陷入了困境,之前投入的资金是周靖宇一生的积蓄,如今却全部泡了汤。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期间周靖宇的妻子和他离了婚,其理由是:周靖宇年龄这么大,尽做一些光为他人着想的傻事,儿子也埋怨父亲没有安排好他的工作。由于断了经济来源,帮助小曲亮治病就成了困难,2002年春节小曲亮最终离开了人世。小曲亮走后,周靖宇悲伤到了极点,为了让“雷锋驿站”重新成立,周靖宇只好去帮人打工,他想凑些钱后去帮助别人。 困难中仍不忘帮助别人 2002年3月,周靖宇在网上又发现湖北十堰一位名叫刑江衡的小女孩父母双亡,和60多岁的奶奶居住,如今无钱上学,周靖宇看后心里一阵发酸,雷锋精神再次驱使着他为小女孩做些事。于是,他赶到湖北十堰小女孩的家里,为了帮助小女孩,他把打工赚下的钱再一次在十堰开起了“雷锋驿站”服务中心,所得收入全部支付了小女孩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 在深圳遇“捞偏门”老板 就在这时,深圳一个老板看到媒体宣传周靖宇的事迹后,立即打电话给周靖宇,要求他到深圳来一起共同发展,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周靖宇想到深圳是一个特区,经济相当发达,在这里把“雷锋驿站”办好,今后去帮助别人会更有实力。2004年2月,周靖宇来到深圳,他在帮老板打工时,却发现这个老板在“捞偏门”。这使得这位老实的东北汉子生气了,他感到自己被人利用。从小就有着强烈雷锋情结的他无法接受这个老板的做法。“与这种人合作,会毁了我的事业,毁了我一辈子保持的名誉。” 周靖宇辛苦打工一个月后,老板扣了他一半的工资,说好900元的工资只给了他400元,还要扣掉水电费和房租。 “雷锋驿站”创办者流落街头 今年3月,身无分文的周靖宇来到广州,在一些好心老乡的帮助下,他买了一辆旧摩托车去做搭客仔。从小都没有做过违法事的周靖宇,听说在广州做搭客仔属违反有关交通规定的行为,做了两天搭客仔后,他不愿再做违规事。如今他流落街头,借住在一家10元店里。 近日,记者在白云区新市镇一间出租屋见到周靖宇时,他表白了内心的想法:“我的老家对面就是雷锋纪念馆,从小就在心里扎下助人为乐一心为公的根,我的梦想是在全国开‘雷锋驿站’连锁店,将来‘雷锋驿站’不止经营饭店,可以集美食、美容、洗车、租车等于一体,成为一个服务中心。既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又可帮助更多困难的孩子,帮助他们继续上学。可如今资金短缺,就连自己吃饭睡觉的地方都成困难,怎能去帮助别人?”周靖宇表示,目前他很希望有热心人士和他合作,只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他就会让“雷锋驿站”重现生机。 周靖宇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忘宣传雷锋精神。“无论我走到哪里,雷锋的照片都随身带到哪里。”在他随身带的小包中,记者见到很多雷锋的纪念像,“这些都是我的宝贝,随身带着,丢什么都丢不了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