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房地产经纪公司负责人卷款潜逃 房主分文未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23:36 经济半小时


房地产经纪公司负责人卷款潜逃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房地产经纪公司负责人卷款潜逃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4月6日播出了关于房地产经纪公司负责人卷款潜逃的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

  去年11月,北京一家叫坚石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负责人于波已经卷款潜逃。而许多房主都是通过这家公司把房子出租出去的。房子交给公司出租几个月了,业主们却连一分钱租金也没收着。当时这起事件轰动了整个北京城,乃至全国的房屋租赁市场。就在三天前,
TCL笔记本X200面世 同方电脑春季促销优惠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热门专业热招!
一手酿成这起事件的于波,被正式以涉嫌合同诈骗、伪造居民身份证两项罪名逮捕归案。

  今天上午,《经济半小时》记者周勇在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看守所见到了犯罪嫌疑人于波,此时,距离他第一次进入公安干警的视野已经有五个月的时间。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经济侦察队的徐长生告诉记者:“第一次报警是在11月初,而在此时,于波已经和公司出纳蔡敏一起离开北京。”于波说他是11月离开北京的。

  在北京没有发现于波的踪迹,北京海淀分局的石军探组三下东北,来到于波的原籍地黑龙江。徐长生说:“在黑龙江了解了于波的家庭背景,他有一个妹妹在北京开过酒吧,有一定活动能力。”东北之行并没有发现于波的踪影,石军探组只得继续进行排查。此时,于波已经换了一个名字——吕宜柱,发现于波变的更加困难重重。而犯罪嫌疑人于波此时又换了一个新身份证。

  就在案件的侦破工作徘徊不前的时候,探组设下的一个伏笔却为侦破带来了一缕曙光。徐长生说:“对于波的妹妹布控,发现她和海南有联系,经过分析,于波应该在海南。”2月13日,石军一行3人飞往海口,在海口警方配合下,最终将于波可能藏匿的地点锁定。24日,专案组找到了正在宾馆房间里上网的于波。见到于波时,他一直说他叫吕宜柱,但从体征看就是他。而且,他还在看刑法方面的书。

  记得去年,全国房屋租赁市场最时髦的就是房屋银行。意思是,老百姓把自己的房子,委托给房屋租赁的中介公司代租。中介自由出租这些房屋,而业主每个月固定地从中介公司拿到一笔租金。当时,号称北京首批放心中介的坚石公司,干的就是这种买卖。放心的中介公司,转眼成了诈骗嫌疑犯,坚石公司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记者来到坚石房地产公司设在中鼎大厦的总部,在这里他们一共租用了7间办公室,办公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从墙上留下的这些中介信息可以看出,这里的业务曾经是多么的繁忙。据中鼎大厦物业管理负责人介绍,11月6号上午,这里的办公还是一切照常,但是到了下午,坚石的员工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整个公司人去楼空。

  在2003年8月份与坚石房产签定了房屋委托出租合同的梁女士回忆说,由于合同约定有两个月的免租期,她是到了收租金的时候才发现出了问题。梁女士说:“11月初该收下次房费了,这样的话,我就打电话给业务员,业务员手机都关了,然后打公司电话也没有人接,我就突然意识到不好了。”

  和梁女士一样,房主彭立刚本应在11月11日收取到第一笔租金,但是约定时间到了,事情却变得不妙。他对记者说:“到11月5日,我给他打电话,总部这里还有人接,6日再打电话就没人了,没人接我想是不是人家忙,反正就光响,没人接,到了11日正式来拿钱的时候,说什么电话打不通,业务员打不通,这儿也打不通,我想,出事了,完了我们老两口就上这儿来了,一看,这里全是人了。”

  张明星可以说是坚石蒸发前签约租房的最后一批房客之一,当时他通过多方调查才下定租房的决心:“我是够小心了,所有证件都验了,该走的路也走了,当时网上也查了,它是放心中介,注册资金1000万的。注册资金一千万在中介里很大的,该做的我都做了,付了四万一千多,将近四万二千。”张明星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年的租金却让他连半个月的安稳房都没有住上。

  从11月初开始,受骗的房东房客就不约而同陆续来到了坚石公司总部,但是在这里,他们再也没有见到坚石公司的负责人,就连坚石在全市十四家分部的上百名业务员也一样不见了踪影。

  在连续接到报案后,11月9日,海淀公安分局刑警队正式立案侦察坚石房地产公司涉嫌经济诈骗一案。

  其实,北京房屋租赁市场上,出事的中介公司还不止坚石公司一家。近两年先后发生卷款潜逃事件的还有很多。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家机构或个人能够对北京市房屋租赁市场的规模进行准确的统计,不过北京市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曾经对此做过一个估算:北京市的外来人口每年在400万以上,居住超过半年以上的有300万。其中有百分之七、八十需要需要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

  而北京市公安局的数据则显示,北京市可供出租的房屋有120万间。如果按照每间房屋每月500元的租金来计算,则每个月北京市的房租金额高达6亿元。

  一个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他觉得这个市场相当大,而且会不断发展。这是首都这个特殊的特点造成的,别的城市没法可比。

  如此大的市场规模自然给房屋中介机构提供了难得的商机。根据北京市房管局的统计数据,目前北京市有资质的房屋中介机构有1600多家,而去年的这个时候,还只有800多家。一年翻一倍,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其它行业并不多见。然而,与中介机构快速发展相伴的,还有消费者对中介服务投诉的大幅增长。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主任王前虎告诉记者,中介咨询的信誉是比较低的。去年在服务类的投诉里,中介咨询排第三位。

  王前虎所说的是指全国消费者投诉的情况。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统计则表明,在近20项服务项目中,对中介咨询的投诉数量排名第一。

  王前虎说:“投诉的大量都是房地产中介。而且处理起来很困难,当你找它的时候,它通常都不见了。”

  北京市最新统计显示,目前这个城市至少有200万人需要租房子住。大家对坚石公司的做法感到很奇怪,房屋租赁市场的前景应该是很广阔的,可原本拥有良好信誉的坚石公司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偏要走欺诈的路子呢?

  于波潜逃后,北京海淀公安分局刑警队负责侦查这起案件。他们调取了坚石公司在商业银行的账户,结果发现套取了550万元租金的坚石公司,这时候账上的资金只有4000元,其余大部分都去向不明。此次被逮捕归案的于波在审讯中却并不认帐。

  在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经济侦察队,记者见到了坚石公司诈骗案的卷宗。工商登记显示,早在8月份犯罪嫌疑人于波就将公司转让给了一个叫段玉龙的人。于波说转让后他只是协助段玉龙。那么,为什么警方依然把于波列为主要犯罪嫌疑人呢?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经济侦察队的徐长生说:“还是于波管收钱,于波是实际控制人。”工商登记上的法定代表人已经变更为于波,但警方调查,于波在对外承揽业务时使用的却是这份旧的工商登记证明。他之所以使用潘石坚的执照,想借用潘石坚的影响力

  从6月份接手公司,到11月份离开北京,于波做的是什么生意呢?记者在卷宗中随手抽出一套房屋的代理合同和出租合同,在代理合同中,坚石公司拿到的价格是每月4100元,而在坚石公司和住户签定的出租合同中房屋的出租价格是3000元。

  徐长生说,从调查来看,租金差最大的是4100元。他还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明显违背商业规则的高进低出经营方式。高价收房,可以较快的获得房源,低价租房,则可以很快获得巨额资金。

  11月,犯罪嫌疑人于波离开北京,警方告诉记者,此时,正是坚石公司应该集中向房主支付房款的时候。按照合同,坚石公司要在11月集中支付房款,但他根本拿不出钱来。

  于波再怎么为自己辩护,但有一个事实他没法辩解。海淀区刑警队调查发现,于波曾用公司的资金,在北京买了两套住宅,总价高达150万。而就在他为自己买房置业的时候,700多名眼巴巴等着收回租金的业主们,却已经几个月都没有见到房钱了。

  2003年6月,于波从潘石坚手中接手坚石公司后,仅仅两个月就转让给了同乡段某,而段某在案发前半个月又将公司转让给了王某。于波虽然名义上只做了两个月的法人代表,却一直全盘操控着公司的经营。此间,他不仅始终打着“放心中介”的旗号,而且还继续使用公司法人变更前的执照。目前,经过海淀区公安分局刑侦部门的初步认定,短短半年时间里,坚石公司以高进低出方式套取租金550多万元,仅海淀区受害群众已多达770多人。

  受害业主之一的赵秀英带着记者走进她位于新中街的房子时,她的脚步略微显得有些迟疑,毕竟,在得知被坚石公司骗了以后,她和房客经过了一番并不愉快的交道才达成了协议,现在,房客每个月补给她850元后得以继续住在这套三室的房子里。

  回忆当初与坚石公司签定房屋出租委托合同的经过,赵秀英当时没有感觉到任何破绽。她说,因为他们是大公司放心中介,她就挺相信的。业务员非常爽快地与赵秀英谈定了房屋的出租价格,双方约定每月租金2500元,一个月免租期。由于房东、房客都是分别与中介签合同,赵秀英事先并不知道房子要租给谁。最后还是在房客要求看一看房屋所有权证的时候,赵秀英才在坚石公司见到了房客小翟。赵秀英说:“小翟看完我的房本,完了就有四个业务员轰我走,就说没你事儿了,你走吧。把小翟带到另一个屋子里去了。”

  房客小翟告诉记者,他们从一开始就要求见房东,但一直未能如愿。

  小翟:“当时我们要求见房东,见到房产证。当时签合同那天也确实见到了,但是只是见了一面,根本没有时间说话。”

  赵秀英和小翟他们没有想到,再见面已经是坚石公司出事之后。

  赵秀英:“11月5日早上,我们从网上就知道出事了,但是因为联系不上房东,我们只有干等着,到后来是房东给我们打电话的。”

  直到这次见面,赵秀英才知道,坚石公司是以每个月1600元的价格把这套房子出租给小翟他们的,而且坚石一次就收取了7个月的房租和水电押金,共计一万三千多元,但是这笔钱赵秀英一分也没拿到。

  现在,经过双方的协商,小翟每月补给赵秀英850元得以继续住下去,但是对于大多数受骗房东房客来说,现在,他们已经不可能像赵秀英和小翟这样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今年1月,围绕一套房子的权益,一对房东房客就在朝阳法院大屯法庭打起了官司。

  坚石事件中,如此多业主利益受到损害,如此巨额的房款被卷走,今年1月份,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作出决定,宣布取消该公司的经纪资质。这家曾经以放心中介而闻名的公司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那么,坚石的倒掉,是否让北京其他的房屋中介公司真正受到了震动呢?

  坚石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并一度拥有放心中介的金字招牌,在北京算是一家比较有知名度的房地产经纪公司。这样一家中介最后却以一起诈骗案收场,更加重了大家对房地产租赁中介的质疑。北京房产租赁市场到底有多混乱?消费者该如何才能避免掉进违规中介挖下的陷阱?《经济半小时》记者殷莉以一个租房者的身份到市场上进行了暗访。

  在一家知名的大型门户网站上,记者计算了一下大约有4千多条房屋出租信息。随机挑选了其中一条,上面清楚地显示着这是一条个人发布的信息。通过电话打听到地址以后,记者决定上门进行一次租房体验。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你是租军博那房的吧?”

  记者:“对,对,对。”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请坐,请坐。”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住家,在这间不过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有四个工作人员。四张小小的办公桌却摆放着八部电话。

  记者:“网上不是登记的是个人,我们以为是个人租房呢”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我们是给个人做代理的,所以可以在网上登的是个人。”

  随后这位工作人员开始给我们介绍出租房的情况:“你看这个是新装修的,不到一年.。然后这个是,你要是年付的话(月租)是1200元。”网上明明写着月租金1000元,现在却变成了1200元。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就这样,如果说你要觉得还成我们办理一下手续。先登记您的身份证,然后交一下费用,然后我再把电话给房东打回去,跟他约一下时间和地点,就可以了。”

  记者:“我要交多少钱呢?”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400元,我们这个是一次性收费。”

  记者:“那如果我看不中这个400块钱能够退吗?”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不能,因为我昨天跟你说的非常清楚,因为像北京这种物业代理公司就属于一种信息服务。它是一个信息出去了以后是不可能再返回来的。”

  既没有看房,也没有见到房主,就要先交400元,这让记者觉得不太放心。

  记者:“那我可以看一下房主的一些证件吗?”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家公司收取这400元信息费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记者:“国家规定可以怎么收?”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一居收500元,两居700元,三居900元。”

  记者:“我看一下这样的规定好吗?”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这,好久以前的规定。”

  记者:“现在收费是怎么收呢?”

  房屋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现在这个地产就是物业代理公司收费。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调整。”

  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运营部副总监沈浥清说:“不管中介说什么,实际看到房子实际看到房主的有效证件这是很重要的。然后看到房子以后,成交以后再付中介费这个程序是必要的。就是保证后付款的这个程序。”

  从事了多年房地产经纪业务的沈浥清向我们揭示了黑中介惯用的骗术:“最常见的就是打虚假广告,在报纸上打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房源。用很低的价格来吸引客户去打这个电话,让客户过去交钱去看房。”一旦客户交了钱,那些黑中介就会以房主出差了或房子已经租出去了等理由来搪塞求租人。

  沈浥清:“几次下来客户再去找他们索要这个看房费的时候,那么这个中介就不退还

  这个看房费了。”他还说,还有的黑中介表面上说不收中介费,但实际上通过差价赚的钱也不少。所以对于想租房的人来说,亲自见到房主、亲眼看到房这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北京市房屋中介机构有800多家,今年翻了一倍,达到了1600多家。房屋租赁市场和这个城市里几百万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面对他们,北京市到底会拿出什么样的办法治理房屋中介市场上的混乱呢?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场监管二处处长黄顺清。

  记者:“房屋的主管部门在审核这个中介资格的时候它有一个什么样的门槛作为它准入的门槛?”

  黄顺清:“应该说有10万元钱注册资金就可以成立公司,人员没有什么限制,应该说能够从事这个行业就可以了。”

  记者:“是不是这个门槛的设置偏低了?”

  黄顺清:“说门槛偏低呢,有些可以(这么)说。比如说现在我们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需要对他们全员培训。那么现在我们还没有做到,相对比较起来,我们现在管理还跟不上。”

  记者:“那将来要立法?”

  黄顺清:“那么现在有些法规,我们也在考虑怎么能够把这个中介的行为更规范好。”

  记者:“那么有的人就提出来中介是不是可以像旅行部门一样由各个中介公司先交一个保证金,那么一旦发生问题受害者可以从那个第三方那儿领取到这个保证金,事先得到赔付,这样也就避免了像坚石公司这样出了事情以后租赁双方不知道应该找谁去赔偿。”

  黄顺清:“目前是不会的,因为法律没有授权或者法律没有规定,因此不会收。实际上收保证金作为中介公司来讲说起来也有个问题,就是说你收它多少,比如说坚石公司,他卷款了3000多万,据我们所知没有这么多。不管它多少,那么你收保证金究竟收多少合适呢?收少了他的赔付能力肯定达不到。”

  记者:“中介之所以有机可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手里面能够掌握大量的租赁双方的资金在里面,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办法是可以遏制住或者制约它这种行为的?”

  黄顺清:“通过银行来进行监管是可以的,那就是说承租人把这钱交到哪里呢?交到银行,通过银行再拨给出租人。那么中介费呢给中介公司,这样就可以了。不要承租人直接把钱给了中介公司,那么中介公司就积攒了大量的资金。这就容易出现携款逃跑的问题。”

  记者:“今年会出台这个措施吗?”

  黄顺清:“会,很快就会出。”

  房屋中介市场混乱,消费者固然要多长个心眼,但要彻底根治这个现象,还是需要更严格的管理制度,否则,表面上看倒掉的只是几家中介,受伤害的却是成百上千的业主和房客。很多老百姓希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能从这次坚石事件中吸取教训,尽早拿出一个好法子,让黑中介在市场上再没空子可钻。

  《经济半小时》记者:孙岭殷莉周勇鄢闻余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