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考--租界工部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4日23:21 城市快报 | |||||||||
谭汝为 20世纪初叶,天津九国租界占地总面积23350.5亩,相当于旧城的8倍,是帝国主义推行殖民统治,干涉中国内政,掠夺中国财富,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重要据点。各租界均由董事会的执行机构———工部局实行管理,享有驻军、设置巡捕、监狱及征税等特权。“工部局”最早出现于英国在上海的租界,初为承办工程建筑的机构,因其职能
英租界工部局办公楼旧址,就是坐落在今解放北路180号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原名“戈登堂”,落成于1890年,占地面积21200平方米,全部建筑面积4904平方米。英租界工部局下设文案及会计部(部长称理事长,下同)、公有事业部(市政工程师)、电气部(电气工程师)、警察部(巡捕监督)、卫生部(卫生官)和学校部(学校监督)等6个部门。1983年拆除,后在旧址新建市政府办公大楼。 法租界行政管理机构名为“公议局”,坐落在今承德道22号,即原天津市图书馆旧址,1929~1931年建成。下设文案部(司捐税及会计)、工程部(司市政建筑)、警察部(司治安、消防及卫生),各部长官均由工部局局长总辖之。局长由法国外交部委派,工部局所有职员均为领事指派。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为美军司令部占用,天津地区日军签署投降仪式就在此举行。解放后为天津市图书馆,现为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俄租界工部局坐落在天津火车站(东站)附近;意租界工部局后改名市政局,办公地点在大马路(今建国道)意国领事馆附近;德租界工部局成立较晚,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德国政府批准设立天津租界董事会时,德租界工部局才相应成立,此时租界内的行政、治安、财务、捐税、房地产、公用事业等统由工部局管理;奥租界存在时间较短(1903~1917),其工部局职能逊于其他租界;比租界工部局虽隶属于董事会,但必须接受比国驻津领事的领导,工部局各级官员亦由领事馆人员兼任,实质为比国领事控制下的市政管理机构。 九国租界所在地原来多为郊野村落和沼泽洼地。作为侵略者开发租界,自然是为了攫取财富和利益;但在其开发、建设和经营下,也使天津面貌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