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世界难民日专题 > 正文

“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家”(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09:50 四川新闻网

  特别是在外碾转多年又回到家中后

  一名卢旺达医生的10年漂泊

  约瑟夫·恩森吉尤姆瓦医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对,”他说,“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得上家。”对这一点当然他是深有体会的。因为他曾被迫离开在卢旺达布塔雷的家后在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高薪聘请·销售精英!
五千元享P4级宽带乐趣 不孕不育康复园地
外漂泊,备受磨难……最后又回到了家。从离开家到返回,前后整整10年。

  逃避种族灭绝大屠杀

  那一切都开始于1994年。当时约瑟夫·恩森吉尤姆瓦在卢旺达的大学城布塔雷攻读医学,他已经结了婚,有一个两岁的小女儿,正满怀信心地准备当一个合格的医生。但是,随着多年的政治混乱演变成种族灭绝大屠杀,一切都崩溃瓦解了:几百万人被杀死,另有几百万人沦为孤儿或难民,约瑟夫和他的朋友收拾了一点儿随身携带的东西,逃往吉孔戈罗——就是在这个地方,后来发生了数千名在学校里避难的卢旺达人被屠杀的惨案,如今它成为悼念这些死者的令人心酸悲痛的地方。

  当时吉孔戈罗是国内流离失所者的营地。约瑟夫全家在这里待了一周,很幸运地得到红十字会提供的饭食,然后前往尚古古——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当时叫扎伊尔)和卢旺达之间的一个湖滨城镇。他们全家挤在一辆小型公共汽车里,沿途经过民兵设置的路障,受到敲诈。最后他们饥肠辘辘,身无分文地来到一处地方,约瑟夫今天用一个词来概括当时的情况:惊慌失措。

  200万人大逃亡

  当时风传的消息是卢旺达政府决定流亡国外,号召公民们跟随着他们。结果出现了200万公民大规模逃亡,许多人带着他们认为不可缺少但又不堪其重负的门窗、鸡和锅碗瓢盆。约瑟夫越过边界,前往刚果城镇布卡武。在这里他遇到了以前在布塔雷认识的一名基督教牧师。牧师送给他40美元——钱不算多,但足以使他全家活了下来。

  在这里,少数幸运者,包括他的姐姐和姐夫,被送到法国。“他们多年前曾在法国学习培训,”约瑟夫回忆说。“可能那是他们被接受的原因。”其他人被准许到比利时、加拿大和美国避难。但是约瑟夫没有那么幸运。他和他的家庭被留在布卡武自谋生路,这里没有住处,没有厕所,没有适合饮用的水。今天基武湖又以其风景优美成为大湖地区的一颗明珠。

 
卢旺达境内国内流离失所者营地

  “最终必须帮助难民重新开始生活——帮助他们返回家园或者在一个新的国家一切从头开始。”

                                                      ——鲁德·吕贝尔斯

  但是1994年时对于外逃的难民来说,湖里的水被用来洗澡、饮用和废物处理。

  他们又继续前行,这一次到了民主刚果的乌维拉。精疲力竭的这一家人在那里搭乘渡船到了坦桑尼亚的基戈马,然后又从基戈马到了赞比亚的姆普隆古。约瑟夫认为在首都机会可能会好些,于是又带着全家先到了铁路线尽头站卡皮里姆波希。然后坐火车到了卢萨卡——下车后遇到了他们的第一个大麻烦:立刻被逮捕。幸好警察很快理解到他们的困境,给了他们吃的和喝的,然后带他们到联合国难民署。“他们很和善,”约瑟夫说。“他们答应带我们到西北部的马黑巴,说是那里有一个有学校和医院设施的难民营。”

  “我们在卡车上待了两天”

  联合国难民署为他们提供了一辆卡车。但是马黑巴是一个阴冷的森林区,看不见医院和学校,不是他们希望到达的理想之地。“如果我们想在这里支起帐篷,也必须先把树吹倒,平整出一片空地!”他们意识到,如果待在这里他们势必会被遗忘。所以他们当机立断,坚决不下卡车。约瑟夫回忆说,“我们在卡车上待了两天。需要做饭时,我们也只是下去一个或两个人,而且就在紧挨着卡车的地方做。司机没办法让我们下车,就只好把我们拉回卢萨卡。”不久他们在卢萨卡找到一个难民营,里面住着来自安哥拉、莫桑比克和乌干达的难民。

  他们开始在赞比亚安顿下来,过一种新的生活。他们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职业工作者,他们想工作和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的第一步是学习英语。约瑟夫称他们的安哥拉主人非常好客和乐于助人。一名天主教牧师很快帮他找到第一份工作,不久他就到医院药房去上班。

  又到医学院学习

  约瑟夫仍想当一名医生。他在卢萨卡申请奖学金,6个月后获得批准,虽然要求他复读一年。最后经过数年的辛勤学习,他成为约瑟夫·恩森吉尤姆瓦医生,不久之后到大学里工作。

  2003年10月听到卢旺达在组织选举后,约瑟夫与联合国难民署联系希望遣返回国。数次推迟启程后,他终于回到布塔雷……回到他10年漂泊开始的地方。

  “我说我要回国,他们都笑了起来。”

  如今他觉得卢旺达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朝好的方面变,尽管他认为外界媒体往往把卢旺达说得一团糟。的确,“种族灭绝大屠杀”仍然是这个国家的同义词。但是约瑟夫惊奇而愉快地发现卢旺达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人们在上班和劳动,过得很愉快,一片和平和发展景象——这种情况很难向仍生活在国外的卢旺达难民解释清楚。“我说我要回国,他们都笑了起来。”说到这里约瑟夫也咯咯地笑出声来。

  恩森吉尤姆瓦医生现在的收入几乎与在赞比亚时一样多。当被问到他对住在国外的卢旺达人有什么建议时,他沉思了一会儿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回国。有些人在国外有不能丢下的成功事业,就不一定回去。”他停顿一了下接着说,“但是在难民营中的人应当回国。”尽管赞比亚人热情而友好,但是他极想甩掉“难民”这顶帽子。

  他确实甩掉了这顶帽子。回到布塔雷家乡后,约瑟夫有了新朋友,有了安定的家,可说是安居乐业。他又露出了笑容:“确实是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得上家!”

  联合国难民署驻卢旺达办事处 卡罗琳·姆厉万吉

 

 
约瑟夫·恩森吉尤姆瓦医生,返回家园的卢旺达难民。

  声明:转载本稿必须得到四川新闻网口头授权(包括已经签订转载协议的合作单位)

  相关专题:2004世界难民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河南高考舞弊案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