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对夫妻近亲结婚生出三个“猴人”(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16:08 新民晚报 | |||||||||
近亲结婚遗传示意图 一对夫妇生了8个孩子,其中就有3个瘦骨嶙峋,不知冷热,喜欢蹦跳嬉闹,身高约一米四五十,都不会说话,举手投足间显现出猴的影子,当地人称之为“猴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猴人”及其父母是怎样挪动他们生命的脚步?他们的命运轨迹又是怎么样的?记者近日走访了这个家庭。 近亲结婚 8个孩子3个“猴人”
“猴人”的父亲叫陈志学,母亲叫陈秀英,均是身体健康的正常人,世代生息在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火庙村。陈志学活到了85岁,于去年去世,陈秀英已经80岁了,依然耳聪目明,身子骨硬朗。 陈志学的母亲和陈秀英的母亲本是亲姐妹。在旧中国,“姨表结亲,亲上加亲”,是一条根深蒂固的情感纽带,正是这根纽带捆绑住了一个不幸的姻缘:姐妹俩商量,要接起陈家的香火,就让陈志学入赘陈秀英家。当陈秀英15岁时,这宗姻缘就缔结了。 1945年,陈志学夫妇喜得贵子,长子取名陈士明。长子身体正常,后来还当过火庙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可是,当次子出生时,陈氏夫妇一眼就看出了这孩子表现出的异常:脑袋比常人的拳头还小,不会吃奶,没有精神,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陈氏全家人的心头。因孩子骨瘦如柴,长得像只小狗,遵从取贱名得贵命的遗风,陈氏夫妇给孩子取名为小狗。小狗长到两岁后才学走路,不会说话,现在57岁了,依然不会说话,智力状况仅相当于两岁孩子。他是陈家的第一个“猴人”。 此后,陈氏夫妻一连生下了6个女儿,第三胎出生50天就夭折了,除第4胎(陈秀芬)和第7胎(陈士芳)正常外,第5胎(名叫羊奶,现年50岁)和第8胎(名叫陈换,现年40岁)均是“猴人”。上个世纪70年代,原广州医学院和武汉医学院有关专家来到陈家,对“猴人”作了检查,结论是近亲结婚所致。 性格各异 嬉闹耍赖跳舞抽烟 当记者走近陈家时,三个“猴人”正在家门前嬉闹,闹得最欢的要数小狗和陈换,头抵着头拉拉扯扯,磕磕碰碰,还伴随着嗯嗯啦啦的声音,老五羊奶似乎懂事一点儿,在一旁时而静观,时而上去拉扯一下。小狗见有位记者在抽烟,立马跑过去抢过记者手中的烟大口吸起来。随行的村干部告诉记者,他特别嗜烟,看见谁手上有香烟,他是一定要抢去吧嗒吧嗒吸几口的。 说起小狗的故事,陈大妈和随行的村干部都有讲不完的“趣事”:尽管是个弱智残疾人,不谙世事,但他特怕水,见了堰塘他会躲开,你若把他往堰边拉,他会死死地抱住你的腿在地上耍赖。但他不怕狗,再凶的狗,见了他都会服服帖帖。他将手伸进狗嘴,与狗亲吻,狗从不咬他。 据说,四十多年前火庙村有豺狼出没,有一次他外出未归,家人怎么也没有找着,第二天找着时,他竟然与豺狼在同窝睡觉。 陈秀英老人告诉记者,这三个“娃儿”各有性格:陈换爱跳舞,十年前她就瞎了双眼,但跳舞的本性未改,经常手舞足蹈嗯嗯啊啊地在陌生人面前表演舞蹈。眼瞎之前,她跑到别人家看电视,是跟着电视学会了跳舞的。 在三个“猴人”中,羊奶的智商稍高一点,只要父母将她带到劳动场地,叫她锄草,她会耐着性子拿着锄头往地里刨。当然,她体力不支,不一会儿就干不动了,瘫在地上。 相同之处 从不生病不知冷热 三个“猴人”有一些共同之处:从未患过病。一年冬天,小狗的腿被“猴人”妹妹用烧得通红的火钳烙了一条深深的槽,没钱医治,伤口竟自动愈合了。他们夏天不觉热,冬季不觉冷,冰天雪地不穿衣服赤脚在外奔跑是家常便饭。 说起50多年来照顾“猴人”兄妹的艰难,陈秀英老人泪流满面。 小狗好动,一不留神就不见了,出去后不知道回家,他们就得到处去寻找。壮年时期,陈志学脚板快,寻找还不算太难,可是,七八十岁以后,老人走不动了,只好骑着一条水牛东寻西找。骑着老牛寻儿子,这可能是火庙村最辛酸的一幅“牧牛图”。 小狗一生都是用手抓饭抓菜吃,不会用筷子,父母怎么教也学不会,只好任由他了。鞋子是穿不住的,衣服呢也不愿穿,扣子全掰掉了,衣服撕得稀烂。 陈换本来有一头秀发,从30岁开始,她突然有了吃头发的嗜好,一根根拔下来吃,硬是将头上拔得光光。我们前去采访时,见她还在不停地拔头上的短绒绒毛往嘴里喂,有滋有味的。 三兄妹连拉屎拉尿都不能自理,老母亲不得不和他们同宿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半夜三更用棍子赶他们起来大小便,不然,就会拉满一床。我们看到的那根油光泛亮的棍子,原以为是陈大妈的手杖,是她晚年的一个支撑物,采访后才得知,身子骨硬朗的陈大妈,是用它在支撑着儿女的生命历程!那油光泛亮的外表,不是油漆,而是浸透着老人半个多世纪的辛酸! 政府关爱 拨款造房帮助耕种 小狗已活到57岁了,这可能是真正的猴族里绝对没有的老寿星!他“长寿”的“秘诀”,并非自身懂得养生之道,除了其家人的殷勤照料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党和政府的深厚关爱,是乡邻把“猴人”当亲人看待。 包产到户时,村里分了陈秀英家2.1亩地作为口粮田,因陈氏夫妇当时就没有了劳动能力,长子到别人家做了上门女婿,另三个正常的女儿也自立门户有家有小了,这两亩多田一直是靠乡亲们帮忙耕种,陈家的提留、税费由大伙公摊,村里还时常为陈家提供一些救济粮。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政府就给陈家三个“猴人”每月提供救济款,从每人每月5元,涨到20元,直到现在每人每月50元。 陈家原居住在两间低矮的土房子里,1999年,荆门和钟祥两级市委的主要领导走访陈家后,责成市财政局拨款给他们盖了一套约70平方米的砖墙瓦房。 “猴人”兄妹接受的关爱,还跨越了市界。荆州军分区原司令员十分关怀“猴人”之家的生活困难,多次上门慰问;曾任荆州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和荆州地区检察院检察长的彭中心,于1972年听说了“猴人”之家的有关情况,一直为这个特困家庭牵肠挂肚。 新华社记者吴成义 成华彪 新民图表 制图/叶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