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乞丐肛门被插钢筋续:警方积极调查尚未立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02:49 华商网-华商晨报


本报记者与躺在病床上的刘兵之(音)对话。本报 记者 王海英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闻背景

  8月9日,本报记者在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路口的和平桥桥墩下发现一拾荒男子,他的肛门处被3个陌生人插入近40厘米长带回钩的钢筋。

  4天来,钢筋使其体内发炎并危及生命,本报记者联合110、120对其营救。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伊利6次入选50强
眼急手快连连看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晨报讯(记者 冯勇)昨日下午1时许,沈阳市第十一人民医院病房。

  “基本上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但还需要不断消炎。”护士讲,肛门被插入钢筋的刘兵之从头天晚上开始一直在输液,都是消炎药、盐水还有代替食物的营养药———因为肠道还未恢复,最早在第二天早上才能进食。

  “今天早上7点多,他自己还下地排了大便,看来肛门恢复不错。”护士说。

  男子自称是安徽人

  “还认识我吗?”记者俯下身问。

  沉默、点头,然后是刘兵之在喉底“哦”的一声。

  “这里好吗?”记者问。

  刘兵之怔了一下,然后用力点头。

  “你家在哪?”记者问。

  刘兵之动了动嘴唇,还是沉默。

  “河南、湖北、四川、安徽。”记者不得不根据他体貌上的南方人特征,列举了几个省份。

  听到最后一个“安徽”的时候,刘兵之居然点头了!

  “是安徽吗?”又是点头。

  “安徽还是河南?”

  “安……徽……”刘兵之喘着粗气。

  “安徽什么地方?”

  刘兵之皱了下眉,再次沉默。

  三个男人·30多岁·1.72米以上

  “什么人害的你?”记者不得不转换了话题。

  刘兵之握在输液管上的手,竖起了3个指头。

  “3个男人吗?”刘兵之点点头。

  “20多岁,30多岁,还是40多岁?”

  “30。”

  “胖还是瘦?”刘兵之再次沉默。

  “3个人都是不胖不瘦吗?”刘兵之又点了点头。

  “多高个子?”记者问。刘兵之还是沉默。

  “有我这么高吗?”边问记者边站起身比量着(记者身高172厘米)。

  刘兵之先是笑,然后吐出了3个字:“比……你……高!”

  “他们在哪害的你?”

  尽管记者的问题重复了5次,但换来的依然是沉默。

  “你来沈阳干吗?”记者不得不再次转换了话题。

  “捡……破烂……”刘兵之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什么时候来的?”记者问。

  “半……年……了……捡破……烂挣……钱。”

  “你有孩子吗?”记者问。

  点头后,刘兵之那只健康的左眼内出现了一滴泪水。

  “他显然被以前的经历吓到了,如果恐惧没有对智力造成损害的话,这样的情况最少也要恢复个把月,那时他才可能清晰地表述。”病房内一名护士说。

  希望知情者提供线索

  通过对话,记者整合出以下信息:刘兵之,安徽人,半年前来沈阳捡破烂赚钱,家中有子女。3名30岁左右、身高172厘米以上、中等身材的男子将其残害。

  针对拾荒男子现状,为帮助其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本报向市民公布热线86268636。希望有知晓这名拾荒男子身世或目击过该男子被人残害过程的善良市民提供线索,我们将对线索提供人身份予以保密。

  另外,本报将与安徽江淮晨报联动,为拾荒男寻找亲人。

  四天苦痛 无人理睬 事件曝光 各方关注

  城市温情 洗刷耻辱

  昨日,在拾荒男子被成功救治后的第二天,我们听到了来自四方的声音:在受到四天的冷漠之后,拾荒男子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而且,在同情和愤怒之外,我们还听到了反思的声音。

  医院:免费救治直到康复

  昨天,收治该男子的沈阳市第11人民医院表示,由于该医院就是由沈阳市民政局、公安局、120急救中心专门指定的救助流浪受伤人员的医院,所以他们一定会免费对这名拾荒人员负责到底直至完全康复。康复后,如果还找不到拾荒者家人,他们会在征求本人同意后,将拾荒男子送往沈阳市救助管理站。

  警方:积极调查但尚未立案侦察

  昨天下午,当时出警的和平公安分局新兴派出所表示,鉴于男子目前表述不清的状况,他们还无法对此事进行立案侦察。关于运河两岸,流传的两种说法(一种说男子因为偷了人家的东西,被人用钢筋捅进了肛门;一种说男子因为吃的食物粗糙,大便干燥自己用钢筋去捅,造成钢筋进入体内),警方尚未对此做出回应。

  警方同时表示,尽管还没有立案侦察,但他们正在对此事进行积极调查,尽最大努力查清事实。

  救助站:尽量找到其家人

  昨日下午,沈阳市救助管理站服务科的刘群范和李威两名工作人员来到沈阳市第11人民医院,希望能够帮助找到这名拾荒男子的家人。在工作人员对拾荒者的询问失败后,两名工作人员表示,哪怕用上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也会继续耐心调查,尽全力帮助拾荒者找到家人。

  网友:一个城市的耻辱

  本报报道在经网上转载后引起网友热烈讨论,截至昨晚8时,仅新浪网对于本报报道的网友评论,已达860条。下面为部分网友留言:

  ———以前我未曾想像自己今天会为一名拾荒者控制不住泪水,此时此刻,多希望上苍能听见我们大家的声音!多希望上苍能保佑他和与他类似处境的弱势群体———我们同胞中的一部分!在他受尽这般苦难后,多希望他能再次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爱,多希望他还能再次绽放微笑!!!!

  ———作为沈阳人,我为这件发生在沈阳的惨无人道的事件而感到羞耻!!!只想对这位受害者说,对不起!!!尽管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是不是沈阳人做的,但应当明确的是,我们应当尊重弱势群体,关爱他们的生活,给予他们适当的援助,无论是在哪个地域,哪种社会制度下!!!

  ———我无话可说。只是希望公安部门尽快破案!!!

  ———医务工作者万岁!

  ———要主动收容,救助。

  ———这样的社会,我们为什么不能善待他人?请不要丢掉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

  ———记者简直太好了,他们才是老百姓的喉舌,他们才是真正老百姓们的公仆啊!谢谢你们!

  ———这也就是为什么鲁迅当年写《呐喊》的原因。 本报记者 冯勇 通讯员 田亚民

  安徽拾荒者沈阳遭残虐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