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艾滋孤儿相处的一个下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04:05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我觉得这儿最好玩,比故宫长城好玩,我最喜欢这种会动的游戏。”晓辉顿了顿,他解释说是因为今天上午爬长城太累了。“机器人乐队”的表演开始了,活灵活现的机器人指挥开始用一种怪怪的腔调指挥乐队演奏,立刻吸引了晓辉的注意力,他跑到护栏前和其他小朋友挤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机器人乐队演奏的《梁祝》。
今天下午,在中国科技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群睁着好奇眼睛、兴奋开心的孩子们,晓辉看起来和其他来看科技展览的孩子们没有什么不同,但和同龄人相比,11岁的他,脸上少了几分天真,多了几分和年龄不相称的凝重,即使在观看有趣的机器人表演时,他的脸上也很少露出笑容。晓辉的家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父母因为感染艾滋病去世了,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也在今年春天相继去世,小小年纪的他过早地经历了与亲人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 8月10日,晓辉同其他来自四川、云南、吉林等五个省的70名因艾滋病致孤儿童一起,来到北京参加名为“阳光下一起成长”的夏令营。去了故宫,爬了长城,今天是他们夏令营的第二天。北京联合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黑龙江农垦大学的七名大学生和河南、四川、云南、吉林、山西的疾病控制中心的医务工作者、教育系统工作人员为这次爱心之旅担任义务工作者。 为这次夏令营奉献爱心的人很多,孩子们参观各处旅游景点的票全部是免费的。负责这次活动的李国强高兴地说:“我们这次活动是为了让艾滋孤儿走向社会,是一次对社会舆论的破冰活动。对每个要去参观的单位,我们都会事先说明这些孩子是什么身份。”李国强说,大多数单位都很配合,提供经费的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干脆就说:“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孩子照顾好,钱现在对我来说没意义!” 亲人的离去,遭受的冷遇、白眼、贫穷、失学……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幸的过去,和科技馆中追逐嬉戏的普通儿童相比,他们参观时安静、守礼,不爱和陌生人说话,只有和小伙伴们一起才会显得活泼些。随队的佑安医院感染科隋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刚来时挺封闭的,眼神显得压抑。后来吃得好住得好,而且到底是小孩天性,也就变得活泼起来了。他们没一个人问过我关于艾滋病的事。”一周的夏令营毕竟很短暂,这群孩子的将来才更加让人关心。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了这些孩子们遭遇后,许多家庭表示欢迎孩子们去家里做客,还有人表示愿意收养孤儿。下午3点钟,在中国科技馆的地下一层,一场“爱心连着你我”的活动正在进行着。 来自山西的晓霞因为母亲感染艾滋病,父亲抛弃了母女俩,母亲去世后,她只能在别人家过两天算两天。“谁愿意收养我都成,只要能让我上学就行。”晓霞眼圈一红,眼泪流了下来。因为受到歧视,晓霞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被迫休学了。河北保定的景女士表示愿意收养晓霞:“我觉得这些孩子真是可怜,就算为国家分担责任,我现在也有这个能力。” 可是许多希望认领孤儿的家庭却找不到合适的可以认领的孩子。理由是“都太大了”。他们顾虑的是,如果孩子年纪太大,对小时候的事有印象,将来关系不好处理。 艾滋病孤儿的这层特殊身份,也让有的家庭心生顾虑,河北的冯女士是想代弟弟领养一个小女孩。她有些担心地问:“你说要是她将来发病传染怎么办啊?这事总让人悬心。”当记者问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时,她摇摇头说“不清楚。”和她同来的弟弟和她的两个女儿,对这个问题也答不上来。 主办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只是提供一次见面的机会,具体的领养事宜涉及到《收养法》等法律问题,有意愿的家庭可以去民政部门咨询。 活动快结束时,一个大大的两层蛋糕插满了蜡烛,孩子们双手合十许下自己的愿望。“我的愿望是让艾滋病在世界上消失”,13岁的霜霜说。(文中涉及的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相关专题:中国积极防治艾滋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