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标回忆儿时香积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6:29 都市快报 | |||||||||
今年2月,杭州市政府对《拱墅区运河文化旅游线规划概念设计》作出批复,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复建香积寺。复建工作由拱墅区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实施,但查了很多资料,只有香积寺的文字记载,却没有查到任何图片内容。拱墅区城市建设发展中心找到都市快报,想通过“家屏陪你识杭州”栏目,请杭州的老人家想想:您当年有没有在香积寺留过影?复建香积寺,非常需要您手里的老照片做形象参照。
“香积寺的故事讲起来很长很长,继续征集有关回忆,我看也许只有这样了。我1934年出生在香积寺巷55号。寺庙大门两侧各有6间平房,我家在东侧,屋后就是寺庙。”昨日,70岁的马永标来信回忆童年记忆中的香积寺,还画了3张详细的布局图。 抗战期间,我家的房子被房东拆除卖掉,这样,我家在香积寺住了32年。1949年年初,我15岁,进私营厂当学徒。小时候没书读,父母每天忙于生计,也没心思顾及孩子们做些什么。不过,父母们也清楚,这些小鬼总是在庙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搞来搞去。 山门对面有个水塘,里面的荷花是观赏用的,每次马永标下水摸藕总是很失望———根茎太细吃不来。 山门两侧的八字形泥墙,有点像现在清河坊胡庆余堂的墙壁,又厚又高,黑字大得好像圆台面,不过墙壁是金黄色的。朱红色大门前面用青石板铺设了三个台阶,上方悬挂香积寺大牌匾,四周雕刻着龙和火球。进门后的地坪用的是正方形青砖,尺寸大概为350厘米×350厘米。 再进去就是大雄宝殿了,大雄宝殿东侧是一排花架,爬满蔷薇。这后面的是生活区———有诊所、药房。诊所有两个招待室,一个接待达官贵人、太太小姐的,他们不是从城里(当时出了武林门就是城外了),就是从上海宁波等地远道而来,到此清静几天的。招待室的客厅同大户人家的客厅相似,布置红木家具,相当豪华。另一个招待室是供僧侣居住的。 生活区有花园,有个小门,穿过就进入菜园。菜园西北面是大片竹林,竹子又粗又高,里面有成群的白鹭。菜园周围的泥墙有的塌陷了———这也是附近孩子的乐趣所在———翻过泥墙,偷吃果子,掏白鹭蛋,胆大的孩子抓白鹭回家红烧。 抗战期间,香积寺附近有日本驻军。解放初期,寺庙已空无一人了。当时由于一下找不到收容改造场所,香积寺就被利用起来,改为启新机械厂,可没多久,地方还是不够用,整个厂外迁到了常山。 当时,霞湾巷里有家拱墅区锅炉修配生产合作社,30来人,200平方米的厂房。后来厂里接到生产皮带输送机的任务,但这个项目非常占场地。既然香积寺空着,锅炉合作社就搬了进去,这也是运输设备厂的前身。 锅炉合作社搬进去的时候,香积寺的大雄宝殿还在,为了皮带输送机项目,寺庙里的房子,三大殿都彻底改造成厂房,由此,香积寺基本平光了。如今对着厂大门的五层楼房原是空地,有两棵大樟树,开过庙会;后面有幢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是设备厂在寺庙的荷花塘上造的家属宿舍;三层楼房南侧有条小浒弄,小浒弄另一头有两间平房,本来庙里是没的。曾经的启新厂的第一任厂长,姓唐,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 (记者王家屏 都市快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