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55年圆一个梦】存折留下万千圆梦足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11:20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旧社会每天三餐吃不饱,要当童工才能混口饭吃;如今是不愁吃穿,手头有钱日子越过越甜。”今年70岁高龄的王老伯对比55年前和现在的生活感触良多。

  解放后初识饱滋味

  王老伯出生于1934年,父母都以种田为生。由于家里穷得丁当响,每天经常是饥一顿 饱一顿。11岁那年,王老伯被送入市区的救济院。“在救济院每天都要帮忙贴火柴盒的商标,但一日三餐只喝稀饭,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叫。”王老伯对当时的苦难日子历历在目。为了混口饭吃,他还不时跑到至平市场附近的甜汤店、果条店以及鞋店打零工。好不容易熬到了汕头解放。第二年,广东博罗农场来汕头招工,16岁的他就踊跃报名。在农场主要种植水稻、蔬菜以及柑橘等,每天工作10小时,但每天供应两顿饭和一顿粥,每顿的饭菜有肉也有菜。除了吃饱喝足之外,刚开始每月还能领到2元工资,一年后升到了4元,每月还寄回家里2元。“当时我就想,要是将来有一天能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手头还有宽裕的零钱,那该多好啊!”

  从首笔存款迈上富裕路

  在农场干了4年后,由于家里弟妹还小,缺少劳力,生活依然艰苦,父亲一连追了好几封家信要求王老伯回家帮忙,20岁的他就回到家乡进入农业社种田。32岁那年,因建电厂征用农业社的土地,王老伯进入电厂当职工,月工资数十元。当时的他已是3个小孩的父亲,每月的工资除了要应付一家人的生活费和各种开销之外,还要负责小孩的学杂费,每到月底工资基本所剩无几,但起码家庭终于出现了第一笔存款!从王老伯44岁开始第一次提工资之后,家里每年能够积攒数十元。当他50岁退休时,月工资已升至1000元,而他的个人储蓄帐户上也有了数千元的存款。这时4个儿女已有3个参加工作,其中有的下海经商,家庭经济也逐渐宽裕。

  王老伯63岁那年,孩子在市区一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内为他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蜗居自家小房子多年的王老伯终于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子。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王老伯的个人银行存款也增至好几万元。之后,个人存款逐渐递增,到去年已达到十几万元。现在,王老伯每天除了摆弄花草之外,还经常与棋友对弈。为了开开眼界,近几年王老伯还先后到过青岛、大连、桂林等国内城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旅游观光。谈起现在的生活,王老伯不无感慨地说:“日子过得挺滋润。如今衣食住行不用犯愁,手头还有了闲钱,50多年前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储蓄飙升揭示生活质量

  其实,王老伯个人的银行存款逐渐增多和生活质量日益改善是50多年来汕头人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随着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办,人民群众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汕头人解决了温饱之后开始追求小康生活,个人银行存款也逐渐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汕头人的个人银行存款更是大幅增长。市统计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55年仅7.24万元,1980年飙升至8795万元,1990年达到271018万元,而到了2003年,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5612645万元。

  本报记者林文彬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