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横什么?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6:41 中国《新闻周刊》 |
离权力近,有“中心感”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新民谣。首善之区高官云集,长期生活在共和国的心脏、生活在国家权力 中心周围,北京人天然地具有一种“中心感”,思考问题 主动地以全国为视野,那份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自信和见多识广的大 气常常令外地人自愧弗如。外地朋友初到北京,印象深的往往是北京人“说政治”的热情。一个出租车司机,侃起大山来,一定会令人大吃一惊 ,从领导人到下岗职工,从公开报道到小道消息,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他都能天马行空侃侃而谈。 其实,热心于说政治,在北京文化中是个由来已久的传统。话剧《茶馆》中常四爷就因议论时政而入狱,王掌柜也不 断地提醒茶客“莫谈国事”。数百年的政治中心,目睹着潮来潮去、城头变幻,北京的命运与国家政治的风吹草动息息相关。 关心政治就是关心自己,北京人将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毫无保留地倾洒在政治之上。 有人说,这是北京人特有的“皇城根儿”意识,不管怎么样,北京人时时沉醉在一种幸福的体验之中——作为天子脚 下臣民的自豪与骄傲。 北京人不会满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大门过好自己小日子的生活,他们认为,作为“首都人”,关心政治是天经 地义,即便政治的一举一动往往不一定直接影响自己的命运。从中不难看出北京人身上那抹可爱的理想主义色彩。 离传统近,有“正统感” 中华文明主要发源并成熟于北方特别是黄河流域,北京文化无疑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在北京,我们常常感受到传 统的厚重,一种无形的力量。靠近传统,北京人自然地具有“正统感”。 这种“正统感”主要表现在自觉地扮演着中华文化传统的传人角色,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严肃而认真地 关注民族前途以及文明走向,努力使传统中的积极因素薪火相传。 这种“正统感”使北京人格中具备了令人钦佩的精神力量,那就是信念。几年前曾经有人预言:北京人在长期的政治 、文化中心中培养出的自尊正面临危机,因为市场经济是以利益驱动为原则的,面对着广州、深圳、上海市民越来越饱满的腰 包,北京人的自尊将被击得粉碎。但是,今天的事实令这个预言不攻自破,北京人相信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有这样一位北 京青年,留美归国后担任美国某大公司的中国总代理,这个职位在别人的眼里也许风光无限,但他经常处于一种心灵的煎熬之 中,因为每做成一笔生意,就意味着他替美国人在中国赚了一笔钱,尤其目睹了部分有权势者在对外合作中的中饱私囊,他更 是痛苦异常。为了解脱自己,他最终辞去该职,再度赴美工作。三年前一个小老板给北京一家青年杂志写信,倾诉自己内心的 苦闷:经商过程中道德在沉沦。由此在该杂志上引发了一场讨论。但广东人却对此事嗤之以鼻,他们说:有什么好讨论的?该 干嘛干嘛就是了! 传统是一条河流,在向前流动的同时不断有新鲜溪流的注入。北京人密切注意着外来文化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影响,注 意着自己文化传统的细微变化。比如北京人对首都建筑特色的苦苦追寻,既不能全盘照抄欧美风格,也不能一路青砖灰瓦琉璃 顶下去,于是就在左来右去的争论中找不着北。 “正统感”令北京人产生了过度的文化优越感,事实上是自古以来的天朝心态一直未曾泯灭。优越感的突出表现是北 京人特有的“不服输”劲头。去年甲A联赛最后一轮北京国安与辽宁抚顺那场大战堪称惨烈,许多人不理解北京队何以如此拼 命。本来实力占下风,如果输球绝非意外。乖巧一点的队也许会送个顺水人情给辽宁队,同时还乘机向老冤家山东队暗施冷箭 。但北京队偏不,因为他们永远争第一,他们永远不服输,他们要捍卫北京人的尊严。文/刘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