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携患病子女乞讨度日 称不愿再给政府添麻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02:57 华商网-华商晨报 | ||||||||
李秀萍带着儿女乞讨 本报记者 王辉摄 10多平方米的小砖房内黑暗潮湿 本报记者 王辉 摄 核心提示:“第一,我要让一家人活下去;第二,我要让女儿站起来。”说这话时,面前这个40岁的女人已经泪流满面。一天前,她带着一双儿女在街头行乞时,都没掉一滴泪。 一个15岁的弱智儿子、一个18个月大的脑瘫女儿、一个患病的丈夫,让她过早地衰老,也让这个曾轻柔弱的女人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家人,她甚至放弃尊严跪地乞讨……
街头暗访 母亲携儿女街头乞讨 一段时间以来,记者接到多个线索,反映盘锦街头有不少人以乞讨为名行骗,标准“装备”就是一个女人、几个孩子。 为了戳穿这些骗局,记者连续几天在街头暗访。 10月24日,记者在盘锦市兴隆大厦门前的步行街上,遇到一名中年妇女,她衣衫褴褛,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地上。双膝前铺着一张黄色的纸壳,上面写了一封求救信,一个矮小的男孩跪在地上,手里捧着一个铝盆,向过往的人点头行礼。这个女人身后,还坐了一个正在吃着鸡蛋黄的婴儿。 这一幕,是再平常不过的行乞方式,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道:“骗子,又是骗子”。“那孩子说不定也是拐骗过来的,谁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么冷的天遭这份罪啊……” 记者上前与这名妇女攀谈发现,与很多外地口音的行乞者不同的是,这名妇女说的却是地道的盘锦话。 她说她叫李秀萍,家住在盘山县陆家村。儿子是个哑巴,但耳朵并不聋,女儿出生18个月了,至今还站不起来,医生说,患有脑瘫。丈夫有病,只好待在家里,一家人只靠种4亩多地,来维持生计。 真相调查 乞讨背后的辛酸故事 李秀萍的经历是事实还是一个谎言?为了弄清这一切,记者于昨早来到她所提到的陆家村。 在这里,记者很快就找到了李秀萍的家。令记者吃惊的是,这个所谓的家,只不过是一个只有10多平方米的小砖房,房子墙体是裸露的,屋里黑暗潮湿,北侧窗子没有玻璃,钉着一块塑料布,但是也破了,风一吹呼啦拉地直响。南侧的一铺小炕,也只能挤下他们一家四口人。站在地上伸手便可触及棚顶,屋里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台没有开关的小电视机。 对于记者的到来,李秀萍显得很意外,憨厚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向记者点点头。她放弃了当天的乞讨,在那间黑暗潮湿的小屋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告诉记者,她乞讨时带在身边的男孩是她的大儿子,今年15岁,看上去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但却不会说话,智力还有些低下。为了让儿子能够上学,李秀萍曾陪着儿子一起读书,可后来因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在家。 10年前,李秀萍的丈夫遭遇车祸险些丧命,去年干活时,又差一点摔死,如今满身是病,只能干一点轻巧的活儿……原本以为小女儿的降生,可以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快乐,却万万没想到,小女儿又患有先天性脑瘫,始终不能走路。接二连三的不幸,把这个家摧残得几近崩溃。 “不管咋样,要为亲人活下去” 陆家村村委会的周主任告诉记者,李秀萍一家是村里的特困户,政府每年都给她家一定的帮助。但这样一个全是病人的家庭,由一个女人来支撑的确是太难了。 当记者再次询问李秀萍为什么要选择去乞讨,而不向村里求助时,李秀萍说:“政府已给我家不少帮助,土地上的费用也全都减免了,咱哪好意思总去给政府添麻烦。现在秋收完了,那4亩地的收成连吃饭都不够,更别说给大人孩子治病了。家里这种现状,我也不能去打工,为了活下去,我只好放下尊严去乞讨。我相信,这世界上总是好人多。” 送别记者的时候,她流泪了:“不管咋样我都会活着。第一,我要让一家人活下去;第二,我要让女儿站起来……” 本报驻盘锦记者 王辉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