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安近年考古十大发现:项羽烧阿房宫说不成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06:42 华商网-华商报
西安近年考古十大发现:项羽烧阿房宫说不成立
  2003年6月,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美酒重见天日 本报记者 申重重 摄
西安近年考古十大发现:项羽烧阿房宫说不成立
  2002年12月,在阿房宫遗址首次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秦代屋面 本报记者 继颖 摄

  本报讯(记者 苏北 剑波)记者昨日获悉,西安市文物部门近年共发掘清理古墓葬2400余座,出土文物21000余件,其中仰韶文化早期聚落遗址、秦阿房宫遗址考古新发现、秦封泥、西汉美酒、西汉壁画墓、北周粟特贵族史君墓、灞河汉代大型水上建筑遗址、康业墓、金代窖藏官印、唐三彩等被誉为西安近年考古十大发现。

  仰韶文化早期聚落遗址:位于西安市西郊鱼化寨,现存4万多平方米,是一处内涵丰富、保存完好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2002年以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调查、钻探和部分试掘,目前已发掘1750多平方米。该遗址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即仰韶文化早期)为主,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秦阿房宫遗址考古新发现:2002年10月至今,阿房宫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和局部的试掘工作,证明它是目前所知的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宏大的夯土建筑,还发现一处较完整的铺瓦遗迹,是秦代考古和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遗址内出土了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和铜镞等遗物,时代应为秦和西汉早期。根据考古现场发现,项羽焚烧阿房宫一说并不能成立。

  秦封泥:1997年1—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汉城遗址内的相家巷村南抢救性地发掘出土了3000余枚秦封泥及其他遗迹遗物。这些封泥中有反映秦中央政府职官的,也有反映地理及地方职官的,还有反映姓名的,对于研究秦汉封泥制度、秦汉官制及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美酒:2003年3—6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北郊文景路中段一基建工地发掘了一座西汉早期偏晚的大型积炭墓,发现了高达78厘米的两件铜锺,是国内现已发现的西汉时期最大的鎏金铜锺。其中一件铜锺内储存了26公斤西汉美酒,是迄今所知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古酒,为研究西汉历史和中国古代的酿酒技术、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西汉壁画墓:2004年2月25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南郊乐游原发现了一座西汉晚期的大型壁画墓。该墓是关中地区继西安交大壁画墓之后发现的第二座大型西汉壁画墓,壁画题材不仅有西汉常见的羽化升仙等内容,还出现了东汉中期以后流行的狩猎、宴乐等场景,为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绘画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北周粟特贵族史君墓:2003年6—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未央区大明宫乡一基建工地发掘大型北周墓一座。该墓内一长方形石题刻分别用粟特文和汉文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还出土金戒指、金币、金饰品等珍贵文物。经初步研究,该墓为夫妻合葬,墓主人姓史,为凉州萨保,葬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该墓为研究“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中国美术史提供了珍贵的文字和图像资料。

  灞河汉代大型水上建筑遗址:据初步调查,遗址现存两处。从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该遗址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试掘、调查和勘探,发现一些汉代砖瓦、陶井圈及部分陶片,出土汉五铢、铜箭头、铁器等文物,其中还发现了半块粗绳纹“亭”字文砖。同时,还发现了呈“一”字形南北排列的古树根多个,为研究古河道的位置及木构遗址与古河道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专家认为该遗址位于秦汉时期的东西大道上,是出入汉长安城东面的必经之地,与文献记载的秦汉灞桥遗址的位置也大致吻合。

  粟特人墓葬———康业墓:今年4月6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北二环坑底寨村一基建工地清理了一座北周墓。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的主人是康居国王的后裔,名业,字元基,历任魏大天主、罗州使君、车骑大将军、雍州呼乐等职,卒于大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被诏赠为甘州刺史。康业墓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第7座有围屏榻或石椁的粟特人墓葬,为研究北朝时期在华粟特人的社会生活、丧葬习俗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唐三彩:近年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地区共发掘唐三彩墓9座,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唐三彩。1999年6月在雁塔区曲江乡羊头镇村西清理的唐三彩墓出土了幞头男俑、小髻女俑、骑马俑、男侍俑、女侍俑及羊等三彩器17件;2002年3—6月在雁塔区延兴门村西清理的唐三彩墓出土了许多三彩俑、三彩器物和彩绘陶俑、瓷器、玉器、铜饰等随葬品,最引人注目的是描金彩绘三彩俑;2002年4—7月在长安区清理的唐三彩墓为盛唐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完整的三彩俑,如镇墓兽、天王俑、文官俑、武官俑、牵马俑以及单彩动物俑、彩绘陶俑等随葬品。

  金代窖藏官印:1996年3月,西安钟鼓楼广场基建时在一个废弃的井内发现了窖藏官印,共有金代铜质官印279方,铜版9块。这些官印均为方形或近似方形印面,印面印文均为阳文九重篆。从背款纪年可知,这批官印的颁造机构为行部、行东部、东部及物部、行宫部、京兆行部、行陕西东部等,颁造时间在金正隆三年(1158年)—正大八年(1231年)之间,印面职官均在三品以下。对研究金代官员的设置及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