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噬人蜂毒性猛烈 木匠被一只蜜蜂蛰后15分钟丧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01:00 兰州晨报
噬人蜂毒性猛烈木匠被一只蜜蜂蛰后15分钟丧命

小小蜜蜂毒性惊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讯(记者 韩学谋 鲁进峰 )一只小小的蜜蜂就能取人性命!但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还是发生了。前不久,七里河区黄峪乡阳洼村的两位村民先后被当地人称作“黄叮”的一种蜂叮咬,结果不幸造成一死一重伤的严重后果。

  噬人蜂让人恐慌

  10月26日,本报8113000新闻热线接到报料称,前不久,七里河区黄峪乡阳洼村的一村民被一只蜜蜂叮咬死。。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赶到阳洼村。在村口,一位赶路的村民提及蜜蜂伤人事件,仍心有余悸,她说,当时她看到邻居王某被当地人称作“黄叮”的野蜂叮咬了一口,不到一刻钟王便口吐白沫惨死。此事的发生,给当地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些村民见了这种野蜂便慌不择路,生怕不幸降落到自己的头上。后来,经过村民的指认,记者发现村民们谈虎色变的不少“黄叮”随处飞舞,其个头、形体等与黄蜂有点相似,而且该村庄这种“噬人蜂”的数量多的惊人,喜欢围着人嗡嗡飞舞乱叫。胆战心惊的村民们为了安全,往往只是采取躲避或者手遮挡的方式驱散。在采访中,不少村民恳切地说:“帮我们呼吁一下吧,社会上肯定有能够制服‘噬人蜂’的高人!”

  事件一:不到五秒赶羊人不省人事

  据当地村民讲,除了王某被“噬人蜂”叮咬死外,该村还有王泼等两位村民被这种蜂叮咬伤,险些丧命。随后,记者找到年近六旬的村民王泼。死里逃生的王老汉仍心有余悸,他说,农历八月初六早晨,他到地头去赶羊时,一只“黄叮”在他右太阳穴位置叮咬了一口,当时感觉被叮咬部位稍稍有点疼,转眼间,他便觉得心跳加速,不能控制自己。这时,他下意识地从地边树上摘了一颗果子,还没有咬上一口,他眼前发黑,一阵狂吐后,自己眼前一黑便没有了知觉。大约30多分钟后,他渐渐地苏醒过来,但仍感觉浑身乏力,头晕目眩。后来,他被家人用车拉到家里,当地大夫诊断为“中毒性过敏反应”,吃药输液五天后身体才有所好转。

  事件二:木匠殒命小蜜蜂

  村民王某是该村小有名气的木匠。据村民们讲,农历八月十二日上午,王某在家里做木工活,当时王听到有人到隔壁村长家里缴水费,于是王放下手里的活,赶过去缴费。随后,王坐在院子里与几个人聊天抽烟,这时,王感到一只“黄叮”落在其脖子上,王一急之下,将野蜂打到地上,并一脚踩死。随后,王便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对其妻子讲,“我怎么感到晕晕乎乎地。”说着便回到隔壁房子里休息。其妻子后脚跟进去,发现王已倒躺在炕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后来,经急救人员检查发现,王早已气绝身亡,而事发前后只有短短的一刻钟。文/图本报记者 韩学谋 鲁进峰

  相关链接:

  采访结束后,记者从当地带回了两只“黄叮”蜂,究其名称、生活习性及缘何释毒螫死伤人等原因,记者联系采访了一位曾经研究昆虫的专家。据其讲,根据该蜂的特征初步判断,是属于黄蜂类型的一种蜜蜂。这种蜜蜂虽然身体上带有毒性,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螫人,除非有人恶意惹恼、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至于黄峪乡在秋冬季节出现蜜蜂,这种现象却令人费解,估计在当地附近有适应其生存的卵巢。一般群众最好的防护办法,就是驱散远离它,不要轻易去逗弄。本报希望研究昆虫专业的专家能释义解难,并给当地的村民们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安全预防办法。

  一般常见的蜂有蜜蜂、黄蜂和马蜂,这几种蜂者有尾刺,蜂螫人是靠尾刺把毒液注入人体,只有蜜蜂螫人后把尾刺留在人体内,其他蜂螫人后将尾刺收回。人被单个蜂螫伤,一般只表现局部红肿和疼痛,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若被群峰螫伤,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被蜜蜂螫伤后,要仔细检查伤口,若尾刺尚在伤口内,可见皮肤上有一小黑点。可用镊子、针尖挑出,在野外无法找到针或镊子时,可用嘴将刺在伤口上的尾刺吸出,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也不能用红药水、碘酒之类药物涂擦患部,这样只会加重患部的肿胀。因蜜蜂的毒液呈酸性,所以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或淡氨水等碱性溶液洗涤涂擦伤口中和毒液。也可用生茄子切开涂擦患部以消肿止痛。伤口肿胀较重者,可用冷毛巾湿敷伤口。

  若被黄蜂螫伤,因其毒液呈碱性,所以用若酸性液体中和,如食醋、人乳涂擦患部可止痛消痒。若被马蜂螫伤,用马齿苋菜嚼碎后涂在患处可起到止痛作用。蜂螫后局部症状严重、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者,除了给予上述处理外,如带有蛇药可口服解毒,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本报记者 鲁进峰 韩学谋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