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网络语言风靡中小学生 家长称与孩子有代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15:15 新民晚报
网络语言风靡中小学生家长称与孩子有代沟(图)

“Q言Q语”:管束还是宽容?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周末,读大学的GG(哥哥)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系‘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就‘酱紫’(这样子),‘偶’(我)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肯德基、匹萨饼、麦当劳)……”相信很多人看了这段文字都会不知所云,但这却是天津市某中学生作文里的一段文字。

  走进各所大中学校,我们随处可以听见“恐龙”“青蛙”“灌水”“BF(男朋友)”“
MM(妹妹)”等等的网络语言,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言,在作文中使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

  [学生辩解]时髦有趣干嘛不用?

  天津市43中学的高一女生李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网络语言活泼幽默,用起来非常方便也很时髦,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她还告诉记者说,谁要是在网上一本正经地和别人聊天,是会被人家挖苦取笑的。

  记者了解到,很多中小学生还常用网络语言写日记、周记。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具有颠覆性,明知道“大虾”非“大侠”,“斑竹”非“版主”,但就是要用这种“Q言Q语”,既好玩又显得很有个性。

  也有一些学生对记者说,语言的使用本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如《第一次亲密接触》《理工大的风流往事》《猪八戒日记》里充斥了“美眉”“青蛙”这样的网络语言,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把这些词换成正统的表达,它的可读性就差很多。这样的网络小说现在被印制成书在市面上流行,就说明它被社会认可了。既然社会认可了,我们就可以使用。

  [老师认为]网络语言冲击语文教学

  近日,天津市一位语文教学研究者搞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学生或多或少使用网络语言写作文的现象。平均在50名中学生当中,受网络影响特别深的就有3至5人,不少班级有近半个班的同学都使用过网络语言写作文。

  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王辛铭说,因受网络语言的影响,有同学在作文里会冷不丁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他认为,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会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王义明指出,学生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果一味使用网络语言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全因素”。阅卷老师对网络语言一般都不会买账,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分数。

  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我们不提倡,一旦发现,我们会给他讲清利害关系,从正面引导。写作是讲语言和技巧的,靠网络语言耍巧只能一时,最终要靠深度、文采、灵气取胜。

  对此,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吉夫认为,现在很多语文老师看重的是语言的规范性,这是对的,它可以保证语言的纯洁性。但这种规范性要有弹性,是动态的不应是僵死的规范。比如,在商品经济时代有许多成语被广告化,在竞技社会下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接受“错误”的用语,老师的责任是不仅要教会他原意的用法,而且还要告诉他被改造后的新意,这样可以让他掌握两个词的意思。同样,学生也可以在作文中在所使用的网络语言旁加注解释帮助老师理解。

  [家长意见]网络语言造成代沟

  在大力倡导要尊重孩子隐私权的今天,很多家长也愿意给他们一点隐私空间。可孩子写东西自己看不懂,确实让不少家长着急上火。

  家住天津市和平区的许女士发现女儿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没想到我最要好的朋友竟欺骗我,TMD(他妈的),7456(气死我了),我恨不得一脚TST(踢死她)。”许女士看后不知所云,直到女儿放学回家一番解释她才明白过来。许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这是什么话呀,日记本成了密码本。看来我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网络沟’。”

  家住天津市南开区的小楠在上小学时成绩非常好,尤其擅长写作文,她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宣读。入中学后,小楠开始迷上了网络,特别是父母给她买了电脑之后,小楠更是沉迷其中。近日,老师在一次家长会上说,小楠写的作文让他有些看不懂,什么“PF(佩服)”“BT(变态)”“4242(是啊)”都用进去了。小楠的母亲刘女士翻开女儿的作文一看,到处是老师用红笔画的圈圈杠杠,都是“看不懂”的网络语言。

  一些家长还对记者表示,如果孩子和同学平时说话时使用这些语言,家长一般不会去干涉。但是,孩子要是把这些网络词汇用到作文里去就有些不像话了。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动不动就“886(拜拜了)”“稀饭”“虾米”地不好好说话,如果养成不标准的语言习惯,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一些家长认为与其排斥网络语言从而和孩子产生隔膜,还不如宽容一些,引导孩子不说粗俗的话,去了解年轻一代的想法。

  [专家观点]不能简单判断对错

  有关专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网络语言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影响了沟通,也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老师和家长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

  王辛铭说,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会被淘汰,这些新出现的网络词汇中有些可能成为汉语的新词汇。网络语言是年轻人的一种调侃语言,既然是语言它就有个生命力的问题。对网络语言我们要有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网络文学的大量出现为一些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流传下去的平台和渠道,因此对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要大惊小怪,视为洪水猛兽。

  汤吉夫认为,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重要。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会约束语言的发展。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会担心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孩子的考试、升学成绩,这种想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在我国大力提倡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一个必然趋势,一些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将不再成为高考作文的禁忌。作者:周润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