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民徐维范花两年时间自制钢管琴和咕咚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09:38 巷报 | ||||||||
徐维范老先生和老伴以及女儿的现场演奏吸引了周围居民 长春市民徐维范老先生做了39年的音乐老师,在他的世界里,各种声音都是一种美妙的音符,都可以演绎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出于对音乐的爱好,他花两年时间,自己用钢管和铁管制作了两种乐器——“钢管琴”和“咕咚钟”。 记者来到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七区寻找徐维范老人时,他正在为住宅小区里的居民演奏《卖报歌》,使用的就是自己发明和制作的两种乐器。一个是在支起的铁架子上,挂着
这两种乐器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70岁的老人徐维范说,儿童时代自己在农村生活,经常可以看到马车,而马的身后还挂着一个大铃铛,随着马的走动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个大铃铛被俗称为“咕咚”,这就是“咕咚钟”名字的由来。如何想到制作“钢管琴”的呢?徐维范在看到废品收购站装车发货时,有些没装上的钢管往地上掉,发出清脆的声音。这给了徐维范制作“钢管琴”以很大启发。 2002年,徐维范开始制作乐器。他从废品收购站买回铁管和钢管,然后拿回家通过敲打来试音。那如何“校音”呢?徐维范发现,拿起电话听筒时,就能听到一个电话长音,而这个长音与音符“拉”声音很相近,因此,他以这个“拉”音为基础,依据原来的音乐基础逐一确定音符。 “音符是由铁管或钢管的长度来决定的,如果音不对,我就将管削下去一段,再试。”徐维范从废品收购站用1.4元每公斤的价格买到铁管,然后再将制作乐器过程中,多余的铁管以0.8元每公斤的价格卖回废品收购站。他不断地试音,又不断地调整,这样的反复不下几百次。终于到今年5月,将这两种乐器制作成功。 徐维范经常在住宅小区的楼下演奏音乐,每次演奏时都吸引了很多居民来欣赏。 当记者问徐维范还有什么愿望时,他说:“我想上吉林省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奏,让更多的人听到这种来自大自然的音乐。” (记者 常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