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戏说经典:戏叩“三重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18:18 外滩画报

  近年来,在广播,在电视,在网络,在电影,在图书,在杂志,戏说文学名著,已然成了一种风尚。而近期《Q版语文》一书的热闹,更是将这种“戏说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经过一番“大话”,朱自清《背影》中的老父亲是因为懒得走路才从铁轨爬过去的,还被“红袖章”抓住罚了款;

  鲁迅《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是因为垂涎过路女子的姿色,才特意把她撞倒的;“孔甲己”偷了东西,争辩道,“窃光盘不能算偷……光盘!CDROM!这叫做资源共享……IT界的事,能算偷么?”

  对这类“大话”、“戏说”可能带来的影响,目前褒贬不一。人们所关心的是,“戏说”,能否穿越厚厚的三重门——经典作品、语文教育和文化心态。

  外滩特约记者 杨林成/报道

  总不能把人再创造为一个鬼吧——戏说与经典

  “我不赞成戏说。玩笑色彩太浓了。经典应有自己的意义,应该充分地尊重。”日前,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肖复兴,在电话里这样告诉记者。

  “不过,”他认为,“戏说只是挠挠你的痒而已,逗人乐的玩意儿,没必要大惊小怪的,更没有必要大加挞伐。

  “也不必夸大《Q版语文》一类文字对文学经典的影响,动摇不了的。这只是孩子们的恶作剧而已。”

  对于戏说一类的作品,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戏说出来的作品,是水流中的浪花;而文学经典,则是水中的磐石。”

  北大中文系张颐武教授对“戏说”显得更加宽容。不久前,他在CCTV接受访谈时说,不必担心戏说会引发对名著的误解,戏说也是一种再创造。

  而他的北大同事、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教授则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对《外滩画报》记者明确表示:“戏说”盛行,会使一个民族失去崇高感,必须对经典作品中文学人物实行‘形象保护’。”

  “名著以及经典文学形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于漪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不同意张颐武教授的观点:“我非常生气。所谓戏说,简直是在糟蹋经典,摧残经典!种种戏说,实际是在肆意歪曲名著,扭曲文化,毁灭文明。”

  她说,“戏说”不是在与名著进行对话。对话的前提是尊重原著,先要弄清楚对方讲的是什么;戏说则是对原作品的文学形象的一种背叛。“戏说”低级、庸俗,迎合了某些人的胃口,消解掉了名著的意义、价值。

  “不能说‘戏说’是对名著的再创造。总不能把人再创造,结果成为一个鬼吧。”她笑了起来。

  这会彻底败坏掉他们的语感——

  戏说与语文

  说到“戏说”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于漪老师语调更加激越。

  她概括出“戏说”的两大危害:一是对原作者的大不敬,像小说《孔乙己》,是作者观察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在《Q版语文》中,则荡然无存了。其二,是对下一代极端的不负责。戏说出来的作品,都失去了对学生的文化传承、文明传承的功能,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你的孩子如果真的以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促销女郎,少年闰土就是个古惑仔。到时候你还轻松得起来吗?”于老师反问记者。

  任何事情,都有个美丑问题、正误问题。对未成年人,应该以正面引导为主。于老师说:“我不相信,学生看了‘戏说’之后,会去读名著本身。先做流氓,再改正——这行不通吧!”

  一线的语文老师大都十分反感《Q版语文》一类的戏说作品。上海位育高级中学语文老师史文说,《Q版语文》将传统的典故与现代的经典改得面目全非所谓的“标新立异”只能赢得一些廉价的笑声,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更无益处。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而《Q版语文》恰恰磨损了文化的魅力。流行的、畅销的并不一定是美的。”她认为。

  而据报道,日前教育部官员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媒体热炒《Q版语文》,反对以该书否定传统语文教材。

  撇开内容不谈,我们在《Q版语文》中还看到了各种“新潮”的词语和超常的句法格式,如“摆pose”、“太cool啦”、“ 靠est”、“刷个牙先”等,这些用法显然是和网络语言一脉相承的。

  “这是一种值得忧虑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虽然不乏新鲜有趣之处,但仅是一种用途有限的语言变体。如果到处滥用,就会成为简单空洞的套语,面目不清的符号垃圾。尤其对于还在学习语言规范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种格式套用会彻底败坏掉他们的语感,使他们的语言简单化、机械化、粗糙化。” 网络语言专家、华东师大徐默凡博士对记者说。

  肖复兴也不赞成把《Q版语文》当作什么教材,但他以为这类文字不会对学校语文教育产生多大的危害。“像《乌龙院》一类的无厘头的东西,不必过分地介意,不会成为阅读的主流。品位不高,逗你一笑。”

  他建议,与其过多地谴责戏说作品,不如反省我们的语文教材本身。“问题是,我们拿给孩子阅读的好文字太少了,孩子选择的余地太小了。”

  戏说没有风险啊——戏说与文化

  12月16日,网络文学大腕、著名作家陈村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戏说”走的是“网络文学”的一个路子。

  “当前的网络文学写作,除相当一部分走小资的路子以外,也呈现出另一种不同的景观:走‘戏说’路子。像今何在《悟空传》、林长治《沙僧日记》那样的作品,周星驰可以说是他们的精神资源。”

  他感慨说,当前中国文坛的“戏说”之风,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可谓盛极一时;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

  “愈演愈烈的戏说之风,背后隐藏着一股文学思潮、文化思潮。现在中国作家的写作环境,不是很理想。”

  于是,一些作家就干脆选择逃避现实压力的方式,寻轻松,“戏说”各种经典名著,规避一些文化束缚。当然,这些“戏说”也同时迎合了一些读者浮躁的阅读心态。

  “戏说没有风险啊。”陈村在电话另一头哈哈地笑了起来。

  记者问:“今年上半年,国家广电总局以影响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为由,对戏说‘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林海雪原》等文艺作品喊停。你怎么看这个动作?”

  陈村答:“暂时还没有对其他题材的‘戏说’叫停,这看来是一种折中的做法。有的人过于偏激,按照他们的意思,最好是把一切戏说都打死!”

  说到“戏说”文学的未来,陈村表示,一切总会变的,读者厌烦了之后,“戏说”自然就会退出、落幕的。就像先前流行的许多黄段子。

  先锋文化学者张柠似乎发现了“戏说”行为更多的文化价值。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文学名著不必弄得那么一本正经、煞有介事,“戏说”实质上是对经典的一种解构,“这种解构是年轻人对权威的挑战,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博物馆和文化史,都是对自由的一种压抑。”

  肖复兴也对记者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以为,目前的种种戏说,也很正常,有其文化背景。中国社会正在急剧转型,整个社会的传统价值系统产生倾斜和断裂,而新的传统与主流价值形态还没建立。戏说经典,其来有自,各种戏说历史的作品已经在前面。这是社会现象在文学上的必然、合理的反映。

  “大话”简史

  曾进/撰文

  1994年拍摄的香港电影《大话西游》在经过网络、盗版传播后,迅速在中国校园内外蔓延开来,2001年央视的播放使这部低成本电影获得主流认可。文艺批评家朱大可把《大话西游》之后的时代称为“大话时代”,认为这是一个公共话语的狂欢时代,大众通过反讽、戏谑、调侃等手法来寻找新的话语乐趣。

  传播的始作俑者,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网站上的一群大学生不断改写、消解、戏仿《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对白,网民在网络上以 “我Kao!I服了You!”、“你妈贵姓”、“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取得互相认同。之后,网络创作先锋们以鹦鹉学舌的速度不断翻新、消解自己熟悉的一切, 改写各种名篇范文,其中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成为被频繁改写的原型文本。网易的“乱弹广场”更是一个典型性大话社区,故事新编、单口相声、 世说新语、谣言中心各个版块中,奇思妙想、海外狐闻在键盘中的的地蹦了出来。

  2001年央视一帮新闻人制作的《大史记——分家在十月》,戏拟前苏联“经典”革命影片,黑色幽默地调侃了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内部风云。这一调侃作品将大话时代由文字阶段提升到影像阶段。

  《大话西游》本身也在不断被改写。《悟空传》,《沙僧日记》包括《Q版语文》都不过是在胡编乱侃中将大话精神发挥到另外一个层次而已。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