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文化生产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17:07 青年参考 | ||||||||
猫说人话老猫 二渠道的图书订货会已经开上了,主渠道的也马上要开。“渠道”这个概念,意味着图书是要流通的,卖书嘛,书是 商品,拿来赚钱,按照逻辑往前推,商品是生产出来的,没卖的时候叫产品。书又是用字写的,理所当然,是文化。所以,文 化是生产出来的。
这几年听“文化产业”这个词儿,都快把耳朵听出茧子来了。你写了部什么书,用了多少心血倒在其次,文笔如何也 两说着,最根本的是有没有社会需求,这需求有多大。手艺好不好,不一定就决定什么。这好比开了个饭馆,大师傅的本事占 成败的三成,公众的口味占七成——刀功好算什么?要是没人爱吃土豆片,饭馆的生意还是不行。这就叫“产业”。 娱乐是有产业的,文化也得有产业。在一个产业链上有很多工种:生产科的,自然是写作者;销售科的,自然是发行 员,也就是正在开大会的书商们;现在还多了企宣——就是那些找噱头的。由于文化产业大多处在初级阶段,企宣一般由书的 编辑和书商兼着。说句实话,这有没有企宣就是不一样,比如郭敬明,大家都炒着,书卖得一部比一部火,几乎让人不敢相信 有这么多人在读书,主要就是企宣的功劳。现在小郭已经是偶像了,在快乐大本营骑着摩托车亮相,读他的书还有抽奖,中奖 的人能有幸和他一起去海岛旅游——这就是把产业做到位、把钱挣到头的典型的例子。就说他一出场,便能引起粉丝们的尖叫 ,这就开了文化界的先河了,鲁迅巴金做不到,曹雪芹罗贯中就更做不到了。至于书读了没读,受到了多少文化的熏陶,没有 人去提。 更多的人,是没有办法把自己给企宣起来的。年轻的时候,自己写得不好,或者写得好了,还没有企宣这一说呢,等 到岁数大了,感觉自己得意了,却发现企宣包装的,不是美男就是美女,或者干脆就是幼齿。于是这些人就拼命地去找自己可 以包装的特点——比如说无厘头,人家的无厘头火了,自己也一定要把“我”说成“偶”,把“的”说成“滴”,把“不要” 说成“表”。或者是削尖脑袋去结识评论家,请人家吃饭,请人家说话,请人家给自己评个奖——终极目的是评奖,有了大奖 ,吃一辈子先不指望,吃上个三五年还是可以的。 写作者陷进炒作之中,自己又干生产科又干企宣,不知道是一种进步还是悲哀。文人原来清高,不屑于功名,这才有 心思钻研自己的业务。但现在他们看到别人不费什么力气就红得发紫,心里实在是不服气,要是不再进到包装自己的洪流中, 那还叫产业吗?那岂不是被时代给抛弃了?别说写作,也许连饭碗都没有了。所以,他们也开始投市场所好,发起嗲来。 世界发展到了今天,看起来是得生产文化了,但有时候也得心明眼亮。文化的概念,最起码的是得言之有物,不是搞 些色啊空啊,或者假装的纪实、一惊一乍的吆喝。说实在的,我一看到那些描写大学生过着如何骄奢淫逸的生活的标题、描写 青少年多早就过上性生活的文章,就感到奇怪——无论如何,这种不扎实的东西,算不得是文化吧。可惜的是,哪个渠道,这 种题材都非常好卖,可能仅仅次于郭敬明。 所以,卖的那些,都是书,生产出来的,却不全是文化。好比吃饭,快餐就是快餐,卖得再多也是快餐,比不得正经 饭菜——如果非要说它是食品,人们往往会在前面加上“垃圾”二字。吃了也就吃了,但没有什么人会回味的。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