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专题 > 正文

李学生之父李洪深:从小我就是这样教育他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15:34 新浪网

  3月4日下午,新浪网对英雄李学生的父亲李洪深、河南省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琼、《温州晚报》社记者徐海龙、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王正良科长进行访谈。当大家谈到新浪网就李学生事迹所做调查的结果时,徐海龙、李洪深发表看法,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 : 我也代表广大的网友希望可以帮助李老伯完成这个心愿,不知道网友是否同意我的提议,如果同意请告诉我们你们的观点,我可以代表网友,刚才有非常多的网
友都说非常同意,一定要带李老伯去看天安门,完成这个愿望,在此感谢网友们的热情。

   刚才徐海龙给我们说了他了解的一些事情,在我们新浪网李学生救人专题右侧有很多的调查,很多人参与了调查,一共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你自己会不会冒险舍己救人,我肯的比例占39.48%,不好说占43%,不会的占11.09%,问问现在的网友,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不会,会和不好说各占40%,几位对这个评论结果怎么看?

   徐海龙你想到了这个调查结果吗?你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了解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徐海龙 : 我在报道的时候,像李学生这样的事情可能在温州产生很大的反响,温州人民是很关注这个见义勇为的勇士,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非常关注这些人的。我们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编辑王浩当时跟我讲,你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不要让英雄感到遗憾,也不要让我们为英雄感到遗憾,后来报道出来以后,温州各家媒体,以往的时候都是相互竞争,现在这个时候是相互的配合,包括《温州晚报》也是一样,我们在挖掘人物的时候,我们最先把李学生的生平事迹,把他在家乡做的好人好事,在温州做的好人好事挖掘出来。

   主持人 : 并不止这一件事?

   徐海龙 : 并不是这一件,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认为在今天这么一个时代,特别是温州这个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地方,出现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对我们温州来讲,对很多人都会有触动,不管是记者也好,普通市民,还是政府官员,老人、小孩、妇女都非常关注这个事情。我在出去采访的出租车上,人们翻开的报纸都是关于李学生的,不管是大的小的文章,都把目光盯在这个报道上,非常的仔细。我曾经问过一个路人,觉得这个报道写的怎么样,他说了一句话,非常感人,这样的人太少了。我们温州人应该好好像这样的人学习。

   主持人 : 这样的人太少了,很多网友也有过这样的感慨,我们仰慕英雄,我们尊敬英雄,我们缅怀英雄。可是英雄很少。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0%的人会这样做,具体到现实中会有多少呢?

   徐海龙 : 如果是我,我在现场做不到李学生这样的行为,为什么?李学生能够去救这两个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这样英雄的事迹是会有后天的培养,并不是每个人先天都具备的,而且我觉得李学生他的父亲对他原来的培育,包括给他取的这个名字,叫“学生”,希望他一辈子好好学习,学好做人,李学生从小就是非常乐于助人的人,不管是他的大娘家着火和企业里面发生火灾抢救物资,都是他冲进去的,李学生之所以成为英雄,和他的成长和温州这段时间的打工,很多的因素组合在一起的,他是一个完整的人,如果是我个人,我是在大学里面毕业的,像这样的突发性的事情的话,我可能会更加理性一点,我会去思考,那么在这个思考的过程当中,我哪有时间去判断去救人呢?所以我觉得我不可能比得过李学生,我应该向他学习。

  还有一点,我在采访过程当中也很体现这个问题,就像我刚才讲的,有很多人在现场,火车过来时候,给人一种压迫感,住在火车边上的人体会到,当火车过来的时候,会给人压迫感,这种压迫感是一种条件反射,不是很多人适应这个压迫感,当火车迎面过来的时候,人都会惊呆,包括两个小孩子,火车过来的时候,他人性第一反应,呆在那里不动了,包括目击者王文平,他当时是想叫,叫这个小孩子跑出去,他离这个小孩十几米远,他脸都涨红了,但是声音在喉咙里面都叫不出来,平常是鸦雀无声,很多人都说第一反应是大吼大叫,如果到现场肯定不是这种感觉。

   主持人 : 你说这个调查是第三个问题,火车飞速驶向儿童的时候,48%的人选择站在原地大声叫喊,38.8%的选择救人,还有一些人选择脑子一片空白,我看到这个调查的时候,我选择也是站在原地,大喊,这是我能想到的反应,可是在现实中,就像徐海龙说的是没有声音,可能叫都叫不出来。刚才说到两个调查的问题了,第二个,这个答案比较一致,对河南李学生的救人事件怎么看,都认为是值得弘扬,这个是一致的。问一下李老伯,你儿子做这件事情您吃惊吗?

   李洪深 : 我教育他这样做的,从小我就教育他,我说你在外面,出去打工,你不打人家,在家不打人,出了门人不打。人要欺负你,打你一下别动,打你两下别动,他就不会再打你三下,你不还手他不会再打你了。我常说,你打人人家不动,人家打你,你不动他,他就不会打你,他再厉害,你不跟他吵,他骂你不还口,打你不还手,他也不会打你,不会骂你。出门我就这样教育他,人家打你别动,人家骂你别吱声。

  相关专题: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