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在审视民工群体时不要带有色眼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21:23 河南报业网 | ||||||||
河南报业网讯 即使我们有必要一再提醒自己保持理智,我们也相信,民工李学生将毫无争议地“成为”“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没有这样的自信,只能说明我们还保留着对人的偏见。而今天,当李学生倒下后,来自整个中国声调出奇合拍的赞誉在说明,偏见的市场开始萎缩,公众的感动要比往年来得更深邃一些。 秦朔先生在2002年出版的《感动中国》一书中说:“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一代人都
当2005年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揭晓第三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最终结果,同样的评选已经集合起诸多领域卓越的“感动者”时,我们慢慢发现,草根英雄中的民工英雄能否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几乎成了一种考验:感动中国,宁有种乎? “感动中国”,一个在情绪上从来都是开放、包容的词汇,它欢迎的是纯粹的感动,它在对待“感动者”的问题上从不会故意区分什么差别,只要你能感动中国,你就会受到一样的对待,这既是“感动中国宁有种乎”的本义,也该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本义。 三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似乎都没有民工的名字,我相信这不是评选组织者的故意,但也不会是民工英雄的式微。我不担忧这一评选的公正性,我只担忧针对民工的偏见乌云不散。 2004年,民工“背尸老汉”的出现引起了争议,在争议中,我们看到了乌云必将散去的曙光:有着行为缺憾的“背尸老汉”使公众感到了民工群体的道德力量与中国传统精神的共振,正是那个时候“加剧”的反思为李学生横空出世后赢得的道义高台提供了逻辑上的铺垫,正是在草根英雄包括民工英雄崛起的新时代,我们才能够冷静想一想“感动”的真正含义,而不是造做地设计所谓的标准。 不久前,笔者在《江南时报》撰文《民工英雄让我们羞愧》,表达了对民工英雄被我们忽视的担忧。我认为,在李学生唤起整个中国对他的好评和反思,继而促使公众更为公平地审视以民工为代表的“草根阶层”的地位和价值的今天,我们应当把“感动中国宁有种乎”所对应的社会公共精神放大,这会是一次转折。 李学生有可能成为制造这一“转折点”的“关键先生”。首先,他以民工的形象勾勒出民族传统价值观。李学生身上所闪现出的光芒,与其说是民工的“个性”,不如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共性”。李学生的事迹有理由帮助公众在审视民工群体时不再带有有色眼光。其次,他的完美“出席”使得本由难消争议的“背尸老汉”领衔的草根英雄群体,实现了形象和内涵的双重升华。再次,他获得的感动是一次“意外”,然而这样的“意外”却最接近人性深处的真实,网友铺天盖地的“同声道”赞誉,使我们想起了属于官员群体的任长霞。 李学生长逝矣,但他所敲开的门,永远不会合上。 相关专题: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