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调查显示近三成护士患有抑郁等心理病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01:29 信息时报
调查显示近三成护士患有抑郁等心理病症(图)

有调查发现儿科护士的焦虑情绪最严重。朱元斌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调查显示近三成护士患有抑郁等心理病症(图)

专家建议每年对护士做一次“心理体检”。图为护士正在细心护理一位阿婆。朱元斌 摄


  护士是接触病人时间最多的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来自外界各种压力也很大。据调查,目前护士患有焦虑、抑郁和狂躁等心理病症的越来越多。值此护士节之际,不少专家建议,医院至少每年要对护士做一次“心理体检”,定时安排心理医生对他们进行疏导,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记者调查 近三成护士患有抑郁等心理病症

  “现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已和职业经理人、学校老师并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三个群体,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在医院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她们提出的要求等因素,都是压力所在,这些压力很容易让护士产生职业倦怠,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影响。”广医二院心理专家龚梅恩主任说。不久前,该院曾对30多名护士进行心理抽查,发现有明显心理病症的有8名,占到26%。

  日前,记者在采访省妇幼保健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等时,医院护理部纷纷表示,不堪工作和家庭压力,很多护士都或多或少存在抑郁、焦虑、狂躁、压迫等心理病症,她们认为急诊科护士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次是ICU(重症监护室)以及外科的护士,很多人有了躯体化症状,如胃不舒服、头疼、失眠等情况,还有些人因为承受不了强压而选择离职。

  龚主任分析,“很多躯体症状的病根在于心理。而且,现在很多护士都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却干着照顾别人生活起居的工作,很容易产生社会不公平感。此外,大部分护士都是女性,工作与家庭都必须兼顾,也在精神上给她们造成负担。”

  减压建议 打沙包发泄情绪定期做心理辅导

  龚主任表示,现在各大医院基本都没有开展系统的减压教育,护士们的减压更多基于自发。“要排遣压力,得从医院管理者以及护士个体两方面着手。”他建议,“首先是医院管理者要有这个意识,多关注护士们的状况,可以安排专家对护士们进行减压教育;也要对各个科室的护士进行轮换,避免在同一个科室病房呆的时间过长。”

  在暨大一院护理部近期的一次业务座谈会上,有护士主动提出:“工作起来心理压力过大,特别希望有个地方能发泄一下情绪。”医院对这个建议颇为重视,准备从今年开始,联系医院心理科定期为全院的护士进行心理测评与疏导,调整不良情绪提高工作质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也在对护士职业伤害进行课题调研,目前医院很多护士自练瑜珈调节心理状态,医院计划引入“打沙包”等情绪发泄法,让护士减压。而广州市妇婴医院除了倡导主动找心理医生聊天之外,还每半年请心理专家给护士讲课,教会她们如何应对工作、家庭等带来的精神负担。

  遭尴尬骚扰却有苦难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患者对护士的不满多分为两类:服务质量“软投诉”、医院收费不合理,一些病人心里有火就迁怒到护士身上,这让很多护士有苦难言。

  曾有一名女患者在男友的陪同下到暨大一院妇科做药物流产,按照规定病人服药后需到住院部观察6个小时,确保安全后才可离开。患者的男友一看收款单发现这要缴纳80元的床位费,当即就拉住护士吵架,无论护士如何解释都听不进去,进而还投诉到妇科主任、医院监督科,指责护士服务态度恶劣,当事护士当场委屈得泪如雨下:“为什么要收费,我已经尽力解释了,可是他却要把怒气全撒在我身上,还骂了许多难听的话,这种平白无故的冤枉任何人都受不了。”

  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曾收到一宗棘手的投诉,有病人认为护士的笑容很假让他不自在,护理部的负责人找值班护士了解情况,护士也百口莫辩:“我就是保持和往常一样的笑容,实在不知道要改成什么样的笑容才好。”

  而护士在工作中遇到骚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有时给病人打针,会有人故意借机抚摸护士的手,言语很是轻佻。

  住院部极个别中老年异性,遇到年轻的小护士前来护理时,有意无意地暴露出私处,表情很是兴奋。每逢遇到这种状况,护士一般都不会向医院反映,也不好对病人表示出不满,通常只能找年长的老护士诉苦,调整情绪继续工作。

  典型个案

  对小病人难一针见血 儿科护士情绪最焦虑

  今年20岁的小颖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儿科护士,说起工作压力,小颖最怕的是给孩子打针不能“一针见血”。尤其是碰到患病的新生儿时,因为连续几天打针,婴儿手脚上的血管都肿了,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老护士,难以一次扎准,这时小颖心里就会有点发怵。她试过给一个三个月大的小孩扎针,因为实在太紧张了,扎了两次都不行。当时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双眼睛齐齐盯着小颖捏住针头发抖的手,小颖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轻声建议一句:“能不能换成从头部打针?”孩子的妈妈情绪马上激动起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打针?宝宝那么小,被你这么扎来扎去的怎么受得了?”小颖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有护士长过来才解了围。

  一年多以后再说起这桩事,小颖还是有些情绪低落:“孩子的父母着急,他们怪我没错。出了这件事以后,我回去拿自己的手臂练扎针,效果好了点。但那几天真的睡不好,一闭上眼就会觉得孩子家长在盯着自己,遇到难打针的孩子就容易紧张。”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科曾做过护士心理障碍专题调查,结果发现儿科护士的焦虑情绪最为严重。护理部陈伟菊主任分析,儿科工作环境比较喧闹,一个孩子生病哭闹,平均有4个以上家长陪同,服务稍有偏差可能招致家长的责问,令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大过其他同事,严重的会出现抑郁症状。

  粗暴病人竟拳脚相向 吓到一摸针筒就颤抖

  站在抢救一线的护士姑娘有时还会遇到无理谩骂、甚至动手打人的粗暴病人。虽然只是极少数的个案,却会给当事的护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年一个发烧急诊的男病人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看病,急诊科护士小黄为他采血,针头刚扎进手臂血管,又稍稍往后退了一下。还没等小黄把针头完全推进去,病人不知哪来的一股无名火,抬起硬邦邦的右腿就朝小黄踢去,小黄的小腿当时就肿了,她自己也完全懵了。在一旁的病人看不过眼,马上将男病人拉到一边,医院保安出面调解,最后该病人连一句道歉都没有甩手就走。接下来几个星期,小黄根本不敢在急诊室给病人打针,一摸到针筒就浑身颤抖,护士长先让她休假,又调到病房工作,一个月以后小黄的工作情绪才恢复正常。

  常常面对生离死别、血肉迷糊的场面,有些年轻护士很难做到心理“脱敏”。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小红,在家是个父母宠爱的乖乖女,今年一到医院上班就接连遇到几起飞车抢夺的重伤病人,看着手断脚飞、头破血流的伤者在病床上呼救,小红每天工作完都吃不下饭。有一次一个年轻女子被人抢手机,奋力反抗,结果被摩托车摔倒在地成了重度脑震荡之后,小红再也不敢独自下班回家。y邓5

  常上夜班丈夫有意见 无暇照顾家庭致婚变

  如今仍坚守护士岗位的李真(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心爱的前夫用假离婚骗了她,至今还独身的她说:“我喜欢这个职业,即使失去爱情和家庭,我也不另作选择。”

  说到前夫,她显然不想提起伤心的往事,她的护士长告诉记者,李真是个很敬业的姑娘,几年前,她与本地一名男子结婚,一开始夫妻恩爱,可是生了孩子之后,由于李真每月要值半个月的夜班,很多时候,自己下班回家时,丈夫已经去上班,夫妻之间再也没有以往的和谐了。两年前,丈夫到香港工作,一次回家探亲,丈夫便谎称香港的这家公司不招有家室的员工,且他本人由于生意不顺欠有外债,先办个假离婚,等工作稳定后再复婚,李真信以为真,于是便欣然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刚办完离婚手续,前夫就重新找人结婚了,理由是嫌她太忙无暇顾家。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蔡民 游曼妮 通讯员 白丽珍 温志勤 苏育敏 黄桃园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