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妈妈”齐亚珍(右)赶到重庆看望张艳。《三峡都市报》供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中华骨髓总库)。本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
这是一场耗时近两年的“接力”。重庆、贵州、山东、北京,直至台湾———参与的人难以计数。
他们想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为一名身患白血病的消防战士寻找骨髓配型,以挽救他的生命。
这场“接力”眼下已进入最后关头。今年3月底,台湾慈济骨髓库传来消息———在那里,工作人员找到8对与患者相匹配的骨髓配型,正在对骨髓供体进行CT检测。
5月20日,台湾方面再度传来消息:骨髓供体的CT检测结果将于本月23日或24日做出。
张艳
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万州区消防支队龙宝消防中队的一名贵州籍消防战士,26岁。
2003年7月,张艳被确诊为白血病,需做骨髓移植手术,而其骨髓配型几率是十万分之一,寻找难度极大。
2003年6月份的一天,我突然感冒了,咳嗽,吃药也不好,就去医院看。查血时,医生发现我白细胞高,挺严重的。部队就把我送到万州中心医院住院,20多天后,又转到重庆西南医院,一查,发现是白血病。
7月份,医生在重庆骨髓分库找跟我配对的骨髓,但是没有找到;又联系中华骨髓总库检索,也没有找到。9月份,我从重庆西南医院出院。
大概是11月份吧,消防中队老兵退伍,我们去送。万州有线电视台的记者税莺也去了。我们中队长把我的病情告诉了她,她就说,想采访我。
税莺——重庆市万州区有线电视台记者
张艳的事情其实特别偶然。当时,我跟他所在的龙宝消防中队非常熟,那天我是去采访老兵退伍的事。中队有个领导指着一个战士问我:“你看那个战士,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我仔细观察,觉得他外表看着挺腼腆的,做事非常仔细,还有就是脸色很苍白,别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中队领导就告诉我:“他是个患白血病的病人,找不到配型骨髓。”当时我特别吃惊,我说想给他做个报道。就这样,我认识了张艳。
张艳在消防中队炊事班工作,我们拍摄时,他就在厨房做一些平时做的事情,我感觉他是一个心思很细的男孩子。虽然对于自己的病,他心理压力特别大,但谈到死亡时,他又有他那个年龄少有的冷静。他自己很乐观。当时,我想通过节目,帮他找到骨髓配型。
我们台播出对张艳的报道以后,《重庆电视台》也转播了。
谢彦——27岁,重庆市九龙坡小学老师
2003年11月份的一天晚上,我在看《重庆电视台》的新闻。电视上播了一个1分钟的节目,开始是消防官兵在打篮球、洗衣服,后来就看见张艳在做饭,他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看起来很虚弱。
电视上说,张艳患了白血病,还一直坚持为战士们买菜、做饭。他说:“如果我能多活一天,还想去参加灭火。”我当时非常感动。
我立刻打电话到他们中队,问清情况后,又给山东的“兵妈妈”齐亚珍打电话(我们以前就有过联系),问她能不能帮张艳?
齐亚珍——53岁,山东人,退休教师
1994年以来,齐亚珍救助过60多名面临困难的战士,并认下数十个“兵儿子”,被称作“兵妈妈”。
那天,我突然接到了谢彦的电话。他告诉了我张艳的事情,希望我向社会呼吁,挽救张艳的生命。张艳的病,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挂了电话后,我给张艳打了个电话。然后就开始在网上发帖子,向社会求助。那时候,我一天坐在电脑前打10个小时字,手指头都打肿了。就这样,全国各地好多网友看见我发的帖子,都加入了进来,有上千个网友给我回了帖子。很多人都想捐骨髓,但是,一年多时间,就是没能找到配型的。
2004年12月20日,我去张艳家乡遵义正安县看望他父母。他父母都在农村,没有能力挽救孩子,只能看着孩子在死亡边缘受折磨。我去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起来特别痛苦。
虽然他的母亲没有能力救她的孩子,但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母亲站出来,帮助这名无助的母亲,挽救孩子的生命。我记得李政道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人不缺少爱,只是有些爱睡着了,需要唤醒。”我做的就是要唤醒更多的爱。所以,我去贵州看张艳的父母,也是希望张艳的老家有更多人一起来帮助他。
赵车——《贵州都市报》记者
2004年12月20日,我听说齐亚珍到了贵州,就赶过去采访。齐亚珍这个名字,我以前就在网上见过,知道她经常帮助别人,人称“兵妈妈”。
见到齐亚珍后,她介绍了一下张艳的事情。她说,来贵州,一是为张艳的事情;还有一个是,呼吁贵州红十字会尽快建立骨髓库。
采访完后,我第二天就发稿了。见报后,报社接到了很多电话。很多读者问我们,咱们贵州那个当兵的在重庆怎么样,有人说要到重庆去看他,还有很多人要给张艳捐献骨髓。
12月26日,我和齐亚珍一起从贵州赶到重庆,去医院看望张艳。主治医生说,张艳的骨髓配型是十万分之一,比一般人的骨髓配型找起来更困难。张艳有两个亲兄弟,也去做过配型检测试验,结果都不行。
当时,我们跟齐亚珍都比较急。找到重庆骨髓分库,他们说,挺难找的。上网查,也没有找到配型的。
12月29日,我和齐亚珍先后离开重庆。我回贵州,她回济南。
苏茂华——《济南日报》记者
我是2004年12月31日得到这个消息的。以前,我一直跟齐亚珍保持着联系。那天,我打电话过去,问她正在忙什么。她说刚从重庆回来,正在救助一名得白血病的消防战士,找骨髓配型。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就赶过去采访。
第二天,我们的报道在济南反响比较大。有很多人跑去做血型配对试验,还有1000多名网友通过QQ聊天室向齐亚珍打听张艳的病情,都表示愿意为他做骨髓配型试验。
当时有两件事我记得挺清楚的。一是重庆的一个女孩通过齐亚珍了解到张艳的病情后,动员男友跟她一起去做捐献骨髓。还有一个在济南打工、网名叫“晨雪”的网友,跑到省红十字会中心血站做了骨髓配型试验……
但是,做了这么多努力,就是找不到与张艳相匹配的骨髓。说实话,当时觉得挺无望的。但是,关心张艳的那些人还是没有放弃,还在继续找。
这场参与者甚众的“接力”,能否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厄运变为幸运?
目前,人们正在期待台湾方面的消息。骨髓供体的CT检测结果即将做出———这个结果将决定着张艳能否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等待张艳的,将是什么?
进入2005年以来,寻找张艳骨髓配型的进程再次陷入困境。
到哪里能找到张艳的骨髓配型?
那些关心张艳的人们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却一直没有放弃努力。
陈榜霞——中华骨髓总库重庆分库工作人员
2003年7月份,我们曾经在重庆骨髓分库里为张艳检索骨髓配型,但没有找到。后来,我们又联系中华骨髓总库,也没有找到。
在这个过程中,齐亚珍一直很关心这件事,很多媒体也很关注,但是,很长时间里,这件事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今年3月底,台湾一名万先生从网上看到齐亚珍发出的求助信息后,就打电话向我们建议,到台湾慈济骨髓库去寻找骨髓配型。
我们立刻将这个建议告诉了张艳和他所在的消防中队。随后,我们将张艳的血样资料发给中华骨髓总库,请他们把资料转给台湾慈济骨髓库。
宋晔——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
3月25日,接到重庆骨髓分库传来的骨髓配型申请单后,我们紧接着就把申请单传到台湾慈济骨髓库。
3月29日,台湾那边给我们回复说,查到了8个配型相合的骨髓供者,这是个好消息。我们立刻把这个消息通知了重庆骨髓分库。这中间,不断有人来询问张艳骨髓配型的检索情况。
找到相合的骨髓供者以后,台湾那边要做CT检测,才能最后确定能不能进行骨髓移植,同时,这边的手术准备工作也在进行。选择做手术的医院时,最初定的是三家医院中选一家。最后,重庆市消防总队医院薛院长决定,到北京人民医院做手术。
4月27日,我们把台湾慈济骨髓库方面传来的骨髓检索配型单传给北京人民医院,人民医院的医生选择了其中的两个提供者。
聂飞——《重庆商报》记者
我们从重庆骨髓分库那里知道骨髓配型找到以后,都很高兴,我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艳。
张艳一听说找到骨髓配型,就从床上跳起来,跑到他们中队长何波那儿,说:“骨髓在台湾找到了。”
战友们说,从那之后,张艳变得爱说话,平时还会哼一些当地的民谣。
听到消息后,部队政委当天就做了指示,“想尽一切办法,救张艳战士。”然后,部队批下来40多万元用于手术治疗。整个批复过程,不超过10个小时。
齐亚珍——山东退休教师,曾帮助过数十名战士,被称为“兵妈妈”
4月26日,《重庆商报》记者打电话告诉我,张艳找到了配型骨髓。当时我不敢相信,一年多来没有一点消息,说实话,我找得都有些麻木了。
我问那个记者,消息是真是假,骨髓在哪儿找到的。他们说,是真的,从台湾那边找到的。
我又到处打听了一下,果然是真的。非常高兴。我就赶紧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张艳,他说,他已经听说了,也高兴得不得了。
在张艳的事情里,最让我难受的是,有人说,你做这些事情没有价值,你四处奔波,累得够戗,还不如帮助贫困大学生,等将来他们有出息了回报社会。这一条生命,你挽救了半天,到最后可能不了了之了。但是,我总觉得,那是一个生命啊,有什么比生命更大呢?
赵车——《贵州都市报》记者
4月26日,聂飞给我打电话说,张艳的骨髓找到了。
当时,我正在采访。听到这个消息,我的采访本一下子掉在地上。我面前的采访对象问我:“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我说:“好事情,好事情。”非常激动。我马上打电话到报社,我们一个副总编辑说,马上回来写稿子。
回到报社以后,我立即给张艳打电话,告诉他说,你的骨髓配型找到了,你知道吗?他说,我听说了。我又问他,家里知道吗?他说知道了。
我又打电话到他家里,他妈妈说,听说了。他妈妈还说:“刚开始张艳告诉我这个消息,我不相信,以为是他为了让我宽心骗我的,你们报社打电话过来,我才相信。”她也很高兴。
何波——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万州区消防支队龙宝消防中队中队长
几天前,张艳刚刚过了他的26岁生日,我们消防队官兵25个人在一起,买了个大蛋糕,围成一圈给他过生日。齐亚珍那天也从郑州赶过来,给他过生日。大家一起唱生日歌,用蛋糕糊他的脸,他很开心。
那天晚上,张艳哭了,他说,这是他过得最好的一个生日。
张艳还跟我说,他现在过得很快乐。现在,他每两天要到医院打针,每两个月要到重庆西南医院拿药。
张艳是后勤班长,表现非常优秀,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现在,张艳自己经常到厨房帮忙,帮炊事员炒菜。他技术很好,炒的菜相当好,在消防队里,他炒的回锅肉最出名,他蒸的馒头最好吃。
张艳的骨髓配型找到以后,现在我们都在等台湾的消息。我们都希望,最后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宋晔——中华骨髓总库工作人员
前几天,我们给台湾慈济骨髓库打电话,他们说还要等CT检测结果。
找到相合的骨髓供者后,要征得供者同意,先抽血样,到实验室做一个传染病检测,另外还要做HLA高分辨检测。之后,要看供者的数据是否和患者的相符,才能决定是否进行移植。
我是4月28日把资料发给台湾慈济骨髓库的,最迟5月28日前会出结果。等台湾那边传过来检验结果以后,我会传给人民医院的医生,看看到底能不能进行手术。补记
昨天,中华骨髓总库宋晔告诉本报记者,5月20日,台湾慈济骨髓库方面再次传来消息:对骨髓供体的CT检测结果将于本月23日或24日做出,结果一出,他们将及时告知中华骨髓总库。
宋晔说,这个检测结果将决定张艳能否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链接——救助张艳全流程
2003年11月,万州有线电视台报道重庆市万州消防支队战士张艳的病情。随后,重庆电视台重播该报道。
重庆市民谢彦看到报道后,打电话给山东“兵妈妈”齐亚珍,告知此事。
齐亚珍在网上发帖子,为张艳寻找相匹配的骨髓。众多网友加入,但未能找到。
2004年12月20日,齐亚珍到贵州看望张艳的父母。贵州媒体开始关注此事。
12月26日,齐亚珍和贵州媒体记者同赴重庆看望张艳,引起重庆媒体关注。
2005年1月开始,山东、贵州、重庆三地媒体联合,继续为张艳寻找骨髓。
3月底,台湾万先生在互联网上看见齐亚珍发出的求助信息,致电重庆骨髓分库,建议到台湾慈济骨髓库寻找。
3月25日,中华骨髓总库联系到台湾慈济骨髓库,同时发送骨髓检索申请。
3月29日,台湾方面回复,检索到8个配型相合的骨髓供体。
4月,确定在北京人民医院为张艳做骨髓移植手术。
5月,台湾慈济骨髓库开始供体骨髓CT检测。本报记者 田乾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