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艾滋病活动女大学生勇敢示范戴安全套(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12:15 海峡都市报 | ||||||||
志愿者做示范 从荣青和艾滋病“小姐”一夜风流的经历开始,本报搭起的红丝带,正牵着越来越多的福州市民,加入“抵御艾滋病消除歧视”的行列。 6月5日,福州王庄华美社区公园,本报联合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庄街道华美社区、福建电视台热线777栏目等举行“抵御艾滋病消除歧视”公益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依伯、依姆、依哥、依妹,甚至是十一二岁的小朋友参与。
活动现场,艾滋病预防专家们与市民面对面,接受市民的咨询,并免费发放安全套。在专家指导下,福建医科大学一位女大学生志愿者,现场演示安全套使用方法,一些市民也跃跃欲试,现场实践。专家称,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病、艾滋病唯一有效的安全措施,现场演示安全套使用的正确方法,在于提醒人们在与固定性伴侣以外的人发生关系时,不要忘记采取安全措施。 活动中,市民们为荣青捐款1300元。荣青已决定到云南做艾滋病预防的志愿者,他希望通过此行,为今后在福建充当一名艾滋病预防志愿者积累一些经验。 现场·个案 与网友亲密接触感觉自己“中弹” 上午10时许,福建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陈副科长才刚坐下,就来了一个青年人,他说担心染上艾滋病,一个月以来精神不振,什么事情也不想做。 今年24岁的小黄,来自宁德,一年前与女友分手。两个月前,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友“小猫”,自称福清人。一个月后,他到了福清。小黄描述当时情景,那天晚上吃过宵夜,他俩到宾馆开了房间,他与“小猫”发生了两次性关系。回福州一个星期后,他感觉发烧、无力,就跟朋友说,这次玩完了。 小黄坦言,自己比较放纵,最要命的是每一次都不戴安全套,他从不问女方是做什么的,在他周围,有好几个女人,只要心情不好,给他一个电话,他就过去了,他图的是一时快乐。小黄还说,自从怀疑自己“中弹”后,就没有与其他女子接触了,他觉得自己要有良心。 针对小黄心里担心的现状,陈副科长告诉他,先要去检测,有了结果后,才好判断,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心理负担,不管是否得病。 现场·人物 风口浪尖上快乐“艾滋人” 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中心,有一群专门与高危人群打交道的人,每天,他们要接待前来咨询的人,要帮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抽血筛查,有时候,他们手上拿着的,就是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可以说,他们是防治性病、艾滋病“风口浪尖”上的医生。据了解,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自称是快乐的“艾滋人”。 在活动现场,林医生和郑医生在繁忙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林很儒雅,戴着框架眼镜,略显清瘦,目光平和。“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一旦染上了,后果严重。”医务人员惯有的冷静,周围的喧哗声仿佛骤然停止。“面对感染者,我很平静。”“是不是因为要告诉他(她)的,已是既定的事实?”他点点头,“听到结果的瞬间,有的人会哭,有的人会沉默,这时候只有平静,交流才能继续下去。” 林指的交流,是告诉患者艾滋病的病理知识和传播途径,他称之为“柔情病学”,即用情感和关怀来安抚艾滋病患者。“都传染上了,再说这些会不会太晚?”他摇头,“让患者了解这些,一方面能让他们不那么恐惧,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配合,主动停止给更多的人造成伤害。” 检测的血液是低温的,但检测实验室里的气氛却很活跃,郑医生坦言,检测工作看似危险,其实参与检测的医生与检测其他血液的医生并无不同,实验室里,大家的玩笑必不可少,“我们还对其他科的同事说,我们是艾滋人呢!当然,这样的玩笑,仅限于实验室。” “面对患者,你真的不歧视?”记者问,郑歪着头反问:“是不是心里会毛毛的?”见我点头,他抿了抿嘴唇,“只要是染上了艾滋,就都是不幸的。如果我们医生都歧视他们,他们的处境会有多难啊。”顿了顿,他继续说:“其实进艾滋科之前,我们已经对艾滋病非常了解,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也很好,没必要害怕。”很中肯的一句话,因为了解,所以不害怕,因为了解,所以不歧视。 现场·访谈 歧视艾滋病人这非常要命 活动现场,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陈舸副科长,对目前我省的艾滋病面临的形势,以及在预防方面遇到的困难和举措作了解答。 记者:目前我省预防艾滋病面临的形势怎样? 陈副科长:到2004年底,我省出现的艾滋病患者600多例,从这些患者中发现,传染的途径主要是以性传播为主,有占七八成,其次是吸毒,母婴传播的很少。 记者: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主要遇到哪些困难? 陈副科长: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社会对艾滋病人存在的歧视。艾滋病患者也是一个病人,对病人来说有个心理承受问题,有些患者因为受到歧视会产生对社会报复的心理,这是非常要命的。与此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重视,从目前来看,由于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推广的覆盖面和强度不够,造成许多人对病理了解得不全面,甚至存在误区,所以要取得全社会防护意识,不容易。 记者:目前在预防艾滋病方面有哪些有力的措施? 陈副科长:在预防艾滋病措施方面,今年初卫生部办公厅发文,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分工、技术支持、监督评估,以及药品采购、发放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 我省还建立了省、市、县(区)级的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队,加强对艾滋病预防防治工作,省疾病控制中心还成立了高危行为干预科,我是该科的负责人。 (本报记者 杨然/吴其西/储白珊/实习生林永恒/文林丹/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