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五保户老人收养五旬流浪汉(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2:11 江南都市报 | ||||||||
75岁的五保户周正如和50岁流浪汉朱启宝 核心提示: 尽管每年只有800元的养老金,九江市永修县云山察溪农场职工周正如仍凭借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以年逾古稀之躯,照顾着身体偏瘫、被儿女拒绝赡养的50岁流浪汉朱启宝,除了供他吃穿之外,还倾其所有资助朱启宝打赡养官司,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真情。
今年75岁的九江市永修县云山农场职工周正如,原本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虽然每年只能领到800元的五保户养老金,但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在山坡上开荒种点菜、养上几只鸡,一个人生活的他依然能够丰衣足食。 但从去年3月份开始,原本平淡的生活被一个叫朱启宝的流浪汉给打破了。 从安义县来了个五旬流浪汉 去年3月的一天,一个手拄木棍、右腿微瘸的陌生男子来到了周正如的家门口。来人自称名叫朱启宝,南昌市安义县人,年近50岁,想讨一口饭吃。 已经吃过饭的周正如二话没说,重启炉灶弄好一大碗粉端给朱启宝,并与他闲谈起来。朱启宝边吃边流泪,述说着自己的伤心事。 朱启宝,安徽省无为县人,1956年出生在与永修县相临的南昌市安义县,生活充满了波折。1992年,发妻病故。1997年,朱启宝与邻村一女子结婚,但不久又离婚并且没有再娶。2003年7月,朱启宝突发脑溢血并留下严重后遗症,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膝下育有两子两女,但无人肯赡养。由于自己一无房产、二无妻室,朱启宝只好一路乞讨、四海为家。 周正如听到此处不禁暗自落泪。想到自己一个人生活也确实寂寞,便让朱启宝留下来,“虽然没有什么好吃好喝,但总算能给朱启宝一个家吧。” 五保户解囊助流浪汉打官司 自接纳朱启宝的那一天开始,五保户周正如的生活变得繁忙了起来。 以往,年逾7旬的周正如并不是太忙,一些活想干就干,累了就歇,吃饭也往往是将就一下。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小把米煮成的饭,自己都要吃四餐才吃得完。 接纳朱启宝之后,周正如开始强行让自己多劳作,因为只有将种好的菜、鸡下的蛋换成钱,才能买回油盐柴米,才能维持两人的正常生活。 因为朱启宝有病在身,做起事来十分不便,有时连转个身都特别困难,周正如便不让朱启宝做任何事情。无论是下地种菜,还是烧水做饭,周正如都是一手包揽,甚至连朱启宝的衣服也全部由他帮着洗。 几个月后的一天,朱启宝向周正如提出,长期在此居住也不是办法,他想去法院告自己己成家立业的三个子女,让他们尽赡养义务,但只苦于自己没钱。周正如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慷慨解囊,掏出自己多年积攒的1000元钱给朱启宝,支持他诉至法院。 流浪汉踏上漫漫“讨债”路 2004年9月,朱启宝回到安义县,将三个子女告上了法庭。9月30日,安义县人民法院宣布一审判决,朱启宝的三个子女应尽到赡养义务,并且每人每年须向朱启宝支付1000元的赡养费。闻听法院的判决,朱启宝热泪盈眶——苦日子就要熬到头了。 但随后发生的情况,却让朱启宝走上了漫长的“讨债”之路。 法院宣判后,朱启宝的三个子女以自己生活困难、父亲未尽抚养义务为由,拒绝支付赡养费。一分钱都要不到,官司赢了又有什么用? 朱启宝找到安义法院执行局。执行局办案人员获悉后,三番五次找嫁到安义县峤岭村的朱启宝的大女儿朱某,要求其执行法庭判决,但大女儿朱某给了200元后就不愿多给,还以服毒自杀相威胁。 因朱启宝的两个儿子均长期生活在永修县,安义法院无法跨界执行,只好将执行案转至永修法院。朱启宝又赶至永修县,但当永修法院干警多次前往执行时,均被告知朱启宝的两个儿子已赴外地工作。 在永修、安义之间的多次往返,使朱启宝从周正如处拿到的1000元钱迅速被用得精光。为了不再给周正如添麻烦,朱启宝搭上便车来到南昌市,开始了他在省城四处乞讨的生活。 记者相助流浪汉回“家” 6月7日清晨,前往报社上班的记者发现了蜷缩在街头的流浪汉朱启宝,并了解到了他不幸的遭遇,于是决定驱车数十公里,与朱启宝一同前往安义县法院,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安义县法院执行局干警在了解了记者的来意后,向记者及朱启宝表示,他们一方面将进一步做朱启宝大女儿朱某的思想工作,让她意识到赡养老人是义务,必须依法履行;另一方面与永修县法院加强联系,让他们加大执行力度,保证判决的法律效力。与此同时,法院还将与民政部门协调,争取让朱启宝获得救助。法院的表态又让朱启宝看到了一线希望。 记者经过询问得知,五保户周正如家离安义县只有几十公里路,便决定将朱启宝送回“家”。 望着崎岖的山路,流浪汉朱启宝双眼里充满了对周正如的思念。他说,周正如老人如父亲一样对自己的照顾,他永世难以报答。 下午3时许,当本报采访车缓缓停靠在周正如老人家门口时,老人正在收晒在外面的被子。周正如说,朱启宝离开以后他天天记挂着,还不时地将朱启宝的被子拿出来洗晒,等他回来后可以有干净被子盖。 此时的朱启宝就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倦坐在墙角一言不发。周正如老人马上跑到厨房,给朱启宝烧洗澡水。 周正如说,人的一生难免有错,但做儿女的不能因父亲的“过错”而不尽赡养义务。 这位年逾古稀的五保户向记者表示,他将一直照顾朱启宝,直到这个流浪汉有人赡养为止。 文/图 记者倪旻 汤亚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