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患病打工仔:是她让我活下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02:25 大连晚报
患病打工仔:是她让我活下去(图)
  患病打工仔:是她让我活下去文/本报记者 刘万恒 实习生安文元图/本报记者欧阳洋 田勇,四川人,20岁,2002年来大连打工。2005年春天,在一次体检中意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个背井离乡出外谋生的年轻人无法承受。此时,一位好心的大连人站到了他的身边,给他鼓励,给他帮助。这个和田勇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大连人叫史桂荣,田勇称她“史姨”。 不久,关心田勇的人中又多了一位老人,他就是“史姨”的老公公刘老。刘老也是位癌症病人,但他却经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关心、帮助、鼓励田勇与病魔作斗争。好心阿姨带给他生的信心 2002年,刚到大连机床集团金园机器有限公司打工的田勇,认识了当时也在车间工作的史桂荣。“刚认识史姨的时候,就觉得她是个好人,帮了我很多忙。”田勇告诉记者,之后3年时间,田勇和史桂荣相处很好,史桂荣还时不时叫田勇去她家吃饭。 2005年3月,田勇在一次体检中,意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当时陪同田勇一起去医院进行检查的就是史桂荣。得知田勇患病,史桂荣心里非常着急:“一方面要瞒着他,一方面还要想办法帮他治病,心里真不是滋味。” 尽管亲戚朋友都尽力瞒着田勇,可田勇还是得知了自己的病情,由于经受不了打击,他对生存失去了信心。一天早晨,史桂荣忽然接到田勇母亲打来的电话。“当时我一听说田勇出事了,连早饭都没吃,就赶到医院。”原来,田勇想要放弃治疗,竟开始绝食。看到这个情形,史桂荣非常难过,耐心地开导田勇。“史姨跟我说,要是我放弃治疗会对不起所有爱我的人,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她。” 昨日记者采访时,田勇看着坐在病床前满脸憔悴的史桂荣,泪水不由得流了下来。他说:“是史姨让我重新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我留恋的人,为了他们我也要活下去。”史姨的一颗心分成两半 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干细胞移植,4月,田勇的姐姐从成都赶到大连做配型检测,以挽救田勇年轻的生命。

  “他们都是外地人,我不帮忙他们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史桂荣带着姐弟俩去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做血液检测,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作为联系方式。3天以后,史桂荣接到中心的电话。“当血液室的大夫告诉我配型成功时,我特别兴奋。”史桂荣高兴得给了血液室大夫一拳。 史桂荣每天为田勇的治疗忙碌,田勇看在眼里,热在心头,然而他不知道,史姨的老公公刘老竟是位胃癌患者,患病3年。为了帮助田勇,史桂荣不得不减少照顾老人的时间。“那段时间我忙得不可开交,只能偶尔去看看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史桂荣对此颇感内疚。 配型成功后仅5天,田勇突然病情加重,被送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抢救,心急如焚的史桂荣一直等在9楼病房外面。就在这个时候,史桂荣的老公公正在8楼进行化疗。“我当时知道老人就在楼下做化疗,可我实在是脱不开身。”直到田勇脱离了危险,史桂荣才到8楼看老人。“我一直很惭愧,觉得对不起老人,不过,老人很理解我。”刘老不但一点不怪罪儿媳妇,而且还告诉儿媳妇尽量多照顾田勇。他说:“我的病情还算稳定,孩子可还没有过危险期。”老人一句理解的话语,让史桂荣流下了眼泪。更多大连人伸出援手 为了鼓励田勇和病魔斗争下去,刘老从家中找出了10多本励志书,给田勇打气;每个周末,刘老都会打电话询问田勇治疗的进展情况。儿女们给刘老买的营养品,他总要想着让史桂荣给“小田”带去一份。“因为我得了癌症,所以我能理解小田的心情,我就是想把自己和癌症的‘斗争经验’告诉小田,让他树立起活下去的信心。” 虽然干细胞已经配型成功了,可是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为了给孩子治病,我们把家里的房子都抵押贷款了,又想尽一切办法借钱。现在才凑到8万元,刚刚够一半。”田勇的母亲告诉记者。在几乎陷入绝望时,大连机床集团金园机器有限公司的职工和领导,向田勇这个外来的临时工伸出了援手。4月17日,该公司的王书记把3万余元爱心捐款送到田勇的病床前。“职工们被史桂荣和刘老的热情、无私感动了。一个身患癌症的老人,在和病魔斗争之时,还想着和自己同病相怜的陌生人,这是多么难得!” 据了解,目前田勇家人正在努力凑足干细胞移植所需的差额。如果资金准备足了,田勇随时可以接受干细胞移植手术。图片说明:在田勇(左)的心中,史姨(右)是像母亲一样的亲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