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封山禁牧势在必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03:21 山西日报

  2000年以来,我省生态建设的投资已超过100多亿元,实现新造林2500多万亩,全省90%的黄土高坡与丘陵沟壑开始变绿了。然而全省同期羊的饲养量超过1800多万只,年增长幅度达1.4%。由此而导致的林牧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巩固林业和生态建设成果———

  为什么要封山禁牧?

  这要从我省的省情说起,首先是2000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6大林业和生态建设工程,国家和省拿出100多亿元建设“绿色山西”,全省已完成造林2500多万亩,每年仍将完成新造林500万亩以上。为巩固造林成果,仅退耕还林一项国家每年补助资金达10亿多元。建设“绿色山西”需要实施封山禁牧。其次是造林绿化速度越快,幼林管护难度越大。特别是封山禁牧不力,牛羊为害严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吕梁山一带绒山羊拥有量曾达到300多万只,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水土流失占国土面积的80%。应该说,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封山禁牧。三是封山禁牧各自为政,此禁彼放步调不一。近年来,我省也有个别市县出台过封山禁牧令,但是,目前全省实施封山禁牧的县区有60余个,其中全面封禁的只有20个,而封山禁牧县与不封山禁牧县之间存在着你封我不封,故难以形成封山禁牧的整体效果。所以说,封山禁牧不能此禁彼放,而需要全面封禁。

  封山禁牧难在何处?

  封山禁牧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植被恢复和森林保护培育形式,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受到广泛重视。我省各地对国家“以粮换林”政策应该说高度重视,相继制定出台了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的决定或通告。但从各地封山禁牧的现状看,总的态势是发展不平衡,局部好于整体,问题胜过成绩。11个市级政府中,只有3个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其他8个市对这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县级政府中特别是退耕还林县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严格执行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意见,仍在继续沿袭传统落后的放牧习惯,危及生态安全。其表现为:一是封山禁牧态度不坚决。7月上旬记者在偏关、神池、五寨、大同、天镇等县的林区或退耕还林工程区看到,少则百余只多则二三百只不等的羊群随处可见。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神池县、五寨县常年仍有二三十万只山羊在丘陵沟壑啃树啃绿。二是封山禁牧阻力不小。在已实行封山禁牧的县封禁反弹严重。如方山县封山禁牧就走过这样一个阶段,2001年到2003年县政府从工程区禁牧到工程区直径5公里范围禁牧再到全面禁牧,结果是全县山羊养殖数量从12万只下降到1万多只,但到2004年上半年禁牧有所动摇,县里又出台允许划分牧坡的政策,从全面禁牧上倒退了一步,下半年养羊数量达到4万多只,仅马坊镇就由2003年的5000多只增加到1.5万多只,林牧矛盾一度相当突出,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三是封禁不彻底,半禁半牧,半圈半放。许多封山禁牧搞得好的县在禁牧之初采取的大都是这种形式,只规定在现有林地、林业重点工程区或在工程区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实行禁牧,由于不便操作,封禁效果很差。在加上不少县领导干部对封禁的思想认识不一,使封山禁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四是由于周边省区出台封山禁牧的规定,致使与外省区接壤的市县成了外省牛羊的“避风港”。一大批“亲戚羊”、低价羊纷纷落户我省,据省畜牧部门统计,2004年全省羊饲养量达到1831.76万只,比上年增加25万只。如去年大同县周士庄等乡的农民擅自接受来自内蒙古巴盟的一养羊大户寄养的1000多只山羊,因该县只在工程区禁牧,对寄养这一现象难以处理。长此下去必将影响我省生态建设的长远发展。

  如何才能封山禁牧?

  依照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第55条规定:“退耕还林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等措施,保护退耕还林成果。”我省应以省人大、省政府的名义发布封山禁牧令或相关的规定。据了解,我省周边的河北、陕西、内蒙古以及宁夏、青海等省区均制定出台了封山禁牧的意见或规定。特别是与我省交界的河北省2002年就发布了《河北省关于家畜禁止放牧实行圈养的暂行规定》,陕西省政府2003年3月10日颁布了《关于实行封山禁牧的命令》,而畜牧大区的内蒙古在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的同时就实行了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封山禁牧、舍饲圈养是符合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羊的放养为例,据临汾市林业局的调查,实行封禁后未成林的林地保存率由30%至60%提高到了60%至98%。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现有生态已承载不起传统意义上的游牧生产。生态脆弱之地除坡耕地外,绝大多数是由于过牧而形成的植被稀少的荒山荒坡。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省有600多万亩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但缺绿少树的荒山秃岭还有3000多万亩。如果继续允许放牧,生态植被将损失殆尽,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劣。相反,通过封山禁牧可以极快地恢复生态。而且舍饲养殖有利于提升畜牧业的发展层次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封山禁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山区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广大干部群众逐步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基层农村群众普遍认为封山禁牧与舍饲养殖势在必行。因此,我省应尽快实施封山禁牧,同时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出台相关条例,以地方性法规保障和规范生态建设及畜牧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报记者李久标 本报通讯员黄守孝 刘增光(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赵芳)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