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那些逝去的民间童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07:28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我是一个爱看历史书的人,可以说,在以往贫瘠的文化环境中,历史书籍给了我不少的滋养。对此我很感念。但是最近十多年来,我开始有些怀疑纸面的历史了。因为我亲身经历的一些时代,在成为历史之后,它在纸面上呈现的状态,与我的所见所闻竟然大不相同。我想,还是自己的感知更可靠一些吧。

  我本人在六十年代前期看过大量的古装戏曲及戏曲电影,还看过话剧《雷雨》、《武
则天》、《钗头凤》、《蔡文姬》。那时,外国电影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些,比如根据著名小说改编的《圣彼得的伞》、《海蒂》,都是感人泪下的人道主义杰作。就古典主义文化而言,那时的文化氛围不能说很薄弱,关键是看你去不去注意。

  我最为怀念的是那些民间文化带来的童趣。那时街头有小贩,无人禁止。他们常常拿一些民间玩具来卖,吸引小孩子掏钱。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可爱的小泥人。那时的小泥人都是做成带哨子的,吹起来声音很尖锐,外观是小鸡、小羊等等,都涂了彩色,模样很拙朴。还有印刷不算太精致的古代人物头像,一张大卡片有很多圆圈,一个圆圈里一个人。有《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里的人物。一张纸板上,总有三十几个人像吧,可以剪下来玩。卖一毛钱一大张,很受小男孩欢迎。

  小贩们还常常卖一些木制的兵器,刀枪箭戟,刷了银粉和彩饰,很威武。那时的男孩都不大爱玩现代兵器,因为广播里在热播评书《说岳全传》和《隋唐演义》,所以古代兵器更走红。此外还有纸风车、手工游戏卡片、不倒翁、布老虎……这些东西若放到今天,已经完全不能和宫崎骏的动漫相抗衡了,也不会有孩子们去注意,可是,这都是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

  我现在想,当时制作和贩卖这些小玩意的人,是些什么人呢?估计是城市的无业贫民和郊区的农民。那些印刷粗糙的画片,可能就是所谓乡镇企业的产品吧。

  那些土里土气的儿童玩具,给当年的孩子带来的乐趣不可低估,它完全可以与商店里的正规玩具相比美。小贩们的摊子前,一到放学永远热闹。那时的孩子,也会省下一点点买点心的钱,来买心爱的民间玩具。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些民间玩具和民间小贩统统在一夜之间绝迹了。后来小贩又有了,民间玩具却没有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成人,趣味已经完全欧美化。这的确是进步,任何向后看的怀旧都是落伍的。然而我不能不想到,在我们的历史上有一个建立过北魏政权的鲜卑族,它曾是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由于汉化得太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全部文化,以至于后来完全消失掉了。

  我想,穿有民间特色服装的人少了,而民间节日的氛围也在渐渐淡化。所余下的能称得上有民间印记的东西,除了筷子、菜肴和方块字之外,还有什么呢?我们的审美,我们的艺术欣赏,我们的服饰追求,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的人际关系准则,全部都已经开始西化了,那么我们是谁,我们将到哪里去,我们的过去会不会彻底消失掉?(清秋子)

  作者:清秋子

  (来源:南国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