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山岗上绵延着千余座劳工坟 (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07:54 黑龙江日报
山岗上绵延着千余座劳工坟(组图)
幸存劳工李广文讲述日本鬼子的残忍。
山岗上绵延着千余座劳工坟(组图)
  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劳工坟”。

  在东宁县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东北1.5公里处的山岗上,整齐地排列着一千多个大小坟包,这些坟没有墓碑,没有棺木,只被浅浅地覆盖了40厘米左右的黑土,这就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劳工坟”。

  近日,“胜利之旅”报道组驱车来到了这里。

  劳工坟坐落在两山之间一段较为平坦的地段上,东侧是一片耕地,西侧是一条日伪时期修筑的宽约两米的战壕,南、北两侧是人造松树林。经过六十多年的风吹雨淋和开荒放牧,有些坟包已渐渐被削平,轮廓模糊,但仍有500多个坟包清晰可辨。1999年1月,省政府将这里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说明。

  为我们引路的东宁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玺阳介绍说:“1994年9月,东北烈士纪念馆和省考古研究所对劳工坟进行过挖掘,出土18具劳工尸骨,有仰卧的、有侧卧的、有俯卧的、有蜷腿的,其中四具尸骨的小腿被齐刷刷断掉。据当年的劳工证实,这是逃跑的劳工被抓回去用锯给锯断的,也有冻伤后被截肢的。专家从牙齿上分析,这些劳工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下。在所有被挖掘的坟中,仅发现了伪满一角面值的硬币三枚,一个铁顶针和几枚衣扣。从这些情况可以判断,当年的劳工从平时生活到死亡是极其悲惨的。”

  随后,记者找到了位于三岔口镇幸福村的幸存劳工李广文的家。今年83岁的李广文老人回忆说:“我15岁那年,曾经在要塞外围的马车队里当劳工,主要是给各山头上的阵地送给养。当时我们队里有个老石头(姓石的劳工),会说几句苏联话。有一次鬼子抓了个苏联兵,他去当翻译,事后鬼子问他,在苏联呆过几年?他说年头不少了。鬼子二话不说,就把他扔到狼狗圈里。那里有几十只狼狗啊,一会儿就把人吃没了。”

  老人哽咽着说:“我们这些人还算是好的,最苦的是那些修筑要塞的人,他们没日没夜地干,一顿饭就给两个小窝窝头,饿得直打晃。有不少劳工穿着麻袋片子和洋灰袋子,死后也没人理。那些战俘劳工就更惨了,干活的时候在四周插着小旗,日本兵在外面架枪看守,谁出线就开枪打死,稍有反抗的就被扔到狼狗圈里……”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时期日本关东军先后征用了17万劳工修筑东宁要塞,除极少数生还外,绝大多数都被残害致死集中埋葬。

  东宁劳工坟是日本侵略者奴役残害中国劳工的一个缩影,而埋葬在这里的,只是修筑老城子沟一带浅表性军用设施和为日军提供后方军需的劳工,那些在深山密林中修筑秘密军事工事后被血腥屠杀的大批劳工葬身何处?至今还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一个谜。

  (黑龙江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