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生迷恋网络同居 专家称存在深层素质缺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08:00 扬子晚报

  本报讯 今年南京高校暑假期间有三成大学生因为各种因素留校,而记者昨天在走访一些高校宿舍时发现,不少留校学生都在玩“网络同居”的游戏,没日没夜地在网上“过家家”。据有关部门调查,现在颇有人气的网络“同居”者中,六成以上是在校大学生。专家认为,这些学生对于“同居”游戏的迷恋体现了学校和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 南京某高校艺术学院三年级学生小赵告诉记者,自己经同学介绍加入“网上同居”已有3个月,换了好几个同居男友,现在这个就在南京。记者问他们有没有见面的意愿,孰料小赵说自己已有男朋友
了,而且男朋友也在玩“同居”,两人互不干涉,也没有分手的打算,网上“同居”只是一种生活调剂。南大学生小李则告诉记者,平时学习压力太大,找个网络“同居”女友只是为了缓解压力,无聊时解闷。如今他跟女友已经“结婚”,即将有“小宝宝”了,两人还一同“装修”了新房,暑假没回家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家里没电脑,上不了网。 记者在一家“同居”网站内看到,一个网民淡淡蓝星正在讨论区里征求七夕情人节伴侣,同居者还可以领结婚证、装修新房、选择婴儿用品等。一位说:“在这里,现实中脾气暴躁的他可以像谦谦君子般照顾‘妻子’;连蛋炒饭都不会做的她可以是一个最辛劳贤惠的‘妻子’。网络中,人的个性可以由自己任意安排,无需承担任何责任——这真是非常危险而刺激的事!”

  对于大学生迷恋虚拟同居现象,一些教育者非常担忧。南大社科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巨大的升学、就业压力使部分学生心理负荷过重,他们选择“避世主义”,加上很多独生子女不善于人际交流,只能通过“网络同居”来找到心灵伴侣,释放情感,这是“网络同居”被追捧的原因之一。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这种不负责任的“同居”不但体现了这些大学生深层素质的缺陷,也容易扭曲人格。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过“网络同居”生活的人数已达10万人之众,其中大学生居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和学校必须给予孩子适当的心理引导和辅助,鼓励并组织学生适当扩大交往面;培养竞争型心理素质;多与自己信任的人交流等等。同时应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年轻人牢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李军 易婷婷 徐晓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