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建设和谐社区 柳州鱼峰区云屏社区零上访背后故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7:16 新桂网
  新桂网-南国今报见习记者胡康嘉 通讯员帅林成
建设和谐社区柳州鱼峰区云屏社区零上访背后故事(图)
  尽管社区事物琐碎繁杂,但热忱的社区工作人员以百般耐心,尽力为居民排忧解难。记者唐绍怡摄

  大至生老病死、就业谋生,小到针头线脑、邻里纷争,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矛盾,有纠纷。拥有800多个下岗困难家庭的企业密集型社区——柳州市鱼峰区云屏社区也不例外。但令人赞叹的是,这个社区自2002年成立以来,从未有一例上访事件。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他们有何招数?记者日前走进该社区,去探究“零上访”背后的奥妙。

  寻常巷陌,寻常办公室。云屏社区办公室的几位大婶大姐一谈到自己,就嗫嚅不知所语,面对记者只会说:“喝水!喝水牎”在记者的一路追问下,她们终于开腔了,慢慢渐入佳境,后来越谈越兴奋,止也止不住。社区平日这么多纠纷,这些被称为“小巷总理”的社区干部只要有一次处理不慎,就不会有如此完满的亮点——零上访率。那么,平常在处理纠纷时,她们又是怎样去做工作的呢?

  “娘家人”绝路伸援手

  去年年底的一天下班时分,社区办公室冲进来一个四十七八岁的汉子,尘土满脸,头发凌乱,眼睛布满血丝,右手提着一个破旧的箱子,像是露宿街头的流浪汉。社区委员谢丽萍还没反应过来,那人已经叫道:“大姐们,帮帮我吧!”主任巫云华、副主任刘瑛等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走过来,谢丽萍仔细一看,咦,这不是辖区里的陈福生(化名)吗?大家迎上前,忙问怎么回事。陈沙哑地说道:“我活不下去了。”说完,扑通跪下,失声痛哭。

  事情是这样的。云屏社区辖区内有多家破产倒闭企业,陈就是其中一破产企业的工人,因工伤致残,左手只剩下大拇指和食指。其妻子也是倒闭企业的职工。贫贱夫妻百事哀,两人经常吵架,终于有一天,妻子离家走了。为了给女儿交上大学的学费,陈不得不卖掉惟一的住处,从此靠打零工生存,居无定所。他曾到一家医院做护工,每月包吃包住,只能拿一两百元,还要省下一点给女儿。但是岁月不饶人,他的体力逐渐不支,许多繁重的脏活累活干起来十分吃力。于是,他被解雇了,只得提着所有的财产—一个破皮箱,开始流浪。大街是他的床,垃圾箱里找东西吃。在江滨公园露宿几天,又被驱逐。对着滔滔江水,他无数次想一跳了之。但求生的本能压过了自杀的念头。在绝望中,他想到最后一个去处——云屏社区。

  众人连忙扶起陈,看到他用残掌擦着眼睛,大家的眼泪也禁不住刷刷地流下来。大家纷纷掏腰包,筹了300元给他。接着,巫云华立即打电话给鱼峰区民政局局长江涛,反映情况。江涛一听,当天就批了“特事特办”的条子,让陈当月就能领到低保。此后,社区的工作人员经常借钱给他度难关,他也很守信,都按时还。曾有居民好心劝她们:“像这样的人,你们还敢几百几百地借钱给他,不怕他不还吗?”社区工作人员一笑了之。后来,陈在社区的帮助下,自谋职业,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巫云华说:“一个人可以不是单位人,不是学校人,但他生活在社区里,一定是社区人。社区是老百姓的娘家,是老百姓最后的归宿。如果一个人走投无路时,还能想到社区,说明对这个社会还抱有希望。但如果这时社区不理他,冷落他,这个人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或犯罪,或自杀。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就产生了。所以,社会要和谐,社区居委会的调解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以情动人平息纷争

  今年春节前夕,云屏社区像往年一样忙得不可开交。这天,来了七八个气势汹汹的中年人。巫云华抬头一看,来者不善呐,她只好停下手中的工作,招呼他们坐下。可对方不理,一行人直挺挺地站着。巫云华要给众人倒水,领头的汉子手一挥,瓮声瓮气地说:“不用。我们不是来喝水的。我问你,今年的困难补助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不发?”这是一家倒闭企业的职工,该企业在今年春节前正式划归社区管理。以往过年,每家都能领到企业发放的150元困难补助,可现在,年关将近,钱连影子都没见。职工们于是都认为是社区“吞”了钱,便自发上门“追讨”来了,拿不到钱就准备向上反映。

  巫云华一听,连忙解释说:“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是,第一你们的企业没有拨款让社区转发;第二社区不是营利性的单位,没钱发给居民;第三如果真的申请到补贴,也要先给最困难的居民。”领头者质问道:“难道我们还不是最困难的人?还有比我们困难的?”于是众人七嘴八舌议论自己生活多么艰苦。

  巫云华一点不动气,轻声说:“你们认为自己困难,其实有更困难的。如果不信,我可以带大家走走,眼见为实。”一群汉子态度很强硬,忿忿地跟在巫云华后面。

  第一家是白云路东一巷的叶大爷家。叶85岁了,妻子重病在床,子女都下岗。家里最奢侈的物品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图像布满雪花点,声音杂乱。叶前几年还嚷着自己老当益壮,要开残疾车搭客,增加收入。社区委员谢丽萍劝他说:“叶大爷,就算你真的宝刀不老,可以搭客,但看你白发白须,谁还敢坐你的车呢?”大爷想想,也就放弃了。叶白胡子飘飘,看到大家来看望他,不明就里,十分高兴。从叶家出来,那些职工的面色缓和了。

  接着来到陈柳家。陈柳一家的开支就靠他在菜市卖点小菜来维持,爱人也是长年卧病在床,孩子读初中。家里穷到只有两张凳子,多来一个客人,陈柳或小孩就要坐地上。众人塞满了小屋,站都没地方站,有些人只好站到厕所里,可一进去就出来了,因为他们发现,这家厕所的墙比农村的厕所还要黑。

  出了陈家,众人沉默。巫云华说:“我还可以继续带大家看。这样的例子还多着呢!他们的困难我们正在努力解决。”领头的缓缓地说道:“我们信了。错怪社区的同志,真对不起!”说完,大家低下头,转身回家了。

  和风细雨化解冲突

  邻里间发生的每一件事,当事人都当成头等大事。如果不管,小事变大;管得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家住白云路东一巷的张阿婆是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平时惟一的爱好就是种几盆花花草草。每天,二楼的浇花水就滴到一楼王大爷家,王很恼火。今年6月间,两邻居发生了龃龉。

  王大爷向张阿婆提意见,张不听,坚持认为自己没错。社区委员谢丽萍也到张家几次,建议她浇花时用托盘,但人老了,可能手脚不太听使唤,浇花水照淋不误。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王找来竹竿,踩在凳子上,“咚咚咚”捅破了二楼那两个滴滴答答的花盆。张回家,发现心爱的花摔成一滩烂泥,当即骂醒王,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张回到家,越想越气,吃不下饭。第二天,她打电话到云屏社区,叫工作人员接她到社区告状。社区干部把她接到社区办公室。张指名要找主任巫云华受理此事,对别人信不过。不想巫正好在外开会。张很执著地等了一个上午。她倒没事,社区干部可吃力了,搀扶老人上厕所,喝水,擦汗,忙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巫云华回来了,张告完状,走前交待:“以后社区派人去我家,要那个年轻的,不要那个嗓门大的。”原来阿婆喜欢别人说话细声细气,慢条斯理,不喜欢高声喧哗。谢丽萍说话很斯文,阿婆听着很受用。

  因为社区副主任刘瑛也种有花,可能和二老有共同语言,所以此事由她出面。

  王大爷这回拗上劲了,气得胡子一翘一翘的,再三声明,死活不赔。

  刘瑛没法,只好端着自家开得正艳的两大盆花,送到张老太家。张一听说是一楼赔的,找茬说:“这两盆不是我原来那两盆了,不算。”刘瑛一听,赔笑说:“可不可以用20元来代替?”张不肯,坚持要原来的两个花盆。

  刘瑛笑眯眯的,转换话题道:“阿婆种的花好漂亮啊!有什么秘诀?”张阿婆一听,顿时心花怒放,十分得意地给刘介绍起来。

  刘瑛听得很有味道,时不时附和两句。一场话下来,取得了阿婆的信任。刘瑛看时机成熟,便说:“阿婆种花这么有经验,可惜没有太多用武之地。王大爷赔的花盆,比你的都大,正好可以种一大盆鲜花。过不多久,我们大家来找阿婆家,一看哪家花最靓,哪家就是阿婆家啦。”接着又夸两个花盆有多好,刻着花纹,美观大方;质地密实,百摔不坏;色泽朴素,瞅着顺眼……最后让老太太终于想通了:“看在大闺女你的面上,就饶了王老头一回吧。”一波才平,一波又起。贾妈又来哭诉。

  她也是社区十分著名的“老大难”之一。70多岁独居的贾妈患了老年痴呆后,整天投诉楼下一个30岁的小伙子,说他施展法术穿墙破壁偷她的内裤,说得有板有眼。楼下小伙子还没结婚,名誉受损,倒不和老人家计较。但贾妈越演越烈,打击范围逐渐扩大,最后连管街民警都包括在内。

  主任巫云华只好劝她加把锁。可贾妈老糊涂了,每次都打不开门。刚开始,巫还以为她把钥匙弄丢了,便叫人砸锁开门,自己掏钱给她重新配锁。在砸了4次门后,才发现贾妈每次开门都用错钥匙。

  巫征得老人同意,在社区留了一把大门钥匙,以防贾妈打不开时,社区干事可以上门帮忙。

  一次贾妈又开不了门,巫云华领她到家门口,用钥匙一插锁,门咔嚓就开了。巫云华说:“看看,明明就是你用错钥匙,不是有人施法术。”贾妈很委屈地小声辩解:“这个法术只针对我,不对你。”巫想了一个办法,把贾妈所有的钥匙和锁都编好号,方便她开门。这下,贾妈高兴了。

  很多时候,这些社区干部就处在不断地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全心全意地投入,寻求各种方式。他们认为,和谐社区绝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区,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区。只有把群众的各种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一线,解决在萌芽状态,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胡康嘉 帅林成

  (来源:新桂网-南国今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