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牙齿泄露"天机" 科学家再现早期人类日常饮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13:28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想知道生活在几百万年前的早期人类都吃些什么?通过研究他们的牙齿或许就能得出结论!日前,美国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显微镜分析技术,弄清了生活在现今南非地区的两种已经灭绝的早期人类的日常食物。

  牙齿磨损泄露“天机”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8月3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的技术包括对牙齿表面进行极为仔细的扫描,这一技术可以揭示早期人类都以什么为食。研究人员表示,弄清楚已经灭绝的早期人类的日常饮食有助于更加清楚地了解人类进化史。

  科学家研究了两种早期人类,他们分别是非洲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africanus)和傍人“罗百氏”(nthropusrobustus)。前者生活在大约300万年前的非洲南部;而后者晚了大约100万年,也生活在相同的区域。

  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早期人类的饮食结构相似,尽管在非洲南方古猿的食物中,有韧性,不易咬动的食物可能占的比重更大;而傍人“罗百氏”可能吃脆的食物更多一些,比如植物的种子等。

  他们发现,在这两种早期人类的日常食物当中,关键的差别就是,在食物缺乏的时候,他们各自是如何调整自身饮食的。美国阿肯色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研究人员之一彼得·昂加尔表示,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这两种早期人类吃的食物都差不多;但在危急状态下,他们会以大不相同的食物为生,尽管这些食物并不是他们特别喜欢的。

  请来高科技和动物帮忙

  科学家利用牙齿微磨损分析研究了牙齿表面,这种新的研究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三维视觉效果。这一技术可测量出一个表面上数万个点的高度,从而得到被测物体表面的全部结构。

  研究者之一、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教授克里斯多佛·布朗对此表示,观察得越近,发现的细节也就越多,更大的区域也就显示出来了。

  在研究当中,科学家首次检查了现在的卷尾猴和其它一些猴子的牙齿,以辨别由水果、种子和其它植物在它们牙齿上留下的痕迹。通过了解猴子的饮食结构,研究人员将几种食物与不同的牙齿磨损图案对应在了一起。

  昂加尔解释说:“我们通过现有的物种和已知的食物来了解他们牙齿的微磨损图案有什么不同。当我们得知某种磨损图案和某些食物之间存在关联时,我们就能推断出那些牙齿化石上遗留下来的痕迹是由何种食物造成的了。”

  科学家锁定两种早期人类

  而后,研究人员就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两种已经灭绝的早期人种上。非洲南方古猿生活在大约230万至300万年前南非的史德克芳登山谷(SterkfonteinValley)。那个时候,该地区的植被可能比现在更加密集,非洲南方古猿可能在树上消磨他们的一部分时间。而傍人“罗百氏”则在稍晚的时期——180万年至150万年之前,居住在同一地点,但当时的地貌情况已经变得更为开阔。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种早期人类的牙齿和头骨呈现出戏剧性的不同:非洲南方古猿拥有更小的臼齿;而傍人“罗百氏”则有一个更大的下颚骨和更大的牙齿,或许还有更为强劲有力的咀嚼肌。

  这项由昂加尔、布朗和其他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非洲南方古猿可能会食用更多的柔软和有韧性的食物;而傍人“罗百氏”则食用的坚硬和较脆的食物多一些。

  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原始人类在牙齿的微磨损上具有相似之处,因而他们的食物也应该大致相同。昂加尔说:“开始的时候,我们确实感到非常吃惊,这说明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两种原始人类)是在食用类似的食物。”

  昂加尔说,在食物充足的时候,这两种原始人类可能都喜欢吃便于食用且富含能量的食物,比如各种水果。这种类似的现象可以在现在生活于同一地理区域的黑猩猩和大猩猩身上看到。这也是人们所说的同域动物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候会分享食物资源,然而在食物不足的时候,它们的食物就会变得大不相同。在这个时候,大猩猩就会以更加有韧性的食物为生,比如树叶和植物的茎干等,他们的牙齿和体内的脏器允许它们这样做。而重现早期人类的饮食对了解人类进化谱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在线独家资讯王高山)(来源:国际在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