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修缮别忘草头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11:03 生活报

  英雄几留名,多誉浩气存。有报道称,哈市民政部门今年已投入80万元,对市属的57处烈士纪念建筑进行修缮。对此,笔者心中既喜且忧。喜的是众所周知的烈士形象会越来越高大,忧的是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烈士草头碑尚立在荒园中。

  我的童年是在哈市的一个外县度过的,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领略“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滋味。县里有一处烈士陵园,处在一个荒坡下,园内的荒草密密麻麻地包围着烈士的陵墓
。每回祭扫的头一桩事,就是拔除碑旁的芜草,给烈士墓碑“理发”。那个烈士陵园里没有塑像,很多的墓碑甚至连个全名都没有。

  一晃将近30年,那个烈士陵园却深深地刻在记忆中,那些碑都是泛黑的石头,后面是一包黄土,上面还长满了青草。说句实在话,这些年也曾多次路过那里,看到平时生锈的铁门还是紧锁着,惟一不同的是墓与墓之间的小道铺上了步道板。附近倒是新修了公民墓园,崭新的墓碑和石砌的墓穴比这些草头碑好看得多。

  有多少为美好理想献身的烈士们,建功立业的英雄们在这样寂寞地长眠呢?笔者曾在大兴安岭的一个林业局,看到过一处颇壮观的烈士纪念碑,上面不乏“柱子”、“石头”这样的称谓。这些烈士也没有留下大名,曾几何时甚至是一个墓碑一包黄土也没有,若不是幸存的战友想起他们,战友们又是开国功臣,他们也许至今难有一个草头碑。

  城市里开放公园的英雄墓碑有不少,很多都在修缮。人们熟悉这些高大形象,提起新中国的建立和革命历史也往往不忘说上他们一句,但真正心怀敬仰并专程来祭奠的却并不多。乞丐睡在赵一曼墓下,墓座上涂满“××到此一游”的留言,说白了,烈士纪念建筑多成了摆设和景观。

  其实,根本不用归咎于管理不善,或是缺少维护。多少年来我们都在开发和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可步伐总是迈在那几个点上,强调主题性和标志性,却忽略了通俗性。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英雄,以他们还陌生的“面孔”,激起趋于平淡的心态。

  草头碑里注示的,是更多的传统故事,更多的传奇人生,更多的教育资源。为什么不让这些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一切的无闻或无名英雄,也换换新颜呢?如果坚持给烈士纪念建筑套上“名人资格”,对那些一样一腔热血和浩气的草头烈士,会造成永久的埋没,对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也是一种“供血不足”。(生活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