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多年 忘不了老师母亲般的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03:42 成都日报

  连日来,本报“感谢”系列报道在广大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在成长道路上得到过帮助的人纷纷打进党报热线,表达感激之情。昨日,家住彭州的兰琼女士拨通党报热线962211:“20多年了,我依然忘不了应老师给我的母亲般的温暖!我想对老师说一声,谢谢你!”昨日,记者赶往彭州,倾听了兰女士与她的老师应启娟的动人故事。

  在老师家第一次吃蘑菇

  兰琼说,1970年,两岁时她随父亲来成都,后来在张家巷小学上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看上去挺亲切的”。由于母亲不在身边,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师便一下子“俘获”了她的心,“应老师经常被评为优秀老师,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她那颗无私的心。”兰琼的思绪飘回到20年前,“一到周末,应老师就把我和另外几个从外地来的同学带到家里去玩,给我们做一些好吃的。”兰琼还记得自己生平第一次吃蘑菇就是在应老师家中,“那天,应老师又把我们带回了家,一进屋,就闻到了难以抗拒的香味……吃过以后才知道那就是蘑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好好吃哦!”兰琼说,在她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应老师给予了她母亲般的温暖,她永远难忘。

  老师给我做了一件衣服

  四年级的暑假,兰琼回到了乡下,“谈到应老师的好,我妈妈也很感动,让我给应老师带去了几斤自己榨的菜油。”兰琼还记得,应老师对自己的“礼物”很惊讶,最后实在无法拒绝才勉强收下,“过了两天,应老师上街扯了一块布给我做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我穿上衣服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幸福。”兰琼对记者说,那件衣服她穿了很多年,一直舍不得丢,“那是我一辈子最珍贵的礼物!”对老师,兰琼有道不完的感谢,“她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可能是我成绩比较好吧,在升初中之前她还主动提出来给我辅导,应老师真的是我要一生感激的人。”

  我至今还受老师的影响

  说起过去的往事,兰琼一直处于激动之中。遗憾的是,最后一次见到应老师时,是读初中的时候,后来就没有了应老师的消息。“20年来,我常常想起应老师,想起她给我的母爱,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看她,亲口对她说一声‘谢谢’。”

  兰琼说,受应老师的影响,她小时候就有当老师的愿望,“虽然没实现,但老师‘不图回报’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尽量给人帮助,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

  本报记者 陈兆平

  记者手记

  学会感谢

  在全民中普及感谢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是重要的一课。“感谢”系列报道今天就告一段落,但愿你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

  惟有感谢,才能遏制无度的物质欲望,才能提升你的精神境界,才能端正你的心态。学会感谢,能使你每天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多一份快乐!学会感谢,能让你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感谢的过程中,你才能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因此,“感谢”是你的一面镜子,她能让你看见未来的人生道路。

  新闻链接

  “学会感恩”写进中学生守则

  8月3日,“学会感恩”成了上海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新版本上海市《中学生守则》正式颁布,一度在试行版本中“消失”的“勤俭节约”又重新回来了。同时颁布的还有新的《小学生守则》。

  与试行版和旧版中学生守则相比,新版首次提出学生要“学会感恩”。上海市教委德育处有关负责人解释,根据目前绝大多数学生为独身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这一特点,强调要让他们学会对自己拥有享受的一切抱有感激之情非常重要。

  “学会感恩就是学会被爱。”上海大境中学的十佳班主任周菁老师表示,很多家长任劳任怨却只是盲目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的道德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孩子的冷漠与自私。现在把“学会感恩”放入学生守则里,可以给部分老师和家长一些警醒。(来源:成都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