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百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危险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10:1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我了解,目前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3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CBD。”在日前举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座谈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一些地方在规划修编过程中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标准提出了严厉批评(据7月29日《广东建设报》报道)。

  众所周知,世界上大家公认的的国际化大都市只有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城市。而我国这么一个城市数量总共才600多个、城市化水平尚不到40%的发展中国
家,居然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目标,不能不让人为这种城市规划狂想曲捏把汗。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我国这么一个人均GDP水平尚很低的家底上建设上百座国际化大都市,不啻于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空想。明知道这样的目标不切实际,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地方政府信誓旦旦地要在自己的城市规划提出这样的设想呢?

  首先,提出国际化大都市可以让一些地方主政者过足面子瘾。在国内很多地方,“国际化大都市”业已成为一顶给城市加冕的皇冠,是一个粉饰城市面子的最佳化妆品。为了显示政绩形象,某些城市的主政者自然是希望自己管理的城市越大越好,越气派越好,越摩登越好。面子上好看了,政绩也就彰显出来了。如果扭曲的政绩评价体系不进行矫正,城市的“狂飙突进”运动就很难平息。其二,城市的规划目标越高,就越能为满足城市的投资饥渴提供便利。城市的定位往往能决定城市的吸引投资的能力。国际化大都市当然是最具感召力的投资地。一些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就难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管自身实力如何,先把“卫星”放出去再说。在激烈的城市投资竞争中,不少城市更是不惜靠制造美丽的泡沫以吸引国内外客商的眼球。其三,城市规划的自由主宰权太大,使得荒唐的目标容易出笼。建设部部长汪光焘直言不讳地指出:“有的城市在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上不切实际,大大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及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标准,随意扩大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有的城市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仍将宽马路、大广场、CBD、会展中心等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长期缺乏硬性的约束,任由个别人说了算的局面不在少数。在这样的决策体制下,贪大求全的规划冲动在所难免。

  片面求大求奢求洋的城市规划,不仅脱离了城市的实际,也使得城市的财政难堪重负。据统计,在全国拖欠的1780亿元工程款中,各地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所拖欠的工程款就高达700亿元。其间有不少就是这些“国际化大都市”的“副产品”。

  城市规划应当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宪法”,应当有足够的权威性。如果听任少数人涂抹,城市规划的约束力就会大打折扣。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过程中,除了要综合官方和学者的意见外,民间的声音不应沉默。对一座城市的总体评价,最有发言权的应当是它的居民。城市的居民或许对自己的城市是否国际化、豪华化并不在意,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城市是否宜居、是否舒适,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一座城市居民的笑脸才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