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产业结构调整富了新宏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2:03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讯(钟学志)“新宏村能有今天,我们能过上好日子,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好支部,有一个好书记!”这是依兰县愚公乡新宏村老百姓的一句肺腑之言。几年来,该村人均收入一直保持15%的速度递增。到去年末,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高于全乡人均收入73元,成为依兰县致富奔小康的一面旗帜。

  在一次党支部扩大会议上,当了24年党支部书记的郭友权深情地说:“我们在庄稼院
里混了几十年,有几个发财的?种植新、奇、特品种才能真正提高收入。否则,难以过上富裕生活。”他把早已琢磨好的几个致富项目合盘托出。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采取六条措施:一是发动党员和群众集资20万元,又引进资金50万元,用村北4公顷良田建了49个大棚,栽植国际名优品牌———美国红提葡萄;二是采取订单方式,投资15万元,建一处150亩的红菇生产基地,专供依兰“泉兴酒业公司”为酿酒原料;三是又引资70万元,栽培美国苹果元葱300亩;四是于去年引资40万元,建了松平木业加工厂,专营细木加工;五是建了吴勤养牛场,3年来销售商品牛近千头;六是鼓励农民养羊,每年存栏都在2000只以上。

  初建葡萄园时,是党支部书记郭友权动员全家拿出仅有的2.8万元,并带动10名委员集资9.2万元。可是还差8万元资金,最后还是郭书记和几名支委求亲靠友把钱凑够了。建成后,村里决定承包管理,开始无人敢于承包,还是郭友权和10几名党员带头,才把49棚葡萄承包下来。

  由于下功夫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使新宏村年年迈大步、年年见成效,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4年纯收入达11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500元。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