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城市化应体现人文关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8:14 红网-湖南日报

  刘剑英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出现某种程度的异化现象,产生了许多病态问题。为了使城市成为“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的理想之地,就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尤其要坚持以人为本,激活人的潜力,促进人的发展。

  关怀市民的物质需要

  无论何时,对于市民而言,生存本能的物质需要是任何时代都回避不了的。饥者得其食,寒者得其衣,自古就是中国民本思想的人伦大义。在经历了把一切正当的物质要求看作是路线、立场问题的扭曲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逐渐进入一个重经济、重实利的年代。追求物质利益,创造物质财富,成为人们正当要求的体现。城市化理应对市民的物质存在给予回应和关切。

  关怀市民的物质需要

  就不能不关注城市建设,因为城市建设是市民物质生活的基础,作为城市活动,理应注重物的层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并着眼于街道、广场、商店、公园、住宅等的发展速度、建设规模等内容。但是城市建设毕竟是人的活动,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把人淹没在物之中。一方面,城市建设要充分反映与市民的物质生活的联系,反映城市建设对于市民的物质存在的意义,由此引起市民对于城市化活动的关注和兴趣,把城市化的内容当做自身物质生存环境和生存内容来看待;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又不能仅停留于物的层面,应向人化的层面、理性的层面提升,贯穿“人的原则”,把市民看作城市建设的主体、动力和目的,展现城市化活动中市民的生命存在、本质力量和历史命运,昭示城市发展的人文内涵。

  关怀市民的精神追求

  尽管城市的外在表现是有形的物质,但是城市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社会设施的聚合体。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我们甚至可以说,城市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向往和追求。

  关注市民的精神追求不能不关注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市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也是城市化水准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未来究竟怎样?取决的因素当然很多,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文化制导。二次大战后,西方一些国家的城市曾经单纯强调以经济增长为本,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积累,导致在许多城市产生人口过度膨胀、土地过度承载、居住条件恶化、文化设施缺少、休闲场所不足、城市犯罪率上升、居民安全感下降等“现代城市病”,许多有钱居民不满城市恶劣的环境,逐步流向郊区或迁至国外,许多城市日趋衰落。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重大变革,往往造成人的信仰的真空和精神的迷茫。为此,城市化过程中应关怀市民的灵魂和价值追求,改善市民的情感生活,完善市民的道德理想,重建市民的精神家园。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不能走“先经济,后文化”的弯路。从发达地区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在更高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一个城市没有文气就没有名气,从而也难以集聚人气和财气。这不仅为上海、大连、杭州等大城市所证明,内陆中等城市常德也体现了这一点。常德历时10年,结合城市防洪大堤建设,修建了长达3公里,被誉为“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诗国长城”的“中国常德诗墙”,并以此为突破口,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文化建设,改善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品位,城市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关怀市民的个体价值

  城市其实就是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需求,同时为了满足需求产生了城市化活动。从人学的观点看,我们关怀市民的物质需要也好,关怀市民的追求也罢,最终都要落脚到关怀市民的个体存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然而,长期以来,有关人文关怀的倡导与实践主要从社会、群体角度出发,重视集群整体的价值取向,在人身上着眼的往往是人们的共同意愿和理想。应该说,这种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且与中国注重社会伦理教化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但同时也使一些人缺少了个性色彩,少见个人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其实,现实中的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每个人都具有丰富性、完整性,人的个性就是具体生存环境和社会的产物,能够折射出生活的斑斓色彩,只有把人当作有血有肉的“这一个”来看待,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如何做到既具备群体关怀意蕴,又不忽视其个体的存在,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化需要做好的答卷。

  城市是由普通市民构成的,无数鲜活的个体,才呈现出完整的社会生活图景和时代画卷。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城市化中关怀市民的个体存在,特别是注重关注城市里的弱势群体、贫困群体,再也不能借口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你张三、李四服务的,也不能借口自己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不是为你外来人员服务的了。实际上,今天的外来人员,明天就可能成为这个城市的居民,我们不能一方面在那里大喊城市化,一方面又在那里人为设置门槛把人拒之城市门外。城市不应拒绝乡村、歧视乡村、排斥乡村,而应该包容乡村、接纳乡村、反哺乡村。(作者系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