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博物馆缘何难觅少年身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7:57 红网-湖南日报

  实习生 杨彬 本报记者 朱永华

  博物馆夏日有点“冷”

  从今年5月1日起,遵照文化部统一规定,全国所有博物馆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开放。这对于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福音。可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
几个月来,前来省博物馆参观游览的学生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以前明显减少了!

  记者来到正在开放的“泛珠三角文物精华展”展馆。这个文物精华展荟萃了泛珠三角区域文博单位收藏的文物精品,可以说件件都是“镇馆之宝”。比如四川有着“汉代第一俑”之称的说唱俑、广东的潮州木雕、福建的脱胎漆器、贵州的杨辉墓仪仗俑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50余件。展览的规模、文物精品集中程度、展览涉及地域之广都是前所未有。这个展览对于青少年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应该是难得的机会。但是,记者在展厅“巡游”一周,偌大的展厅内稚嫩面孔寥寥可数。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最近的几次展览阵势规模都是“轰轰烈烈”,却没有得到青少年学生的强烈反响,感觉有点“冷清”。

  作为全国排名第八的省博物馆设施先进,环境优雅,馆藏文物中马王堆汉墓陈列、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明清书画等皆可谓稀世国宝。如此优秀的博物馆尚且缺少青少年问津,那些馆藏资源、设施条件较差的地市博物馆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说门票是青少年进入博物馆的一道门槛,那么取消了门票,孩子们怎么反而少了?

  “热脸”贴到“冷脸”上

  “事实上,省博物馆在吸引参观群体、特别是吸引青少年方面是作出了诸多努力的。”省博物馆开放管理部刘小豹主任说:“可是现实情况让我们感到迷茫。”

  今年年初,省博物馆主办了一场“秦始皇兵马俑大型国宝文物珍品展”。为了拉近参观者与“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距离,省博物馆进行了赠票活动。开展之时,省博物馆还专门面向中小学生举办了以“观秦俑风采,颂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征文大赛,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自觉地参与进来。为了吸引孩子们,省博物馆也想了不少点子。例如,举行“家庭亲子日”活动,让孩子们和父母一道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工作人员与小学生进行一些互动游戏,加深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为了保证教育效果,博物馆一般都为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安排专人讲解。可是博物馆每次推出的活动前来参加的青少年人数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刘小豹主任还告诉记者:博物馆遭受的不仅仅是观众的冷遇,有一次省博物馆主动找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联合举办一个活动,而且活动由博物馆出经费,出人手。但是得到的回答是“这事不归我们管。”刘小豹苦笑着说:“当时那种感觉真的没法形容,只能说‘热脸’贴到了‘冷脸’上”。

  一个期待中的“文化场”

  是学生们不喜欢看博物馆里的展览吗?显然也不是。

  一位前来观看“泛珠三角精品文物展”的初中女生告诉记者,她已经是第5次来看类似的展览了,而且她身边也有同学对此很感兴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博物馆成为被青少年“遗忘的角落”呢?

  省博物馆有关负责人透露,免费制度优惠了孩子们却“苦”了中间商如旅行社介绍人等等。没有了提成或“奖励”他们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然而,这也仅仅是问题的一个表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博物馆遭受青少年“冷遇”的现象折射出我们这个社会缺乏一个让孩子们接受健康教育的“文化场”。应试教育体制所带来的功利心态使得学校、家长过分强调课本知识以及一些所谓的特长教育,人文教育被忽视,在他们看来,参观博物馆这样的活动,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解几道题重要。看来学校和家长以及我们的教育体制对人才的培养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才是关键。

  刚刚从香港考察回来的刘小豹主任向记者谈到,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良性运行还有赖于制度的保障。香港的教育法规规定:中学教师全年至少要带学生到博物馆接受50个小时以上的教育。一些西方国家还规定: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必须到对应的博物馆进行授课。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青少年接受全面教育确实需要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孩子们要有消费社会教育的能力,这是一个基础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哪怕是免费,边远地区的孩子要来还是要有条件才行。还有教育观念的改变、社会制度的完善、博物馆自身的服务方式改进等等只有形成这样一种综合的“文化场”公共文化教育才能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博物馆才会走出被青少年冷落的尴尬。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