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教育“进城热”,打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3:48 山西日报

  近几年来,虽说我省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城乡教育不公平、教育格局以县城为中心等一些长期积累下的问题。据报道,最近,我省一些地方出现了教育“三热”现象:私立和公办学校进城办学热,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从教热,农村中小学生进城上学热。

  从表面上看,这“三热”现象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强
烈愿望,而且扩大了县城就学的承载能力,带动了县城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新建了不少的学校和宿舍,在某种程度上还给建筑业、装潢业乃至饮食业带来了不小的活力。

  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这“三热”现象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效应。一方面,由于“三热”现象的影响,不少农村学生选择进城上学,虽说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不少,但城乡差距仍较大,要承担子女的学费、食宿费以及交通费,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城乡差别,在教师待遇、办公环境上,城里的条件都比农村要好,受“三热”现象的影响,不少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一些骨干教师,都选择进城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力量。另外,由于大量农村学生的流失和一些教师的调动,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教学楼和教室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现象,教育资源白白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

  可见,这“三热”现象的负面影响是深层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严重影响农村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甚至于我们在缩小城乡差距上所做的一切努力也会随之付诸东流。所以,对目前出现的“三热”现象,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调整教育资源的城乡分配、区域分配和校际分配,给薄弱学校、农村和边远地区一些优惠政策,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方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王早霞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星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