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文明创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3:52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事关城市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大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构建和谐社会是长远性目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其阶段性目标。我们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和途径,努力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积累经验、完善机制。

  一、文明城市的创建标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目标追求。各级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是文明创建活动的领导者、指挥者、设计者、谋划者、协调者、监督者、宣传者,是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的创造主体、建设主体和维护主体。有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建设学习型的党政机关和学习型的干部队伍,规范政务行为,加强勤政高效、运转协调的党政机关建设和以公开、透明、阳光为特征的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及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法制保障。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是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保障。无论是创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还是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无论是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还是妥善解决现阶段创建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突出问题,只有依靠法治才能持续持久且行之有效。同时,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的形成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依托创建平台,形成文明创建推动法治,法治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这种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要抓住机遇,以诚信政府建设带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窗口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能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力,加快人才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聚集,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是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市民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国民教育、科普设施和科普队伍建设,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加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重视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突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本追求。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公共设施和公共交通;加强公共医疗和公共卫生建设,健全社会保障,重视对人口生活质量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人类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更是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发展的屏障、依托。所以,要把城市绿化、废弃物的处理、环境质量作为主要指标,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文明创建过程中,长沙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夯实创建的群众基础,加强文明城区、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单位活动,狠抓文明工地创建和农村文明创建,切实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管理,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城市社会各方面关系也达到了初步和谐。开展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社会,其价值选择和目标追寻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创建文明城市与构建和谐社会各有侧重又互为支持,其实质是一致的。

  二、文明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着重考核“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水平,而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所以说,文明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1.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为和谐社会积累物质基础的过程。培育长沙新的经济生长点和增长点是长沙文明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全市以文明创建为契机,着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加大财政对教育、科技、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城乡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使城市整体功能更加完善。长沙综合竞争力增强了,能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生长点和增长点,促进长沙经济社会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立健全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社会为主体、多渠道融资的长效机制。长沙市委、市政府建立了文明创建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从2003年的450万元增加到2005年1310万元。五年来共筹集文明创建经费近30亿元。今后,各级地方政府要认真执行文化经济政策,逐年增加对文明创建的财政投入;坚持社会融资与引资并举,积极培育发展资本市场,有效利用国外低息贷款;调动各个行业、部门、单位加大文明创建投入的积极性。所有这些都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长沙”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创建文明城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系。文明创建对推进长沙市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办事制度起督促作用;对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委政府依法执政水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提出了新的考验;对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起着巨大的鞭策作用。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每年要召开专题会议,有计划有步骤的部署工作任务,把创建工作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平台。

  首先,建立健全了文明创建的工作机构,确保指导协调工作机构的协调工作到位。长沙市、区(县、市)、街道(乡镇)成立了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各区、县(市)、街道(乡镇)、各单位都建立了相应规格的领导机构。要使其工作运行正常,任务分解落实到位,使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要确保文明办机构和组织协调工作落实到位,组织好群众落实上级文明委办下达的任务,要稳定单列的行政编制,确保人员落实到位。其次,建立健全了各级领导干部抓文明创建的目标管理制,特别是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定点定期联系制、经常化的“督导制”。长沙市的一把手抓文明创建做到了坚持带头部署、带头调度、带头述职、带头督查、带头到市民学校讲课的“五带头”,强化了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片包干、对口管理、到岗到位、各负其责。第三,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要理顺市、区、街道的关系,形成“统一指挥,协调各方、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军民共建、专群结合,重点突破,系统整治”的创建机制。第四,完善激励考核机制。长沙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把文明创建列入全市十大重点工作之一,要继续抓好“四好”领导班子和综合目标考核,坚决实施文明创建“一票否决制”。第五,建立健全确保创建可持续的长效监督机制。人大及社会各界对执行《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监督制;采取了多种形式让群众反映问题,支持新闻媒体发挥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群防群治”网络机制。

  3.创建文明城市完善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体系。近年来,长沙市把增强长沙精神文明建设“软实力”,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群众的各种需要作为文明创建的关键点,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精神文明为构建和谐社会智力支撑体系,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巨大功能:文化培养信念、文化锻造灵魂、文化提供动力、文化丰富生活、文化提升品位、文化也是产业。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文明创建活动,使体现长沙城市发展和城市品位、城市魅力的精神文化力等“软实力”得以提升;使长沙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开放度得以提高;使长沙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得以优化。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一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扶强补弱、扬长补短的过程。由于市民素质参差不齐,不良习惯、行为方式具有巨大的历史惰性和惯性,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报刊、杂志、网络的管理,巩固思想舆论阵地。使文明创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扩大参与、提供动力、取得实效。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舆论宣传与围绕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相结合的教育人的长效机制。对创建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先进模范,党委政府和新闻媒体要予以大力褒扬,出台具体的表彰奖励制度,以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副教授)

  作者:卢岳华

  (来源:长沙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