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今天我们整个菜场为一个骗子忙了一上午 大家来帮忙分析分析,这个连环套为啥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5:39 都市快报

  读者 姚大姐 口述 记者 王家屏 整理

  我是萧山北干菜场开报亭的。北干菜场蛮大的,有好几个通道,光大门就有4个。给你们报个料,就是要说说那无孔不入的骗子,实在可恨。今天上午,我看到好几个摊位都在为那个骗子忙上忙下,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今天生意怎么这么好,哪里晓得我们这些小本生意,骗子也不放过。

  第一步:菜场来了大主顾

  道具:油腻腻的厨师工作服、账本

  目标:各摊位

  这个骗子是今天上午9点多来的,30来岁的一个男的,穿一套白色油腻腻的厨师工作服,手上还拿了一本记账的笔记本,上面写了许多要买的菜和数量等。

  这个男的到了菜场后,先在菜场里来来回回走,问问价格,看看货色,中间还不时地翻开笔记本看一下,看上去很像一个给饭店买菜的采购员。一般菜场里的摊贩都对穿厨师工作服的人比较敏感,这些厨师许多都是大客户,是要争取的对象。所以他来菜场后,大家都比较注意他。

  (菜场里的摊贩基本上做的是零售生意,每笔交易额都不大。像蔬菜摊位,每笔生意也就几块钱,甚至几毛钱。荤菜摊位要高一些,但一般也就几块钱,二十几块钱那是大生意了。显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样的小生意是引不来专业骗子的兴趣的,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摊主缺斤少两骗顾客的事,但几乎从没听说过顾客骗倒摊主的事。“在菜场里,我说了算。”相信绝大多数摊主都有这样的自信。但这一次,骗子显然利用了摊主的这种自信,来了个出其不意。

  更重要的是,骗子把自己包装成中小酒店的厨师,而这种规模的酒店,往往分工不细,一人身兼多职,而厨师往往兼任采购员。大酒店的采购员很少到零售摊位来进货的,所以对于每笔交易额不大的零售小老板来说,中小酒店的厨师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客户,他们会三斤五斤地买葱,会整盆整盆地买鱼。)

  第二步:先买贵的

  目标:鱼老板

  表现:很大方、很爽快

  转了一会儿后,这个男的开始下单了。他先走到一个卖鱼的摊位,冲鱼老板喊,“老板,来两条最大的包头鱼,再来两个鱼头。呶,这只脚盆里的鲫鱼我也全部要了,鲫鱼都要小的,呆鼓鼓的要抓出的。”一看来了个爽快的大买主,而且连价格都没还,鱼老板当然很高兴,乐颠颠地从盆子里抓了两条最大的包头鱼出来。

  “你给我杀好弄清爽,我先去买其他菜蔬,过一会儿回来拿。”鱼老板哪敢说不好,高高兴兴地开始杀鱼了。

  (厨师服上的油腻、记账的笔记本,以及买菜时居高临下的口气、神态,一步又一步地强化了菜场摊主对骗子的心理认知程度,认定了他是一名饭店的采购员,是摊主应该巴结的对象。而一旦仰视一个人,那么你的警惕性防线自然也就溃堤了。)

  第三步:借钱

  目标:蔬菜摊主

  方法:拿水产老板作“担保”

  然后,这个男的走到不远处的一个蔬菜摊位,掏出笔记本,念了起来:“木耳菜××斤、生菜××斤……”,反正也是拣好的要。卖蔬菜的老倌前面已经看到这个男的买鱼时的派头,早已羡慕得不得了,所以看到他真的过来了,心里那个高兴,一边忙着称重打包,一边陪着笑脸。

  这个时候,这个男的提出来了,“你先弄,我还要去看看笋干……噢,对了,刚刚我买了几条鱼,还差鱼老板20块零钱,要么你先借我点零钱,反正你也看到的,等歇我回过来拿菜的时候,把钞票一起给你。”

  好不容易来了个大主顾,巴结还来不及呢,哪还会想到其他啊。这个卖菜的想也没想,就从收钱的小包里掏出20元,递给了这个男的。

  (骗子第一站走的是鱼摊,然后再去蔬菜摊位。显然,骗子是有意识地在树立自己是个“大主顾”的形象。而且他连买荤菜都不还价,更让其他摊主眼红,心里早已存了要巴结他的心,这为骗子实施借钱计划提供了可能。

  再者,当骗子向蔬菜老板借钱时,蔬菜老板潜意识里肯定盘算过:为了一笔已经在做的五六十元的大生意,借20元调个头,也是划算的。说不定由此可以联络上感情,建立长久的供货关系呢。)

  第四步:撤退

  战果:骗了60元

  方法:我去把车推进来

  拿了蔬菜老板给的20元后,这个男的转身走了几个通道,又来到了一个干货摊前,要了一大堆的笋干、腊笋、花生……。卖干货的摊主也老早看到这个穿着厨师服的豪爽大主顾了,所以接下这一单生意同样很高兴。

  挑好后,这个男的故技重施,先让摊主打包,然后开口要借20元零钱。不过这一次,他是拿蔬菜老板作了“担保”

  干货摊主也要巴结他,所以也上了当。

  拿了这骗来的40元钱后,他又回到了鱼老板那里。这回他说欠干货老板20元零钱,鱼老板也上了当,掏了20元给他。

  一圈下来,这个男的已经有60元钱进账了。然后他就依次对这几个被骗的摊主说,他出去把车子推过来装菜,一边说一边走出菜场。

  一个钟头过去了,还不见“厨师”回来,鱼老板第一个熬不牢了,去问干货老板:“那个‘厨师’问我借了20元,说在你这里买菜零钱不够,他人呢?”干货老板一听,心都跳出来了,“我也借了他20元呀,说去付蔬菜的钱了”。两个人再找到蔬菜老板一问,终于发觉上当了。

  “我最亏了,损失了20元不说。还杀了两条大包头鱼,原本鲜龙活跳的鱼现在只能卖个死鱼的价钱了。”鱼老板最懊恼。

  (中小酒店买菜,一定是多品种的,作为采购员的厨师自然要光顾各大类的摊位,一来可以加深各摊主对自己的信任。二来,有合适目标,也能多骗一些。而借机去把车推进来离开菜场,这样的理由也相当充分,平时许多中小酒店的采购员就是这么做的。

  在这起骗局中,骗子牢牢抓住菜场小老板急于做生意、做成大生意的心理,骗局一环扣一环上演,确实很难让人识破。)

  (都市快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