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孩子,我看懂了你眼中的渴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6:08 深圳商报

  在贵州山区支教的深圳教师张文霞被山区孩子们的求知欲深深感动,除了和丈夫发动亲友资助了27个孩子外,两人还创办“一对一助学成长”网站帮助贫困学生寻找资助

  孩子,我看懂了你眼中的渴望

  深圳商报记者管亚东黄青山

  “我在贵州省赫章县财神镇偶然发现,这里有200多个受资助上学的孩子,其中竟然有170个是深圳人资助的,深圳人的爱心让我感动和骄傲。我作为一个支教老师,应该可以为贫困的孩子们做更多的事情。”刚刚从贵州省支教回来的上步小学的张文霞老师对记者说。

  张文霞在贵州的1年里,身为职业摄影人她的丈夫彭煜江3次去看望妻子,孩子们辛苦求学的情景震撼了他。于是,夫妇俩先是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捐助了27个孩子;随后又走遍赫章县27个乡中的23个,挨家挨户访问200多家贫困孩子家庭。他们带回来近千幅的实地照片和孩子们用稚嫩的手写的家庭简介。如今,夫妇俩创立了“中国一对一助学成长”网站,将他们所走访的孩子们的家庭照片和情况全部放在网上,希望这个平台能为在贫困中挣扎求学的孩子们带来光明的明天。

  35岁女教师圆了“支教梦”

  张文霞来深圳13年了,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可她总觉得深圳的生活“太幸福了”,应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去年,34岁的张文霞眼看就要“超龄”了,因为支教老师一般是要求35岁以下。她把自己的“支教”梦想和丈夫、婆婆说了,没有想到得到了他们的一致理解和支持。她的婆婆主动表示可以帮忙带刚刚3岁的孩子。去年10月,张文霞告别丈夫和孩子,前往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赫章县进行支教。

  建在猪圈上的教室让人震惊

  “80多个孩子挤在一个教室;有的教室建在猪圈的上边,到处臭烘烘的;有的教室租用当地农民房,有的教室甚至用的是村里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房子。从深圳来的我们,如果不是深入到各乡村,根本不会了解孩子们有多苦。”张文霞讲起赫章县野马川镇、辅处乡、结构乡等地孩子们的课堂,既无奈又心酸。

  可孩子们的求学精神却没有被贫困击倒,张文霞在财神镇中心小学见到了一个叫蔡国飞的孩子,他靠给镇里的市集、医院和制烟厂扫地,每次干活两三个小时可以挣2元钱,靠这些微薄的收入来维持自己的学业。她看到了22岁的车华通过打工挣钱,重新回到初三班的教室,和一群10多岁的孩子一起读书,只为了想圆自己的“大学梦”。

  耳闻目睹的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情深深地感动了张文霞,她也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丈夫彭煜江。从去年10月到今年7月,彭煜江3次到赫章县拍照。

  一个镇170名学生由深圳人资助

  “有心无力”,这是张文霞在赫章县支教期间的深切感触,她认为光是给孩子们上课传授知识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她发现财神镇的徐希老师通过网络为200多名学生找到了资助人,其中170多个孩子都是深圳人资助的,这让她看到了希望。深圳是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在她和丈夫的牵线下,身边的亲戚朋友资助了近30个孩子。

  今年“五一”期间,张文霞夫妇专门到贵州省大方县看望2004年“感动中国”的支教大学生徐本禹,在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中,徐本禹的“不要遍地开花,实实在在地资助一个成功一个”的观点启发了张文霞夫妇。

  眼看支教期就要结束了,张文霞和丈夫开始了在赫章县的长途跋涉。他们跑遍了23个乡镇,拜访了200多户贫困家庭,请当地学校或者政府审查贫困家庭情况是否属实,请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写下他们的愿望,就这样精挑细选了近60个孩子的材料带回深圳。

  “一对一”网站撑起贫困孩子希望

  回到深圳后,夫妇俩将办网站的愿望和朋友们说了,一个好心的朋友为他们设计了主页和相关栏目,一个名为“中国一对一助学成长”(http://www.yi-yi.org)的网站就此诞生。趁着暑假,夫妇俩想把他们实地拜访的60个家庭图片和文字资料全部放到网上,希望有捐助意愿的人可以了解到第一手资料。

  张文霞告诉记者,创办网站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深圳的孩子们受到教育,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如何有一颗奉献的心。同时,她也希望深圳的支教老师们能够“薪火相传”,切实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临别时,张老师夫妇告诉记者,希望有一些熟悉网络的朋友能够帮忙将这个网站办好、管理好。张文霞还告诉记者,赫章县妇联的负责人过些日子要来深圳,希望有更多的深圳人可以伸出援手。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管亚东黄青山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