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区会所 业主“近”而远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7:55 成都日报

  购房住进小区,一厢情愿地冲着环境好服务好而去,结果是:服务项目价格高还与需求有差距

  开发商看准购房者的心理,修建高档次服务设施,结果是:时尚的高端服务背后,是曲高和寡

  为什么?记者走访调查,揭示出问题的两个方面——

  日前,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许多楼盘中的会所,十有八九都处于亏损状态,稍好一点的,也在窘境之中勉强度日。就此,记者特地走访了本市部分楼盘会所,所到之处确实呈现出一片冷冷清清的景象——

  记者调查

  走访地点——【中海名城水上会所】

  宽敞、雅致的茶厅,五六个人在座,其中还包括两名服务员。厅内的主要照明灯和空调均没有打开。室内羽毛球场,空无一人。乒乓球室,空无一人。健身房,空无一人。设在三楼楼顶上的两个网球场,空无一人。会所室外的露天游泳池,大人小孩加在一起,有六七人。

  走访地点——【紫竹苑会所】

  健身房,一个人。露天游泳池,五六个人。其他场所,空无一人。会所的服务人员包括游泳池的3名救生员都在岗位值守。

  走访地点——【银都花园会所】

  健身房,房门紧锁。“器械坏了。”服务员说。乒乓室,无人。室外露天游泳池,只有四五个人。

  ……

  这一景象使记者想起,去年,为能住进中海名城享有会所服务,住户潘杰还倍感荣耀,见了同事好友总忘不了要美言几番,似乎是没有会所的楼盘就不是他潘先生住的地方。才一年多的工夫,潘先生现在不再提这事了,别人问起来,他只是摇摇头说:“没多大意思。”据说,潘先生去会所的次数加起来不上3次。

  是会所辜负了业主,还是业主抛弃了会所?

  业主看法

  消费一月下来数目不小

  业主:会所里活动项目价高,没必要去

  “其实,我很喜欢健身,也想经常到健身房去活动活动,但如果每次去都要花那么多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什么必要呢?”银都花园的冯贵新是某大学的退休教师,这笔账他算得很清楚,也很实际。“现在,我一般早晨就在院子里跑跑步,做做操,平常参加一些小区里组织的老年活动,这样也能达到健身的目的。”他说。

  会所的收费高,这是业主普遍反映的问题。中海名城水上会所的价目表上清楚地标明:

  室外游泳池,业主每人次10元,非业主20元;

  室内游泳池,业主每人次20元,非业主25元;

  以上游泳项目,1.2米以下的儿童可打8折。

  健身房,每人次10元。

  网球场,白天每小时30元,晚上每小时40元。

  茶座,每杯10—38元。

  其他高档服务,如浴足、桑拿、熏蒸、按摩等等,价格更贵。这一收费标准与市内其他地方的同类娱乐项目基本相当。

  “为什么不降低收费呢?”记者问。

  “即使没有人来消费,也不能随便降价,至少不会大幅度降价。因为降价不仅收不回成本,更意味着降低了档次。”“你想想,如果你带朋友去会所喝的是1元钱一杯的茶,尽管茶本身只值这个价,但这哪里还有身份可言?”一位在会所里工作的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脱节与业主需求有差距

  业主:会所里那几样玩艺儿早就玩腻

  会所提供的服务是否就是业主所需要的,这也得打个问号。记者在采访中就听到不少关于会所服务与业主需求脱节的反映。

  “我家里有电话、电脑、传真机,现在还入了宽带网,许多日常需要处理的商务工作,要么在公司里完成,要么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有时,客户来了,我就直接请到家里,在客厅里坐坐,这样大家还觉得比较亲近。因此很少去会所的商务中心。”银都花园的白开跃先生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与客户的业务往来频繁,公司和家都成了他的办公场所。其实,像白先生这样的人小区里还有不少。

  另外,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会使休闲生活的半径成正比的增长,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

  置信花园的向永进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周末他更喜欢开车带着家人到成都附近有山有水的地方去休闲。遇到大假,还带着妻儿老小到更远的海南、丽江等等地方去旅游。上周星期天下午,记者在小区里遇见他时,他刚带着家人从青城后山避暑归来。记者问他是否常到会所去休闲,向先生说:“一来,平时公务忙,没有空闭去会所健身娱乐什么的;二来,会所里的那几样玩艺儿早就玩腻了,没有多少新鲜感。”

  会所说法

  降价锻炼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物管:我们会所历经4年,年年亏损

  紫竹苑小区2001年入住,共有599户住户。会所作为小区物管处下属的一个部门,实行单独核算。健身房里的全套器械都是当年从美国进口的,按当时的价格就值20多万元。现在这个健身房的收费已经降到了每人次6元,与别的会所相比,已经算相当便宜的了,但前去锻炼的人仍然寥寥无几。历经4年,会所经营年年亏损。

  物管处的张晓星主任扳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会所的建设成本高,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会所的运营成本也不可低估。这里所说的运营成本主要包含会所的设备维护费、水电费以及工作人员的开支等等。“别小看水电费,空调用的电,游泳池用的水,这可是一大笔开支。”张主任特别提醒记者。

  这笔巨大的费用,如果不是从业主的购房款中收回,肯定就要从随后的会所经营中收回。但从紫竹苑会所这几年的经营状况看,光靠会所的收入简直无法维持其正常的经营。要收回数以百万计的成本,要维持会所的正常运营,就势必从物业费以及其他费用上来收取,但这些费用对于业主来说,并不是一笔可以小视的数字。

  算账他作了个这样的比较

  物管:希望会所办下去,为小区服务

  小区里有家董姓夫妇,小两口的月薪合计在五六千元左右,算得上是中等收入家庭,

  我们每月要支付两千多元的购房按揭贷款,还要供养一个小孩和两个老人,如果物管费太高了,我们就会难以承受。”董先生告诉记者。

  张主任虽然说了一大堆会所的难处,但依然表示希望会所继续办下去,继续为小区业主服务,只是觉得会所的服务应该与小区的档次挂钩。

  另外,消费面窄也是会所收入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会所的服务对象只限于小区内的业主,而不能对外。据说,这是业主当初购房时与开发商签有协议的。

  一位会所的管理者就向记者作了这样的比较:如果我们按每100人有一人参加游泳的同样比例算,城南一环路旁的省游泳馆,其服务半径内就算只有10万人,那么就会有1000人前去游泳。而拿一个有1000户人的小区为例,这已经算是相当大的小区了,如果平均每户按5口人计算,那就只有50人前往会所游泳池。各自的经营状况可想而知。游泳项目是这样,会所的其他项目何尝不是这样。

  第三只眼

  问题从香港来内地不服水土?

  会所在香港是家庭的外延,在内地却不是

  一位曾经在某会所任管理人员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很有自己的见地,他对成都楼盘大兴会所有不同的看法。

  他称,会所最早是在香港兴起并流行起来的,而后才影响到内地房地产市场。考察其出现的原因,是因为香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所建楼盘的户型面积普遍偏小,业主非常需要有一个能够健身、娱乐、休闲以及招待亲朋好友、举行家庭活动的场所,于是,会所就应运而生了。会所在那里成了家庭非常重要的外延。

  再看成都的情况,新建楼盘的户型面积比起香港来要大得多,业主有足够的生活空间,会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非有不可的。它不仅不可能像香港的会所那样得到充分利用,反而还会给业主增加公摊面积,带来一系列后期管理问题。“我因为搞过这项工作,体会更深一些。”这位曾经的会所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经验在广州有一个成功例子

  一个中档楼盘不搞会所,而建了体育公园

  本来,会所的初衷是向一小部分所谓的高端人士提供服务的,它的服务档次、收费标准就只求一个字——高。但就成都的实际情况而言,购买这些楼盘的人,恐怕大部分都不能算在高端人士的范围里。对并不高端的人硬要给他提供高端的服务,他如何消受得起!

  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对楼盘建设并没有规定要配会所,但事实上许多新楼盘都有会所,原因何在?原因就在开发商看准了会所对购房者的强大吸引力。有会所的楼盘好像更有档次,更时尚,更现代。当然,这是指购房之前。

  那么,会所降低身份,走大众化的道路,前景会如何呢?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介绍了一个成功的例子,这个例子不在成都,而在广州。

  祥景花园是广州市的一个中档楼盘,建设当初开发商并没有搞豪华会所,而是建了一个适用性很强的体育公园。公园设施简单,档次一般,收费自然也就不高。公园建成后,敞开大门,融入社区,吸引人气,结果邻近小区的居民都到他们这里来健身,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楼盘因此卖得更快了,赚的钱更多了,修建体育公园的投资也就很快回笼。这不正是开发商所向往的吗?

  心中会所

  对于大多数的业主来说,希望楼盘中有什么样的会所?记者调查了好几个楼盘的业主,按提出建议的频度大致梳理出一个排行榜——

  便利服务店

  建议者:合资公司职员汪健先生

  现在的会所有许多华而不实,还是改成便利店比较好。比如小型超市、干洗房、美容美发厅、饮食店等等。只是装修和服务的档次弄得高一些。这些钱每家每户都要花的,在小区里就能得到这些服务岂不是更好?

  托管所

  建议者:报社记者蒋勤女士

  现在孩子放假在家,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只好将孩子锁在家里。孩子在家没人管,我们工作起来心里也不踏实。如果会所成立一个托管中心,请几个人来照看孩子,就可以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将来开学了,托管中心最好还能够帮助接送孩子上下学和解决孩子吃午饭的问题。

  老年活动中心

  建议者:退休工程师冯平先生

  说实话,我可不希望会所搞成这个样,边喝几十块钱一杯的茶,边看时尚杂志。我们这种人有几个钱好花?要我说,简简单单,搞个棋牌活动室,茶水一两块钱一杯,这样的话,小区里的老人就都喜欢去了。

  家政服务部

  建议者:保险公司业务员胡爱莲女士

  现在外面有许多家政公司,会所何不也搞点这种服务,洗衣、做饭、买东西、搞卫生,样样都可以做,肯定受欢迎。我家每个月都要请清洁公司来做一次卫生,我敢肯定,小区里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多得很。

  医疗所

  建议者:外企驻成都的商务代表黎兴先生

  我很希望楼盘里有一个医疗中心,就像现在许多社区里的医疗服务中心一样。中心里随时有医务人员坐班,为业主服务。即使遇到不能解决的病症,能够即时将病人转到最合适的医院,联系合适的专家。如果业主家中有特殊的病人或老人,医疗中心还能够提供上门服务就好了。

  记者结束语

  当然,有些东西虽然是业主需要的,但建在会所里并不适宜。雅典国际社区物管处的熊晓辉主任就强调,楼盘内不能建歌厅、酒吧,因为它们会干扰业主的生活。

  开办相应的机构,提供业主所需的服务,并称之为会所,如像购物会所、老年会所、家政会所、医疗会所、教育会所等等,这样,不仅听起来显得高档,而且内容也实在,开发商和业主不是两全其美吗?!但愿楼盘中的会所真能两全其美。(来源:成都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