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哈市卫生事业争得发展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8:40 哈尔滨日报

  唯 实

  众所周知,哈尔滨市市属医疗单位中有“两多”——专科医院多:市传染病院、市第一专科医院、市胸科医院、市儿童医院;而在综合医院中,有影响的重点专科多:市第一医院的血液科和神经放射介入科、市第五医院的骨科和烧伤科、市红十字中心医院的妇科和产科、市中医院的肛肠科和中风脑病科。

  近年来,市属专科医院和重点专科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优势不断增强,在为群众提供专科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也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重点科室高超的医术和优良的服务。

  “小”转“大”:精心谋划的战略转移

  近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哈尔滨市医疗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省属医院、部队属医院等大医院人才、技术、设备、规模等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另一方面,企业医院在与企业分离的改革中逐步退出医疗市场,原有的省、企业、部队属与市、区属医疗单位“三分天下”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属医疗单位不仅发展困难,个别单位还出现了生存危机。

  一个严峻的历史性课题不容忽视地摆在市卫生局领导班子面前: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卫生改革,把“科教兴医”落到实处,确保市属医疗单位在挑战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中作贡献。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和精心谋划,1998年,市卫生局面对强势,独辟蹊径,结合医疗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势,果断地进行了发展战略调整,提出了由“大综合,小专科”转向“大专科,小综合”的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思路和目标,即在确保市属医疗单位全面发展的同时,重点加强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优”、“院有专科,科有专病,医有专长”的重点专科战略,实现以重点专科建设带动和促进市属医院整体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那时开始,市卫生局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和发展了专科医院和一批重点专科,在组织上加强,选配优秀干部担任主要领导,充实了专科医院的领导班子,为专科医院的建设提供了组织基础保证;在人才上支持,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快人才培养、引进步伐,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专科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积累了人才后劲;在资金上重点扶持,投入向专科医院、重点科室倾斜,有力地促进了重点专科的发展。

  “少”变“多”:提档升级的基础保证

  基础投入和基础建设是实施重点专科战略的基础保证。199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重点专科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哈尔滨市专科医院和30个重点专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为传染病医疗事业添砖加瓦。近年来,市传染病院基础建设突飞猛进,面貌日新月异,变化令人瞩目。市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改建了业务用房。2001年,投入1050万元,对医院病房楼及庭院环境进行改造,使医院面貌焕然一新,为病人提供了舒适的就医环境。2003年,又重点建设了门诊病房楼和综合楼,其中新建投入2000余万元,改、扩建后市传染病院业务用房增加近一倍,同时具备人流、物流分开的三通道,是标准的现代化传染病医院。在增加业务用房的同时,又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市卫生局和医院多方筹集资金,为医院装备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仅2003年以来,设备购置的投入就多达1200多万元。医院拥有了国内外先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荧光定量PCR监测系统、血液净化系统、超声、心电工作站等,还具有完善的消毒隔离设施和管理方式,避免病人间的交叉感染,垃圾污水的消毒处理措施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为医治精神疾患夯实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也日益增长。精神卫生问题是关系到全市人民健康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逐年增长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市卫生局从全市人民健康出发,对市第一专科医院进行了重点投入和扶持。2001年,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多达1000万元,建成了700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使医院基础建设又上了新台阶,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儿童医疗事业描绘蓝图。市儿童医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儿童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儿童疾病防治中心。该院的建筑利用已到极限,1986年建设的综合门诊大楼设了30多个科室,拥挤不堪,180平方米的门诊大厅每天要接待1200多名患者和家属。市卫生局结合儿童人口和患者不断增加的现实,为解决儿童就医难的问题,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投资1.16亿元用于该院总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的扩建工程,预计明年竣工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医院综合楼,床位将增加到600张;新门诊大楼将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儿童专科门诊。

  ——为强势医院发展插上翅膀。市第五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我国属烧烫伤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每百万人口中约有一万人发生烧烫伤。由于哈尔滨市冬季取暖期较长,发生重大火灾的几率较高。结合实际和人才、技术优势,哈尔滨市卫生局加强了该院的烧伤科和骨科专科建设,改、扩建病房投入多达4000万元,设备投入3500多万元,购置了万元以上现代化的先进设备160多台(件),医院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该院的烧伤科已成为集早期救治与晚期康复、功能重建与修复整形为一体的,科系齐全、分工明确、具有医教研综合实力的独立医疗单元,并在省市社会各界享有较高的声望,在国内烧伤界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烧烫伤,到五院”已成为哈市城区、周边市县及吉林、内蒙古等邻近省区群众的共识。骨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临床总体诊治水平达省内前列,部分项目达国内先进,个别项目达国内领先,绝大多数临床实际操作内容已与国际接轨。目前,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人员结构合理、专科特色丰富的科系,病员辐射面遍布全省各市县,年门诊量在2.3万人左右,住院病人在5000人左右。烧伤科和骨科,像一双丰满的羽翼,带动了市第五医院的整体事业不断腾飞。

  ——为综合医院打造品牌。市卫生局高度重视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产科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妇产科。2001年,市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投入2000万元,新建了门诊大楼;市卫生局和医院还先后投入450余万元装备了腔镜中心,为以腹腔镜、宫腔镜手术为主的妇科微创手术的开展创造了条件。该院妇产科现已诊治8000余人次,完成宫、腹腔镜手术1400余例,并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内镜学术会议。同时,为满足不孕夫妇渴望生育的愿望,医院在医疗房屋紧张的条件下,腾出一层楼,投入近400万元建立了生殖医学中心,将不孕不育诊断治疗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目前已通过省级验收,即将迎接国家卫生部的评审。

  ——突出中医特色,优化资源。市中医院是哈尔滨市市属规模最大的中医院。为了发展中医事业,充分发挥中医专科在医疗服务中的特有作用,“九五”期间至今,哈尔滨市共投入2400万元,新建了楼房,增添了设备,为市中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肛肠医院地处江北太阳岛,病房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市卫生局为加强肛肠这一重点专科建设,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将市肛肠医院与市中医院合并,充分利用市中医院的床位和地缘优势发展肛肠专科,实现了中医和肛肠两个专科相互促进的发展目标。肛肠科不仅增加了床位,还方便了群众就医,专科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目前,肛肠专科在省内本专业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式,在诊治各种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危重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