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发镇农民目击狼出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8:40 哈尔滨日报

  见习记者 徐苗苗 本报记者 汤文学

  近两天,道里区新发镇红旗村赵家屯一反常态,每到夜晚,各家都紧闭门户,关好鸡窝、牛棚,白天到庄稼地里干活也结伴而行。这是因为,一些村民8日发现村子周围有狼多次出没。

  玉米地里蹿出似狗非狗的动物

  据村民王林讲,8日6时许,他在庄稼地干活休息时,从玉米地里突然蹿出一只似狗非狗的动物。它皮毛呈深灰色,耳朵又尖又薄,尾巴很大。它一直跟在王林身边,保持着几十米的距离,一会儿在王左边,一会儿又蹿到王右边,时不时还站在那里瞪着王林。不一会儿,它突然转身跑了,跑的速度不快,大尾巴带起阵阵尘土。王林养过狼狗,他注意到这个动物的奔跑形态与狼狗决不一样。他猛然意识到这分明是一条狼,心里阵阵后怕。

  三名村民举着镐把冲去,狼被吓跑

  8日6时30分许,56岁的村民刘桂兰正在“军工花卉园”前地里干活,突然从地头蹿出一条狼,刘桂兰吓得腿一软坐在地上。狼向南跑了100多米停住,在原地转来转去。距狼不远处,正在干活的村民商静云见到狼也吓得不知所措。看到狼不想离去,商静云用手机给丈夫赵岩福打电话,十几分钟后赵岩福与另两名村民举着镐把向狼冲去,狼被吓跑了。

  另外几个村民,也叙述了类似经历

  午饭时分,王林在村口遇到另外几个下地干活的村民,也叙述了类似的经历。村民小赵说,早晨7点多下地干活时,也发现了大尾小耳的动物。当时,小赵和在场的村民“梁子”用棒子赶走了动物。事后二人分析确认:这个动物不是狗,是狼。

  年逾五旬的李大妈讲,8点多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也看到体貌特征一样的动物,一直跟她保持着不远的距离。李大妈年轻时曾多次听老人说,在地里干活儿时常可见到有狼出现,近些年,狼都被人打光了,村民们到野地里也不担心碰到狼了。

  “110”已通知当地派出所广播宣传

  据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民警乔红军介绍,“110”接到村民反映后,已通知当地派出所向村民广播宣传,提醒他们注意防范。

  专家认为:新发镇发现狼一点也不奇怪

  哈尔滨市郊会不会有狼?狼从何而来?记者就此采访了东北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中信。30多年来,高教授一直从事狼的研究,是世界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组织(IUCN)濒危物种委员会狼专家组成员。高教授说,只要有草丛、灌木丛的地方,“东北狼”都能生存、繁衍。近几年,我国明令禁止打猎,“东北狼”的数量逐渐增多。前一阶段,阿城市山区就传闻发现了“东北狼”种群出现。对新发镇发现狼踪迹的消息,高教授说:“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狼迹重现,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大见成效

  高教授分析,“东北狼”一昼夜可运动100公里以上,夏季狼在山里食物少了,顺着青纱帐到处找食物,完全可能来到哈尔滨郊区村屯觅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尔滨郊区“东北狼”频繁出现,现在狼迹重现,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大见成效。

  就人们风传的“人工养狼的地方跑狼了”的说法,高教授说:市郊的几处人工养狼场与他都有联系,如果跑狼会及时告诉他。近期,他没接到这种信息。

  高教授提醒市民:“东北狼”一般不会主动向人进攻,对狼的出现不必大惊小怪,也没必要恐慌。为保险起见,市郊农民夜间在青纱帐里最好结伴而行。

  (“新闻110”线索提供)

  小资料

  狼

  属食肉目,犬科。体形中等大小,头大,外形似家犬。较家犬口宽,尾毛蓬松,毛色黑色显著。狼的足迹似家犬,足迹多变,体长在110—180厘米,体重28—48公斤。狼的毛色变化很大,因居住环境不同而变化,极个别地区狼毛全灰色或白色,尾和脚部颜色较浅。

  狼分布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森林、草原、居民点附近都有它的足迹。狼的洞穴很简单,一般在石缝、灌木丛中挖洞,洞穴多半在僻静处。狼多在早晨或傍晚活动。以大型有蹄类狍、野猪、鹿为主要食物。它也吃家禽、家畜。但如果野外食物丰富,它从不吃家禽、家畜。狼一年繁殖一次,每胎五六个狼崽,当年末狼崽长得与母狼一般大,第二年就和双亲分离,独立活动。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