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京热夏比郊区长10天,主城秋冬比郊区各少5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8:4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上午8点,南京城区已经相当闷热,稍微一动就全身出汗。可是,当记者10点左右踏入下蜀空青山和武歧山组成的原始森林里后,一下子,一股清凉的感觉就扑了上来。对于这样的感觉,市民不会陌生——森林是天然的空调器,紫金山就是最好例证。可是,市民不知道的是,林区对于气候的调节作用远远不止是低几度的问题。“从1988年起,我们就在离南京主城35公里的郊外设立了一个和省气象台一模一样的常规观测站,结合气象台近40年的气象资料,精确观测显示:不仅同一天中,城区和郊区的温度各不相同,由于森林化的影响,城郊
的四季长度都已经产生明显差别——远郊林区的秋、冬两季比城区各长5天,而夏天则整整短了10天。”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是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专家们最新发布的,为此,他们投入了14年的时间。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于飞【金陵晚报报道】昨天早上8点,太阳还没真正发威,南京城已经一片闷热。走了一小段路,浑身汗水直淌。问市民的感受,王先生笑了:“阳光打在脸上,像一记记滚烫的耳光”。就是在这样的大热天里,金陵晚报记者开始了特殊的体验之旅。到离南京35公里的原始森林,去感受真正的清凉。10点左右,在宁镇山脉的下蜀段,原始森林扑入眼帘。沿着林间小路,寻找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时,四周一路上都是树木和池塘,没有一点人为破坏的痕迹,远近顾盼之后,才发现周围都是山连着山,此起彼伏。

  10点,露珠还没退去

  一直走到小路尽头,就是监测站所在的地点了,因为所有监测设备都在森林里,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进入了林区,这里比刚才的林间小路还要阴凉,刚才偶尔有的艳阳高照完全消散,两边都是高大苍翠的树林和缓缓流动的小溪,还有知了的鸣叫和不知名的啾啾鸟啼。走在山路中,空气非常清新且具有质感,始终弥漫着草木的清香,记者注意到,才走了几步路,脚上和鞋子上就全部湿了,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记者才发现,原来水是来自草木叶子上的露珠。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已经10点多钟,但由于山中没有阳光的直射,所以露珠没有退去。记者蹲下来细看,颗颗都是晶莹剔透。记者在这条路上走了差不多10分钟,和城市里不一样的是,身上完全没有热的感觉,也没有出汗。

  监测:温度相差3度

  直到走上了一个小土坡后,热辣的鲜烈阳光终于又再次射到身上,在等候工作人员打开监测点门的间隙,记者已经开始出汗,刚才的阴凉和现在的热度,完全可以深刻地感受出来。顺着草丛和松林,来到一个相对空旷的平台处,只见这里用栅栏包围着的,是一个气象监测站,两个白色的百叶箱非常醒目。工作人员说,这两个箱子里分别测算当日的温度和湿度,是严格根据气象规程规定,离地面有1.5米高。而城市天气预报也是这样测算出来的。打开其中一个百叶箱,记者听见滴答滴答如钟表摆动的声音,再看温度计上,一个类似医院心脏记录器一样的刻度机正在细微“刻画”着即时的温度,并在图表上画出一条波动线,上面显示10:15时,这里的温度不到28℃,而此时南京城市里温度已经高达31℃。在另外一个百叶箱里,记者看到了专门测量湿度的干球和湿球,以及预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仪器,其中显示10:15时这里的湿度为75%,工作人员说当干球和湿球显示的刻度相当时,就预示着即将下雨。

  地表、地下温度也监测

  在百叶箱的后侧草坪泥地中,有很多的温度计横着竖着插在地面或者地下,原来这就是测量地表温度和地下温度的。工作人员说,地表温度和地表以下的土壤温度测量统一叫做地温观测。记者看见,在测量地表温度时,用的是3根温度表。工作人员介绍,观测地表温度时,应从北边接近地温表,蹲下读数,绝对不可把温度表拿起来读数,因为地温表一离开地面,测出的温度就不再是地面温度了。地表以下的温度是4根插入地下的温度表来测量的,其在地下的长度大约为5寸。监测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半山腰上还有一个气象监测点,同这个监测点一起进行观测,每天的8点、14点、20点是读这些监测仪器数值的时间,然后这些数据都会传回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室,为研究人员研究森林里的温度变化提供数据。(编辑 田木)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