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传统节日 渐渐荒芜的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1:36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记者于京玄实习生李明

  当提起情人节时,大家只想起了2月14,想起玫瑰和巧克力。当提起最愿意过的节,有孩子告诉你是万圣节、圣诞节。当问起为何要过端午、为何有中秋节,没有人知道原因时,有人会感叹:我们真的西方化了。感叹之余,却有困惑,我们的传统节日慢慢成了无人知道、慢慢荒芜的记忆。

  不知七夕是何节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拜天,以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和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星空祈祷姻缘美满。

  但记者街头问了不少年轻人和中年人,很多人面面相觑,“星期四?8月11号是啥日子?”经提示知道了七夕,很多人又反问记者:七夕要做什么?

  旧时的风俗,江苏有七夕香桥会,胶东地区有“拜七姐神”与“巧花巧菜”、广东地区清初民国时更有盛大的“七娘会”。据老人讲: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则要用稻草扎出“巧姑”之形,扮之以绿袄红裙,坐于庭院,供以瓜果,剪下豆芽、葱芽的一截放入水碗,看月下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

  而这个时候,去哪找稻草、又哪来女孩子会针线?鼓楼外面是麦当劳,在古与今、中与外的城墙下,几位外国人听完记者的描述后,很有兴趣地追问哪里有针线和窗花的表演。而几个从烤肉店出来的中年人告诉记者:过时啦,再过几年,除了中秋、春节,大家就都忘了。现在的年轻人都爱玩,哪有空去过这些静悄悄的老节。

  “春香祭”与“乞巧节”的对比

  端午到七夕,一会儿的工夫。两个月前,韩国想联合中国一齐申报非物质遗产。其实从去年开始,韩国人就在申报端午祭。虽然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足见韩国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视态度。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国外过得有声有色,而国人却不知其文化内涵,确实非常尴尬。端午节还有粽子可吃龙舟可看,七夕就更“可怜”了。没了文化、也没了内容的“空节”让一些年轻人难以接受。

  在古代小说《春香传》中传说的春香的家乡,人们建了“春香馆”,一年一度举行“春香祭”。现在的端午、七夕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的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提升。

  面对渐行渐远的传统节日,我们该做的,不只是叹息。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