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语文沦为“鸡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2:16 新闻晚报

  晚报讯“同样是语言学科,英语在大学里是必修课,还设立了四六级考试,而语文却至多属于选修课,甚至被某些学校、专业拒之门外!”日前,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大学语文教师暑期讲习班”上,知名学者、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徐中玉为大学语文呼吁,高等教育也不应忽视母语教学,这一观点得到全国100多所高校的近200位与会教师的赞同。

  徐中玉教授是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材的主编之一,1980年,在他和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的倡议下,国内高校重新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徐教授指出,“大学语文”目前在国内大学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多数属于“选修课”,甚至根本不开这门课,或者即便开课也不受重视。一些高校开始考虑减少开设语文课的专业数量,而增加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可以说,大学语文课正面临“下岗”危机!

  同时,沿用中学语文教学思想和套路的现象在一些高校相当普遍,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偏低也导致学生对统一模式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在不少高校教师眼中,大学语文课不过是“小儿科”,教学甚至不必使用教材,老师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学生在台下记好笔记即可,期末考察时,学生随便交一篇小论文即可。

  与此相反,高校英语学习热却从未退减过。大学一开学,高校总会对学生进行英语测试,再分快慢班进行教学,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某些高校,甚至发生过为了提高四六级通过率,学校在暑假期间将学生全体留校进行补课的荒谬举动。

  对此,徐教授认为,“大学语文”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作用很大,是其他课无法替代的。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母语教学,一方面,在师资和教材上花功夫;另一方面,由于新生的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偏低,不妨仿照英语快慢班制度,对大学新生进行语文素养分级考试,再根据成绩进行分班教学。作者:记者李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